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浪在大清朝 > 第二十八章上学,练功

第二十八章上学,练功

    西行昌都的商队终于回来了,再不回来就要大雪封山走不脱了。

    三娃去和喇嘛们告别的时候,大家都有些不舍之意。一起打打闹闹玩耍了大半个月,不觉中己有了些感情。于是商队出发的时候,一群喇嘛陪着送了老远。

    回程的速度比来时快了一倍不止,因为人人都有马骑。走到李家寨的时候遇到点波折,一大群人堵在羌寨门口大吼大叫,连马路也堵了,商队只好停下来。

    身穿绿营制服的郑家军从队伍殿后的位置赶过来,郑把总拔出腰刀吆喝一声,那群人才让开道路。毕竟官府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三娃心说,这羌族同胞咋这么能惹事啊,天天被人堵门。队伍没有停下来,一直走到马家寨子才扎营休息。

    月空和尚在马家寨子等着与商队汇合,接下来的路还不太平,需要他这张脸帮忙开路。大娃很不争气的又跑去找马尾妹妹,回来又闷闷不乐,被父亲和弟弟两个八卦男轮番做思想工作,才开口说马尾也喜欢他,只是父母都不同意,她很痛苦。还说看到马尾这么刚强的妹子为此流泪,心里很不好受。

    三娃没心没肺的问他有没有趁机抱抱,父亲也是一脸好奇,大娃便决定不理两爷子了。

    有月空这个著名土匪头子领着,沿途的土匪山民自然不敢再打商队的主意,有的露个头就消失了,有的还跳出来打招呼,被月空追着踢屁股,笑嘻嘻的跑了。月空也不回寺了,说要去成都府和师弟一起料理西林寺的生意。原来是雪区的粮食也不多,还贵,便依掌柜们的建议把赃物大部分换成马匹,然后运到成都府去换粮食,那里的粮食便宜。

    到了成都府,三娃子的苦日子就要开始了。父亲把三娃送到府学,见他有不舍之意,便道:“莫得事,过两天我还要来给你送棉衣,你好生读书,给老子争口气!”

    三娃子已经逃了很久的学,全靠王家帮忙打点请假。这次回来要应付年终的岁考和明年的科考,不然明年秋天的乡试就参加不了。

    “晓得你爱干净衣服换得勤,自己却不爱洗衣服,我跟月空打了招呼,喊他们每天过来拿你的脏衣服到镖局去,镖局请的有老妈子专门洗衣服。”听了这话,三娃顿时觉得生活不是那么艰难了。

    第二天一早,月空和肖家云就来府学拜访师父,顺便拿走了师父的脏衣服。二人现在住在振远镖局,准备和镖局长期合作做茶马生意,荣盛行还派了个二掌柜过来帮忙,也入了股。第三天父亲也来了,带来一大堆衣物,然后带着三娃去拜访了华阳县的王县丞。王县丞出身富顺王家,是姑父的堂兄弟,府学这边的打点就是拜托的他。

    府学这边的学习生活很紧张,天刚亮就吃早饭,然后就是早读,三娃例行的晨练是搞不成了。

    三娃的座位在最后一排,离黑板有点远。这年头就有黑板了?把这个年代想象得无比落后的三娃有点困惑。好在他视力听力都好得很,坐在最后一排也好,想听课就听,不想听搞点小动作也方便。

    邻座是个小胖子,没事就往嘴里塞东西,见三娃看他,便抓了一把果脯递给三娃,三娃也不客气,接过来就往嘴里塞。课间休息的时候,三娃从怀里摸了一块锅盔出来的,掰了一半递给小胖子,然后两人互通了姓名序了年齿。小胖子叫赵涛,字松林,19岁。

    “我叫郑川,15岁,还没有取字。”三娃道。

    “我说你这么大个子怎么嘴上没毛,才15啊,神童!”胖子比了个大拇指,“科考过了没?”

    “没有,今年刚进的学,错过了。”“那你要抓紧了,争取明年一起参加秋闱。”“哈哈,我觉得明年的秋闱基本上没我什么事。”三娃不是谦虚,是确实觉得自己没戏,前世文科就很一般,今世全靠死记硬背。

    “下午没课去喝茶去?”胖子邀约。“好啊。”

    吃了午饭,胖子就拉着三娃去喝茶。出得府学往北不远就是八旗驻扎的满城,胖子领着三娃在满城边上找了个茶馆,叫了盖碗茶和瓜子花生。

    喝着熟悉的盖碗茶,看着对面满城的城墙,不免有些感慨。城墙后来辛亥革命后被拆了,大约是变成了街道,后世的宽窄巷子就在城墙里面。

    茶馆里面有人在说评书,说的是赵子龙大战长坂坡,熟得不能再熟的故事,就算说出花来,也引不起三娃的兴趣。便找胖子聊天,得知胖子竟然是出身书香门第,祖上出过进士,父亲也是举人,家中良田千亩,还经营着丝绸生意。

