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浪在大清朝 > 第八章以棋结缘

第八章以棋结缘

    黄义生手握一把合上的折扇,正指点棋盘给人复盘,听老宋叫他,抬头看了看三娃,说道:“我的指导棋很贵的。”老宋道:“这个娃娃要跟你下彩棋,不是指导棋。”

    三娃上前一步,学着成年人的样子拱手道:“黄先生好!我叫郑三娃,想跟先生下一盘。”

    黄义生看三娃装大人的样子觉得有趣,强忍着笑意问道:“你今年几岁了?”三娃道:“虚岁九岁了。”黄义生摇头道:“我下棋五两银子一盘。”三娃摸出银子放在桌上道:“我有钱。”这些银子大部分是从祖父那里要来的,他自己只有一两多。

    黄义生还是摇头:“我怕你输了,你家大人会去告我骗小孩子的钱。”三娃道:“我爷爷一起来的,你等着,我马上叫他过来。”遂飞奔出去把爷爷找来。黄义生见有大人在,便也不再多说什么,便与三娃坐下来开始对奕。

    黄义生的棋是典型的古棋风格,特别喜欢寻求作战。三娃计算深远,该战时寸步不让,不该战时轻灵转身。中盘一过,黄义生已呈大败之势,遂投子认输。

    三娃一边收拾棋子,一边问道:“再来一盘?”黄义生摇头拒绝。三娃又道:“让你两子。”黄义生郁闷道:“我没钱了。”

    旁观者看不下去了,一商人模样的中年人摸出银子拍在桌上,说道:“这个小娃娃太狂了!老黄跟他下,我出本钱!输了算我的,赢了对半分。”其他人纷纷叫好,黄义生也是精神一振准备再战。

    三娃见对方战意甚浓,便提议道:“要不把赌注翻一番?”那商人毫不犹豫应声“好”,又摸出五两银子放在桌子上。

    两人重新摆开战场。黄义生先在对角星位上摆上两颗白子,见三娃在空角上占了个小目,便在剩下的空角上又占了个星位。这次黄义生很谨慎,落子之前总是再三思索,只是他向来好战,见三娃落子无理,便忍不住反击。高手下让子棋,最喜欢将局面引向乱战,若对方刻意避战,反而不是很好下。

    三娃的很多招数是黄义生没见过的,误以为是三娃轻视他故意下的无理手,便奋起反击,这一下棋局立刻走向乱战局面,正中三娃下怀。据三娃估计,黄义生的棋力相当于前世的业余5殷,正常情况下让两子还是有点吃力的,但是一旦开始战斗的话,局面就尽在掌握了。局面越乱,下手和上手的差距越明显。三娃抓住了对方的一步缓手,果断出击干掉一条大龙,胜利结束了棋局。黄义生默默地收拾好棋子,然后开始复盘。

    小屁孩郑三娃让著名国手黄义生两个子的消息早已传遍茶社,来这里下棋消遣的,不管知不知道黄国手的名声,都跑过来围观了。此时亭子里己经挤满了观众,默默地看着两人讨论棋局。三娃随意的摆了些变化,便让黄义生抱头思索半天,复盘完毕还是半懂不懂的样子。

    刚开始复盘的时候,黄义生便找来空白谱纸记录了棋谱,此时便要求三娃将复盘时讲的那些变化再讲一遍,他要一起记录下来。三娃赢了人家那么多钱,自然也乐于配合,还主动摆了一些定式教他。三娃特意指出星位大飞守角不如小飞守角,对黄义生的冲击特别大,对他来说,这是对固有观念的彻底颠覆。

    围观者中有个当兵的,站在边上看了许久,见两人复完盘了,才上前对黄义生说道:“黄先生,杨大人有请!”黄义生应声站了起来,却摇摇晃晃又坐了回去,并慢慢的向旁边倒去。那当兵的连忙扶住黄义生,惊问道:“黄先生,你怎么了?”

