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468章 孔子论秦穆公称霸

第468章 孔子论秦穆公称霸

    一路风尘仆仆的孔子和仲由,终于到达了临淄。

    马车行走在临淄大街上,看着繁华的市面,孔子不由暗暗羡慕。

    齐国,不愧为天下最富庶的国家。这都得归功于齐国前相国管夷吾,就是管夷吾在齐国推行的改革,使齐国从此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

    唉,齐国如果不是时不时内乱一把,凭着齐桓公的霸业基础,此时早就应该是诸侯之长了。这一切,都是不遵守礼制所致。

    这天下,如果列国诸侯、王公大臣、臣民百姓人人都遵礼守义,何来到处内乱,又何来烽烟四起?

    师徒两人直接到了高府,孔子命仲由递上名贴。

    齐国上卿高张听说鲁国名士孔丘来访,忙亲自出府将孔子迎进。

    孔子对高张道:“鲁国大难,丘自以为忠义,故不齿与季氏为伍,舍家出走。今走投无路,知大夫乃厚德重义贤相,特来投奔。”

    孔子此时的名声已经不小,高张刚刚重新获得齐国卿大夫之职,总算将祖上世袭卿大夫之职给保住了,正需要人才。

    听孔子将来意一说,又夸自己厚德重义,高张心下甚喜。

    高张对孔子道:“夫子暂居本府,且任张之幕僚。夫子之心意,张斗胆猜测,定为鲁侯而来。”

    孔子点点头,道:“丘虽不才,不敢忘圣贤之义。如今国君有难,丘虽有心追随,然国君身边自有贤臣相佐。

    齐国乃诸侯大国,齐侯更是当世明君,丘心甚向往。倘若得大夫举荐,丘有幸在齐国出仕,定可为齐国尽绵薄之力,亦可协助国君成功回国。

    此乃丘之肺腑之言,万望大夫成全。”

    高张道:“此事不难。鲁国之事,国君已有决策,前番更是拿下了郓邑,供鲁侯所用。

    此时鲁侯在郓邑招兵买马,更有齐国相助,不日鲁侯定当回国。国君雄才大略,从谏如流,广用贤才,不日张自当向国君举荐夫子。”

    作为齐国卿大夫,高张当然也并非是一个愣头青。

    高张一边重用孔子,让孔子参与决策了高氏家族诸多三重一大事务,一边也在考察孔子。

    几个月下来,孔子表现出来的稳重、沉着、睿智、善谋、守信以及他的满腹经伦,让高张确信,这位以孝、礼、知、信、忠、义闻名的鲁国名士,绝对是一位难得的治国理政大贤。

    这样的人才,必须推荐给国君。

    国君雄才大略,为齐国制订了宏伟的战略目标,若得孔丘相助,必定如虎添翼。而自己凭举荐之功,自然亦名垂青史。

    想当年,鲍叔牙举荐了管夷吾。如今,咱高张举荐了孔丘!

    齐国国君齐景公确实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诸侯,他做梦都想重回先祖齐桓公的霸业时代。

    那个时候的齐桓公,不但有国、高两大世袭上卿家族,手下更有管仲、宁戚、鲍叔牙、东郭牙、王子成父、公孙隰朋等一干贤才,先是国内改革,再是九合诸侯,尊王攘夷,成就霸业。

    如今的自己,论个人才干,自己觉得丝毫不比先祖齐桓公差,甚至相貌都肯定要比齐桓公要好一点。

    恢复了国、高两大家族之世袭上卿之位,还有鲍、田两大家族,以及梁丘据、晏婴等一干人才,更是重用武士,齐国霸业指日可待。

    公元前516年,刚过了年,高张就向齐景公隆重举荐了孔子。

    听了高张对孔子数月来在高氏家族的基本表现评价,齐景公大喜,立即宣召孔子。

    孔子,终于得到了在齐国出仕为官的机会。

    听闻齐侯宣召,孔子激动万分。他走出门外,仰望着蓝天白云,努力让自己的心绪平静下来。

    是的,齐侯召见,得作足充分的准备。这是考察自己的阶段。

    想当年,齐桓公任用管夷吾时,据说一开始并不看好管夷吾。但管夷吾在齐桓公面前展示了经天纬地之才后,立即得以重用,被任命为相国。

    那自己呢?

