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知青

    唐振宇捉了五只鳖和一条带着鱼线的草鱼,他慢慢穿着衣服。

    六个蹲在地上防止鳖翻身的女知青都有些发愁,这东西是越多越好,可这要怎么带回去?

    “唐振宇,你有办法没?”何玉一边戳,头也不抬问道。

    唐振宇觉得这一幕挺喜庆,要是有个照相机拍下来就好了。

    唐振宇乐呵呵道:“用马莲草绑起来啊,难不成你们要抱着回去?”

    马莲草是一只韧性很强能当绳子用的植物,这东西越是坚硬的道路两旁越多。

    几个女知青如同醍醐灌顶,当即两人去找,不一会抱来一小堆。

    唐振宇亲自出手,将五只鳖和一条鱼捆成两团搭在摩托车后面,一切准备就绪,几个女知青却眼睛都盯着唐振宇。

    唐振宇知道她们都想坐摩托回去,这个时候晚霞已经基本消散,天色也变得暗淡,最多半小时就黑,而从这里回到秦家村走路需要四十分钟。

    “天快黑了,这摩托只能带两个人。这样吧,陈芳芳和何玉先跟我回去,你们其余人先走着,之后我再回来接其他人。”

    众人倒是没有什么意见,毕竟摩托车就那么大点。

    眼见唐振宇带着何玉和陈芳芳“突突突”消失在远处。

    一名女知青道:“唐振宇变化真的好大。”

    另一名女知青吃吃笑道:“大吗?我怎么没看见?”

    “咯咯咯......”

    “你这疯丫头,整个跟秦二媳妇似的,啥话也敢说,是不是想男人了?”

    “你不会是看上唐振宇了吧?他可是连李秀芳都看不上,能看上你?”

    “我就是看上了怎么着,这么有本事的男人我怎么以前就没发现啊.....”

    “.........”

    听着身边三个女人的叽叽喳喳。

    童燕叹了口道:“你们都别想了,人家心里早就有人了。”

    ......

    “说,为什么最后才接我?”

    唐振宇把摩托放回家,又去了秦大志家说了秦大军的婚事,一家人都很激动。

    秦大志一边当即表示明天交完粮就重新找媒人去提亲,一边打发秦大军去买瓶装酒。

    唐振宇以参加知青点聚会为由,果断拒绝他的酒局,拉着秦二军就出了门。

    将任大海的要求和唐振宇的应诺说了一遍。

    秦二军一脸纠结陷入沉默,表示要和家里人商量一下,明天给唐振宇回话。

    唐振宇点点头告辞。

    结果刚到知青点门口,就被童燕拦着质问。

    唐振宇真是觉得莫名其妙,这女人就好像脑子抽了,总是和自己不对付,什么事都要较真。

    难道让唐振宇直接说:我就是故意把你放在最后的?

    虽然这样说可能当时很爽,但实在害怕她恼羞成怒给唐振宇来个挫骨分筋。

    加上这女人和江晴关系太好,难免不会通过其他手段报复,所以还是算了。

    换了个光明正大的理由道:“麻烦你动动脑筋,你是副队长又身怀功夫,不把你放到最后,难道把陈芳芳她们放到最后?你咋想的,能问出这种没脑子的问题?还要不要团结了?”

    童燕认真盯着唐振宇看了一会,冷哼道:“你真的不是故意针对我?”

    唐振宇一脸疑惑:“我为啥要针对你?就因为和你斗了两次嘴?我有那么小心眼吗?”

    童燕愣了一下,三个连续反问显然出乎她的预料,咬牙思索了一下,摇了摇头道:“算了,进去吧。我安排你坐江晴旁边,你准备了什么节目?”

    唐振宇笑道:“不愧是江晴姐的好姐妹,谢谢你这么周到,我准备了一首歌。”

    童燕“哦”了一声,没再追问。

    知青点是由以前的秦家村小学和大队部合并而成,地方旧院子很大,一字排开六孔窑洞,两旁还有四间厦子。

    目前一共十六个知青,九男七女,除了江晴住学校外其他人都住在这里,比起前几年的两孔窑洞挤二十号人现在住的宽裕多了,队长、副队长各一间房外,基本上两三个人一个房间。

    院子里很热闹,各个窑洞房间出出进进。

    大家看着都很开心。

    院中间六张桌子摆了一个“回”字型,周围围了一圈板凳。

    看到唐振宇,都热情的给他打着招呼,都知道今天的硬菜是唐振宇的手笔。

    但说的最多的,还是唐振宇的摩托车和被农机站招工的事情。

    唐振宇谦虚笑着一一解释......

    “唐振宇同志,今天可是太感谢了,弄了这么多好吃的。你是功臣不用干活,等会好好尝尝我的手艺,甲鱼三吃。”

    说话的人叫于海东,四九城人,个子不高,身长腿短小眼聚光。

    据于海东说,他祖上一手厨艺名扬四九城,曾是皇宫里的御厨,受过道光皇帝的赏赐,后来被人陷害死在宫中。

    这话大家信的不多,只当他是吹牛,但是唐振宇是信的。

    于海东是他为数不多几个回城后,还经常有来往的知青,家中有本从清初传下来的族谱,明确记载了祖上受同僚嫉妒被陷害的事情。

    于海东祖上是正黄旗下的包衣奴才,前三代家中多有官身家族兴旺,几经易主后,到乾隆朝后期家道逐渐衰落,至道光年间彻底沦为给主子做饭的大厨。

    本来还积攒了点家底,结果家中出了几个抽大烟的,到了于海东爷爷上辈,连家中仅剩的一套宅子也没守住.......

    那本族谱九七之后唐振宇见过,就摆在“四海酒楼”于海东的办公室内。

    这家伙是秦家村所有知青最早发达的那一拨人,从一个苍蝇小饭馆开始,一路狂飙成为资产数千万的餐饮大佬。

    两个儿子一个出国一个继承家业,可惜继承人不争气,零八年奥运会前夕一晚上赌输了大半家产。

    还由此惹上大大麻烦,于海东无奈之下携家出国。

    在唐振宇重生三年前,胃癌逝于伽拿大,至死,未能落叶归根。

    有些复杂的看了看还头发茂密的于海东,唐振宇就不由的想起了那个坐在办公室内挥斥方猷光头版于海东。

    于是笑着道:“行啊,把你的家传手艺全拿出来,今天大家伙可就全靠你了。”

    于海东哈哈大笑:“食材有限,我也就尽量发挥,肯定不会让大家伙失望。”

    说话间手里的铁勺在铁锅内快速翻动,浓郁的香味馋的旁边的知青不时将目光投过来,口水都快流出来。

    甲鱼烧土豆、辣子炒甲鱼、玉米棒甲鱼汤,此甲鱼三吃。

    加上一个清蒸草鱼和白菜、西红柿、黄瓜、南瓜等时蔬菜,一共凑齐了十二道,大盆大盘放在桌子上,感觉满满当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