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浪在大清朝 > 第五章习武(二)

第五章习武(二)

    父亲在饭桌上宣布了一个消息,过两天大伯就要回来了,到时候准备带两个人进山打猎准备年货,问谁想去。

    桌上男的都说想去,父亲笑着说三娃子就算了,身体太弱。

    三娃表示不服,父亲便道:“你娃啥时候跑步能跟上二娃了就带你。”

    次日又把咋日的内容循环了一遍,照例跑圈被套圈,照例背书被打手掌心,照例习武惊呆了父母。

    昨天父亲还能偶尔纠正一下三娃的动作,今天三娃的动作己是十分熟练圆润,漂亮的不像话,完全挑不出毛病。

    父亲叹道拳脚功夫没什么好教三娃的了,三娃惊讶道:“不会吧,就几个散手加摔跤动作,老爹你就没货了?”

    “货还是有的,只是枪棒弓箭徒手对练这些东西你现在还学不了,你太小了,也没有合适的对手,这些技术只能在实战中领会掌握。”

    中间大伯家的大哥二哥也跑过来练了一阵子,快结束的时候大娃提出要和大哥二哥对练,哥俩坚决拒绝掉头就溜。

    三娃震惊:大哥都十八岁了,身高目测差不多有180,居然不敢和13岁,身高不到170的大娃交手!这也太怂了吧,虽然大娃壮得像牛犊子,可大哥的肌肉也结实啊!

    二娃给三娃科普:大哥确实干不过三哥(大娃),屡战屡败,闻风丧胆。

    当然,他们的对抗仅限摔跤,不是比拳脚,现有条件比试拳脚容易出事。

    哪怕仅是摔跤,也足以让三娃对印象中憨憨的大娃刮目相看,因为三娃很清楚这种对抗中身高和体重的优势有多大。

    找不到对手的大娃只好把二娃抓来练手,直到二娃躺地上装死才心满意足的收工。

    这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习武生活,直到大伯回来才告一段落,因为第二天父亲就带着大哥二哥三哥上山打猎去了。

    父亲一走,留守看家的二娃和三娃就有点松懈了,除了跑步拉韧带,别的基本上都省略了。

    每天下午拉完韧带压完腿,二娃就带着三娃上树掏鸟,上房揭瓦,上墙撒尿,总之就是高来高去不落地,瞎折腾。

    开始的时候三娃上墙上房还有点困难,还要二娃帮忙,到狩猎队归来前夕,三娃己经能够自己助跑翻上墙了,爬树也勉强能跟上二娃的节奏了。

    三娃感觉爬树上墙比玩石锁更涨力气,私下猜测,或许是因为这些活动比较有趣从而提高了积极性增大了运动量。

    父亲的狩猎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收获了一头野猪两只麂子和十几只野兔,光是把这些东西抬回来就把几爷子累坏了。

    此外还釆集了许多草药。那时候的习武之人都是治疗跌打损伤的专家,加上母亲家传的中医,父亲能识别很多中草药。

    别说什么中医世家传男不传女的鬼话,都是嫁出去的懒女子敷衍夫家的瞎话,但凡认真想学,没有不传的。因此母亲有相当扎实的中医药知识,只是限于年龄,以及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医术相当一般。

    大伯母帅领女将们收拾腌制野味,父亲则领着娃儿们继续操练,日子逐渐归于平淡。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