    必须好好准备!只是,不知齐侯会面试自己什么问题。

    孔子有些紧张。

    定了定神,孔子认为,如今的齐国,国富民强,与当年齐桓公任用管夷吾之时完全不同。

    如今的齐国,要说还有什么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其中之一就是官员生活奢侈、浪费严重。这也难怪,齐国太富庶了。

    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齐国经常爆发权力斗争,而权力斗争的根源,在于礼崩乐坏!

    对了,这位齐侯胸有大志,他最希望的就是恢复齐桓公时代的霸业。

    齐侯需要霸业,自己能够给他这份霸业的自信么?

    孔子认为自己完全可以,因为他相信,只要齐国不乱,霸业自成。而齐国不乱,就需要周礼,需要上下有序!

    那齐侯能够直接任命自己为大夫吗?要知道,齐国那些大夫,哪个不是出身显赫甚至直接出于姜姓公族?

    不,田氏家族就是外来户。

    如今的上大夫田无宇,其祖上就是来自陈国流亡公子田完。论祖上,自己的祖先还是商王哩,再近一点,还是宋国国君。

    必须要让齐侯把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理念给树立起来,尤其是要重用来自国外的人才!

    孔子心里有了数,他准备了一下,在高张的带领下进宫去见齐景公。

    齐景公很直接,没有多少虚礼,直接对孔子道:“夫子才识渊博,寡人甚为敬仰。最近寡人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当年秦穆公国小力微,四周强敌无数,为何能使秦国做到拓地千里,称霸西陲?”

    齐侯之志,在于称霸!

    孔子不禁感慨。

    略微思考了一下,孔子道:“禀君侯,臣认为,秦国虽小,然秦人志向远大。虽偏西陲,然秦人坚守正道。

    这两点,是包括秦穆公在内的秦国历代先君一直拥有的伟大品质。

    到了秦穆公时,秦穆公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尤其是注重招揽重用他国人才,如骞叔、公孙枝、邳豹、百里奚等人。

    尤其是百里奚,秦穆公为了得到他,四处查访他的下落,得知其掩于楚国,用五张羊皮低调赎至秦国。

    然后,秦穆公亲自约谈百里奚,仅谈了三天,就任用其为执政大臣。百里奚受重用后,帮助秦穆公制订国家发展政策,发展生产,鼓励生育,改革军事,选拔人才,秦国日益强大起来。

    爵之大夫授之国政,何等胸襟!

    所以,臣以为,象秦穆公这样能够胸怀大志、广纳人才的国君,走的是真正的王道,称霸西陲这样的成就并不算大。”

    齐景公听后顿生感触,自己原来想要的,是秦穆公如何加强军事实力这样对于称霸事业最直接有效的措施,这位孔夫子却提醒自己,任何政策的制订与落实,靠的是人才。

    是的,孔子的意思非常直接,你齐侯想要称霸,不但要起用国内的人才,更要重用外来人才。

    俺老孔,不就是一外来人才么?

    齐景公大悦。

    他详细询问了孔子在鲁国的情况,得知孔子在鲁国有一大批学生,个个都是才华横溢的君子,心道,如果自己重用孔丘,那孔丘的学生都将来投奔他,寡人岂不一下子拥有了一帮人才?