    三娃过去给黄义生号了脉,说道:“黄先生没事,只是有些贫血,加上用脑过度,身体有些吃不消,休息一下就好了。”

    黄义生此时也缓了过来,对那当兵的说道:“今天确实有点疲劳,想要休息一下。要不请这位小郑先生去陪杨大人下棋吧,”指了指三娃,“他的棋下得好。”那当兵的旁观了半天,自然没有异议。

    黄义生对三娃道:“小郑先生,你去陪杨大人下棋吧,一两银子一盘的指导棋。”三娃有点犹豫:“我们准备下午回龙泉…”祖父道:“难得来一趟省城,想玩就玩吧,回了龙泉就没人陪你下棋了。”三娃点点头,便请那当兵的带路。那当兵的有些傲慢,祖父试探着问他名字,了解那杨大人的情况,他也是爱搭不理。

    那当兵的驾着马车,载着爷孙俩来到一处衙门前停下来。祖父问当兵的:“这里好像是提督衙门?”当兵的道:“是啊,杨大人是四川提督,自然住在提督衙门。”便跟门口的守卫打了声招呼,领着两人进门,直奔后衙书房而去。

    三人直接进了书房,见一便装老人正坐在棋盘前,拿着一本棋书在打谱。书房里摆着火盆,很暖和,老人身着便装,外套了件棉背心,抬起头来望着三娃爷俩,面露困惑。那当兵的连忙上前打了个千,说道:“禀军门,黄先生身体不舒服,便请了这位小郑先生来。”爷俩赶紧上前打千行礼,祖父道:“卑职郑富贵,见过军门!”三娃这才知道祖父的名讳是郑富贵。

    杨提督看了看郑富贵,摆摆手示意不必多礼,然后转头问那当兵的:“看样子年纪不小了,怎么称呼人家小郑?”当兵的指了指三娃,说道:“这位才是小郑先生!小郑先生很厉害的,能让黄先生两个子!”

    杨提督“哎呦”一声站起来,走到三娃面前仔细打量了一番,说道:“小郑先生厉害呀!黄先生可是有名的国手,你居然让他两个子!不得了不得了,快请坐快请坐!”三娃连忙应道:“不敢当先生两字,请叫我小郑或者三娃就好。”走到棋盘前正要坐下,见祖父还毕恭毕敬的站着,便也只好站着。

    祖父穿便装的时候,跟一般农家老汉没什么区别,所以都没有把他当回事。杨提督见两人情形,伸手在两人之间指画了一圈,问道:“你们之间是…”三娃道:“这是我爷爷,也是大人手下的兵。”杨提督道:“哦,原来是小郑先生的爷爷,快请坐!”

    待郑富贵坐下,杨提督道:“本官杨正,”指着那当兵的,“这个是我的侄子,也是我的亲兵,叫杨成。”又问郑富贵:“富贵啊,你在哪里当兵啊?”

    郑富贵受宠若惊,恭敬的回答道:“卑职在提标后营龙泉讯任把总。”杨正点点头道:“好好好!今天是私人场合,你不必拘束,随便一点。”转头对杨成道:“成儿,你要把郑把总照顾好。”不愧是大人物,一番话让郑家爷孙俩都松驰下来,感觉很舒服。

    杨正和三娃约好让四个子,便开始对奕。走了几步棋,三娃的肚子便“咕咕”叫了起来,一上午喝了一肚子茶水,到中午又没来得及吃饭。杨正问明白爷俩还没有吃午饭,便笑着吩咐亲兵去拿些点心来。

    两人很快就下完了一盘,三娃便开始复盘讲棋。他前世当过多年教练,讲起课来头头是道,既细致又生动,让杨正听得津津有味。杨正年纪大了,给他讲定式肯定记不住,便教他一些简单易记的手筋,也能学到一些东西,提高他的棋力。针对杨正喜欢吃棋的风格,三娃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告诉他不要打没把握的仗,要避实击虚,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等等。

    杨正对三娃讲的内容非常喜欢,尤其是结合兵法讲的战术,让他眼界大开。

    “这个地方我是4打1,兵力占优,决不能让他占了便宜,必须留下买路钱来。”

    “这个地方我1对2,就不能硬拼,要灵活处置,作好撤退的准备。”

    “这里几个子被围了,做不活又跑不掉,那就果断放弃。只是不能让他吃得太舒服了,咱们在外面做点文章,利用死子牵制敌人的兵力,说不定就能把损失捞回来。”

    “这里可以声东击西,看似在攻击左边,其实是瞄着右边。”

    “这里是敌人的势力范围,咱们也可以丢个侦察兵进去,看看敌人的反应,他要是应对得当我就转身不管了,他要是应对不当,我就大捞一把。”

    “不要老想着杀棋,先要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

    下棋只花了半个多时辰,讲棋却花了一个多时辰。杨正请爷俩吃了个便饭,饭后又来了一盘才放两人离开,走时还依依不舍,牵着三娃的小手一直送到大门口。

    亲兵杨成问道:“叔叔很喜欢这个郑三娃?”杨正道:“嗯,这小子聪明懂事,招人喜欢。屁大点年纪居然还懂些兵法,有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