    胖子得知三娃家中竟是世代军人,不由惊叹:“武人家庭出个读书人可不容易啊,而且你还这么年轻,了不得!”三娃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自然投桃报李:“我那是走了狗屎运。还是赵兄这种书香门第底蕴深厚啊,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年纪轻轻就进学,明年的乡试想必不在话下。”眼见天色不早,二人把臂而出。

    三娃本欲回府学,胖子死活不让,非要拉着三娃陪他去听曲,一路过了将军衙门来到琴台路。这里秦楼楚馆酒楼茶楼林立,典型的餐饮娱乐一条街。三娃暗暗评估了一下,这里的消费多半不便宜。

    胖子见三娃犹豫,知他多半是囊中羞涩,胸口一拍:“你我投缘,些许花费不存在的,我包了!”拉着三娃就往一家青楼走。

    迎客的伙计忙迎上来:“赵公子好久不见,我家小桃红可惦记你了,成天念叨你。”胖子笑道:“惦记着我的荷包吧?”便举步前行进了大堂,摸出银锭子丢给伙计:“快去弄些吃的来。”

    小桃红长了个瓜子脸,颇为秀气,据说是个卖艺不卖身的清倌人。劝了胖子和三娃几杯酒,小桃红便拿出古琴弹了起来,很是悠扬动听。后来胖子也找了一支箫与之相和,居然也是很和谐。三娃听不懂是什么曲子,只是觉得好听,一曲终了,不由得抚掌赞叹:“今日真是饱了耳福了!”胖子叫三娃来一曲,三娃摆手:“我家全是大老粗,懂啥子音乐,更不会这些精巧玩意儿!敲军鼓差不多。”

    小桃红笑道:“会敲鼓也行啊。”出去不知从哪里搬来一个小鼓给三娃。三娃也不怯场,随意敲着跟上两人的节奏,配合着曲调的意境时不时还来个花式鼓点。

    “郑老弟,你哄我不懂音乐!你这个鼓敲得相当舒服,我都吹得更爽了。来,敬你一杯!”二人共饮。

    吃完饭胖子又拉着小桃红下棋,三娃在旁边围观,见二人棋臭瘾大,不由得犯困。前世在体校也学过围棋,虽然后来放弃了,业余强5水准还是有的。

    胖子连砍小桃红两盘尤觉不过瘾,见三娃没精打采的,便叫小桃红让位给三娃,“来来来,我们两个来杀两盘。”强拉三娃来接着下。三娃对下棋虐菜兴趣不大,想都不想,随手应着,只是很多招法胖子没见过,还以为是三娃不懂棋乱走,便下了杀心想教三娃做人。结果杀崩了,反而被三娃吃了大龙。胖子不服气,再来,又被杀得尸横遍野。胖子棋臭品还好,见天色不早也不死缠烂打,收工回校。

    “你的棋怪招太多了,棋谱上都没见过,是跟哪个学的哦?”胖子在路上不停的问,三娃只是笑而不答。

    上了一段时间学,同学里面也只有胖子和三娃能玩到一起。其他同学要么少年老成老气横秋,要么年龄偏大有代沟。不久后两个人就形影不离,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胖子到哪里去都要拉着三娃,三娃去哪里胖子也是紧跟,就连三娃晚上出去跑步也试图跟着。可惜胖子没有运动天赋,对于跑步实在是有心无力,跑不了半条街就累得想死。

    学官们至少是举人出身,教书水平在三娃这个乡下人看来还是可以的,只是风格各有不同。三娃每天都坚持上课,听到感兴趣的便认真听,听到不感兴趣的就自顾自背书,书也不想背的时候就练习观想法。起初老是被干扰集中不了注意力,想着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被打断之后重新再来就是了,慢慢的就有了抗干扰能力,不久后居然能随时随地入定了。

    现在徒弟们也不来府学了,每天晚上三娃都带着胖子跑到镖局去把两个徒弟拉出来,一起跑步做瑜伽,顺便利用镖局的各种器械锻炼身体,完了就在镖局换了衣服回宿舍。来了兴致就把徒弟们和镖师们蹂躏一通,然后让他们请客吃宵夜。府学的伙食太清淡,不补一下影响身体发育。

    胖子跑步跟不上三娃,跑不动了就自己寻到镖局去等他,也跟着学瑜伽健身。

    镖师们很喜欢和三娃交手,可以放开了打,反正使再大的劲也打不到三娃,三娃还击也只是轻轻的意思一下。龙镖头对三娃的来访表示欢迎,他在场的时候都是他请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