    想起秦穆公任用百里奚,谈了三天。又想起先祖齐桓公任用管夷吾,也谈了三天。嗯,寡人将要任用孔丘,必须也得谈个三天。

    齐景公又询问了孔子对鲁国局势的看法。

    孔子丝毫不掩饰自己对以季氏为首的三桓专权的愤怒,认为季氏驱逐国君乃大逆不道,定然失去人心,最终遭到覆亡。

    对齐景公出兵帮助鲁昭公回国一事,孔子更是予以了赞美。

    “君侯胸怀天下,维护礼制,帮助甥舅之国,此乃正道,臣不胜敬仰。”孔子适时拍了拍齐景公马屁。

    孔子与齐景公的第一次会谈非常成功。

    孔子在齐景公面前展示了自己的自信和拥有一堆弟子的实力,提出了重用人才的最基本治国理政理念,这让齐景公对孔子有了极大的好感。

    齐景公是一位好大喜公的国君,为了表现自己礼贤士人的良好形象,这次召见不久,齐景公又专程亲赴高府看望孔子。

    孔子非常高兴,两人就在高府会客厅里茶叙,高张在旁相陪。

    突然,宫里有人匆匆向齐景公报告:“主公,天子行人已到,现在正在宫里等候主公。”

    齐景公非常不高兴,早不来迟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

    齐景公板着脸问道:“天子遣使来齐国,究竟何事?”

    来人道:“据说是先王宗庙遭了火灾。”

    齐景公叹了口气道:“先王宗庙遭灾,那赶快重修就是,何必非得到齐国来?”

    孔子笑道:“齐侯应该高兴才是。”

    齐景公一愣,忙问道:“不知夫子此言何意?”

    孔子道:“先王宗庙遭灾,天子遣使列国告之,一是依礼而为,王室重大事项遍告列国。

    二是求助列国。欲修宗庙,需大把钱财,王室衰微,正欲求助列国。

    齐国乃富足大国,齐侯何不借机重礼奉之以示齐国风范?”

    齐景公大悦,想起周王室日益衰微,不由轻轻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这次也不知是哪位先王的宗庙被火烧了。”

    孔子微微笑道:“丘以为,必是周厘王之宗庙!”

    齐景公哦了一声,奇道:“周厘王宗庙?夫子怎么如此肯定?难道夫子预先得到了消息?”

    孔子摇摇头,道:“《诗经》有曰:‘皇皇上天,其命不忒。’齐侯,天之以善,必报其德,祸亦如之。

    上天是公平给予世人的,如降下好事就是回报有德之人,降下灾祸就是惩罚无德之人。

    因为周厘王擅自改变文王和武王之制,追求色彩华丽的装饰,修建高大巍峨的宫殿,享受奢侈豪华的车驾,生活糜烂,无可救药。

    故上天必然要将灾祸降临给他。如今先王宗庙遇火而毁,丘据此推测,应是周厘王之宗庙。”

    齐景公有些不信,道:“依夫子所言,那上天应该要将灾祸降临到周厘王身上,又何必在他死后以火毁其宗庙予以惩罚呢?”

    孔子淡然道:“这是因为周王室受文王和武王之荫护之故,上天如果将灾祸降到周厘王身上,那岂不是灭了文王和武王之后?

    故上天所以降灾到周厘王宗庙,正是彰显了他的过错。”

    齐景公还是半信半疑,他问来人:“来使是否言明是哪位先王宗庙被毁?”

    来人也张着个嘴看着孔子,吃惊地答道:“禀主公,正是周厘王之宗庙。”

    啊?齐景公不由大惊,他站起来,朝孔子施了一礼,无比佩服道:“夫子真乃圣人也,此等学识,非常人可及。”

    这两次非正式场合的会面,齐景公给孔子留下了谦虚随和的印象,这样的国君,一定是一位虚心纳谏的国君,难怪象晏婴这样的刺儿头都能得到齐侯的重用。

    孔子信心满满,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得到齐景公的重用。

    到时,自己将一展胸中所学,将以忠信孝义为核心理念的礼教文化在齐国全面得以实践,成就新时代管夷吾、百里奚、子产等那样伟大成就的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