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算账

    大门咯吱响动,拐杖声和脚步声在院子响起。

    唐振宇和母亲站起身打开房门,却见三道人影已经走到门口。

    大姥爷、大舅秦有福......还有生产队大队长秦大海。

    房间里的气氛有些沉闷,大舅阴着脸不说话,主持分家的话事人是大姥爷。

    秦大海手里拿着一叠纸,表情严肃。

    大姥爷目光复杂的看着唐振宇母子。

    半晌,才叹了口气道:“玉珍,你今年三十八,从四五年到五九年,再从六七年到现在。你和我们在一个锅里吃了二十五年,咱们虽然不是嫡亲却也和真正的亲人没有什么区别,我是从心里把你当亲生女儿一样。小时候虽然穷却也没饿着你。这些年你们受了不少苦,我都知道。可我老了啊,有些事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秦玉珍听到大姥爷这些话,点点滴滴回忆浮起,一下子眼睛就酸了......眼泪珠子连着串的往下掉。

    “振宇......一晚上,你就长大了。早上我还以为你粘了不干净的东西,想着让你大舅去请老瞎子给你驱驱邪。没想到你是真的一眨眼就长大了!”

    大姥爷浑浊的眼神看着他,又叹了口气道:“老喽,晚上都看不清你脸了。以后好好照顾你妈,以前姥爷说不准,可现在姥爷知道你是个有出息的,以后有机会帮衬你那两个没出息的哥哥一把。你也别记恨他们,他俩都是糊涂蛋子,这一辈子就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走不出这块地。行了,不说了。大海,你算账吧。”

    说罢,拿起自己的旱烟锅子“吧唧吧唧”抽了起来。

    大佬爷说的很诚恳很真实,唐振宇心中惊讶大姥爷的识人精准,不论对是秦峥兄弟,还是对他的未来,简直是一针见血。

    秦峥当了一辈子农民,秦峰虽然当了工人,可没等到九十年代下岗,便因为工厂破产重新回到农村。

    而他自己,如果不是重生,必定还是和上一世一样,虽然走出了这片土地,却一辈子过得憋屈苦闷,最终孤老病床。

    太厉害了!

    大姥爷这个退休的村支书,竟然有这等精准的判断力。

    秦大海翻开账本,咳咳两声说道:“玉珍,你和振宇是六七年八月到的秦家村,八月底落的户,生产队从九月给你算的工分。当时妇女同志工分是8分,抛去因为天气原因不上工外,工九月到十一月你都是满工分,十二月有三天没工分,其他满工分。年底一共是708个工分,一工分一分。分粗粮80斤,钱一块六毛三分。”

    “六八年一月满工分,二月满工分,三月满工分......全年...全勤?“

    念到这里,秦大海不由的瞪大眼睛,他那时还是普通社员对这不太了解,只是震惊的看了眼秦玉珍,似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竟然有人能全年全勤。

    大姥爷叹了口气,插话道:“是全勤。六九、七一年也都是全勤。玉珍和振宇落户占口粮很多人有意见,为了堵上一些人的嘴,玉珍那几年拼了命的干,要不是很多社员有意见,我早就给她报劳动模范了。那几年她是真的苦......大海,你继续。”

    “六八年全年2782工分,分粗粮500斤,油五斤,折钱3块五毛。”

    “六九年..........2704工分,分粗粮500斤,油五斤,折钱2块七毛四分。”

    “七零年..........2422工分,分粗粮450斤,油五斤,折钱五毛六。”

    “七一年.........”

    粗粮可不是玉米,谷子之类,而是混合着大量的土豆红薯一起平均下来的。

    每年根据收成不同价格也不同,所有不能按照当时粗粮一斤一毛钱的价格来算。

    唐振宇看着低头擦眼泪的母亲,心疼的要命。

    那些年母亲拼命干活,晚上躺在炕上累的都起不来。

    早上一大早天没亮,又起床做饭,日复一日,除了下雨下雪,几乎没有歇过一天。

    唐振宇轻轻把脑袋靠在母亲肩膀,耳朵听着秦大海的报账声,这些账和母亲记得不差分毫。

    “振宇......261工分,分粗粮62斤。”

    .......

    唐振宇从七一年开始算的工分,那是他十一岁。因为落户时年龄写大了三岁,所以是十四岁。

    别人家的孩子,从十岁就可以跟着上工挣点工分,一分两分的,而唐振宇却一直被排斥,比别的小孩晚了三四年时间。

    从账上能明显看出,唐振宇和母亲的工分都换了粮食,几乎没有多钱。

    但他可以肯定,这是刘春花的算计......

    “七四年,玉珍共3662工分,分粗粮600斤,油五斤,折钱四块七毛一分;振宇,1287工分,分粗粮200斤,折钱三毛一。”

    ..............

    从七四年开始,公社为了响应“男女平等”,妇女提升到10个工分,和男社员一样水平。

    七六年再次提出劳动模范加工分,提到了12个工分。

    “我算了一下,玉珍到去年为止一共32526个工分,不算口粮折钱十五块三毛七分。振宇8365个工分,不算口粮折钱...嗯,三块四毛一分。老支书,你看?”

    唐振宇很惭愧,母亲的工分是他的四倍。

    大姥爷直了直腰,放下烟锅子道:“玉珍,振宇,你们心里大概也有个数。对这账有意见没?”

    秦玉珍摇了摇头,唐振宇道:“账没差,我们没有意见。”

    大姥爷点点头,看向大舅:“口粮先不说,把折的钱给振宇。”

    大舅看了眼秦大海,秦大海算了一下,道:“玉珍和振宇一共折钱十八块七毛八分。”

    大舅从怀里取出一叠钱数了数放在桌子上,没说话。

    唐振宇能看出来,他在压抑着自己的情绪。

    一天时间内儿子和老婆被外甥打了,放在谁身上都受不了。

    不要说秦有福还是村支书,简直丢脸丢到家。

    “钱粮算完了,下面说这两孔窑洞。其实也没啥说的,这两孔窑洞四五年就卖给了老三,钱我当时收了,这窑洞自然就是你们的。”

    “我有意见,其他的可以,窑洞不行!四五年他虽然给了十二块大洋,四九年他们在京城买房,你偷偷把那些大洋换了钱,给他递了过去,别以为我不知道!”

    大舅突然冷着脸插话。

    说出一句让秦玉珍和唐振宇大吃一惊的话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