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小雨

    唐振宇想抓紧时间把活干完,拿着钱早早回家,也就不在乎王万山的小心思了。

    唐振宇大约记得今天还是明天夜里下过一场小雨。

    唐振宇却没想到这句话直接把王万山吓了个半死。

    “下雨?唐同志你可不要开玩笑,眼下全县除了个别大队粮食入库,百分之九十的小麦还在收割,这要是下场雨,那可真是要命的大事!您是怎么看出来有雨的?”

    唐振宇指了指自己脑袋:“我是根据近几年来夏收前后降雨规律分析的,你打电话去县上信息办查一下前几年六月降雨记录就明白了。”

    每年六月中旬前后都伴随降雨,这是气象规律,没什么好说的。

    唐振宇也不管脸色变的难看匆匆离去的王万山,他抄起焊枪再次忙碌起来。

    半个小时后,有工作人员送来了饭食,一大盘荞麦饸络面和一盆飘着红油辣子的土豆萝卜汤,另外还有一小盆凉拌土豆丝。

    这已经是非常好的吃食了,一般只有在红白事招待宾客才会上饸络面,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习俗之一。

    三大碗下肚,唐振宇终于感觉自己吃饱了,一种填饱肚子的满足让他感觉很踏实,代价就是蹲着电焊很费力。

    王军旗因为妻子的缘故,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回家一趟。

    唐振宇等他吃完,拿碗盛了一大碗,让张飞飞端着陪他回了趟家。

    张飞飞回来一句话也不说,眼神隐隐有些发红。

    张飞飞的家庭生活优渥,虽然也算见过民间疾苦,可那是大环境下的普遍情况。

    在见识过王军旗和妻子的情况后,他对“疾苦”这两个字有了新的了解和感悟。

    帐篷很快搭了起来,王万山的表情变得急躁起来,不断大声吆喝,甚至把单位所有的人排了两班,十二四小时连轴转。

    这个时代男女是一样的,男人能干的活女人也能干。

    晚上八点又加了顿猪肉粉条白面馍,唐振宇吃的满嘴流油,一时间竟然感觉不到累。

    一口气干到凌晨一点多,终于熬不住了,靠在王万山办公室内的沙发上眼睛一闭迅速入睡。

    “唐同志不好了,下雨了!”

    正睡的迷迷糊糊,唐振宇被一阵猛烈的摇晃给弄醒,睁开眼睛就看到王万山双眼通红,满脸焦躁盯着他。

    揉了揉眼睛起身走到门口,夜幕中,细雨如织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清晰。

    地面刚刚被打湿,雨应该下了没多久。

    不过这雨似乎比唐振宇记忆中那场稍微大了点,当他抬头看到云层中隐隐可见的月亮时,心里顿时松了口气。

    “不用担心,这应该是过路雨,一会就过去了。”

    安慰了王万山一句,唐振宇躺回沙发上继续睡觉。

    但王万山哪里敢信这个,万一不是雨大了或者下个不停影响了夏收,他肯定是要背责任的,说不定这到手的乌纱帽就要飞了。

    “叮铃铃.....”

    办公桌上的红色电话机响了起来。

    王万山一把抓去,耳边立即传来刺耳的叫骂声:“狗日的,你们啥时候能把拖拉机修好?下雨了,知道吗?我们全公社只要两条腿能走的都在地里连夜背麦子往回送!雨一下,牲口都打滑,别说人了,麦子要是泡了水,我带全公社人拆了你们农机站!歪歪歪,你狗日的在听吗.......”

    王万山好一阵装孙子,他实在是惹不起正在火头上的这些土匪,最终看了眼闭着眼睛装睡的唐振宇,咬牙让他们现在就派人来,只要有修好的就立即开走。

    放下电话还没转身,“叮铃铃”的电话声再次响了起来,抓起就是刺耳的问候.......

    一连接了四通电话,其中还有一通是某位领导打来。

    “唐同志,唐同志,快起来赶紧修理吧,几个公社连夜赶路要拖拉机,耽误了秋收,这责任咱们负不起啊。”

    唐振宇睁开眼睛坐起,诧异道:“咱们?王站长你搞错了吧?我只是来修理拖拉机和耽误秋不耽误夏收可没关系。要是你和我扯掰责任的话,那咱们可要好好说道了。”

    王万山那点挟持责任的小心思唐振宇直接戳破,他可不想万一哪里出个岔子,让这家伙连累把自己的名声给毁了。

    一个偷奸耍滑拖延时间就能让唐振宇背上骂名,遭了损失的老百姓可不管你是帮忙还是尽责,他们会固执的认为是他没有修好拖拉机才造成的损失。

    再说,他这“帮忙”峥的钱,足够了。

    王万山急忙道歉:“您别介意,我是说习惯说秃噜嘴了。我的意思是如果您休息好了,咱能不能开始干活,其他同志都在等您呢。”

    他这态度谦卑到了极点,可话里的意思还是带着逼迫。

    唐振宇其实也没有想要继续睡觉的意思。

    这一个接一个电话的催促,天上还下着雨,虽然他知道这是过路雨,但其他人不知道,都担心啊。

    这个点唐振宇要是再睡着不动,前面留下的好印象就彻底完了。

    “行,那就开始吧。不用让同志们都起来,留下一两个就行了。现在几点了?”

    王万山急忙抹起袖子看了下手表,回道:“四点半。”

    唐振宇眼睛直勾勾的看着他手上的上海牌手表,突然叹了口气道:“我这电焊技术还是小时候和爷爷学的,他是京城机械厂的老师傅,有一块厂里奖励的手表,每次根据时间科学合理进行操作,那电焊效率是又快又好。哎,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买得起手表。”

    说着,唐振宇起身向着门外走去。

    王万山看了看唐振宇的背影,又看了看手腕上刚买不久崭新的上海牌手表,咬了咬牙一狠心摘了下来。

    他又不是傻子,唐振宇那几乎就是直白的告诉他,你这手表我看上了。

    至于有了手表,能不能提高工作效率他不确定,只要能老老实实给他干活,把拖拉机都修好,保住乌纱帽就行。

    心里也真的希望有了这块一百二十块钱的手表能让修理速度快起来......

    唐振宇正暗骂王万山吝啬,眼前突然就出现了一只手表。

    “唐同志,这个手表送给你,希望你能利用它更好的工作。”

    王万山当着一众人的面慷慨发言,展现了一名领导者宽阔的胸怀和对后辈的殷切鼓励。

    大家也确实被他这魄力给惊住了。

    这可是手表,先不说一百多块钱的价格,问题是有钱没票也买不到。

    在这工业基础薄弱的小县城里,工业票对于许多人都是传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