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洪荒之至诚之道 > 第九章,玄黄功德落,有神与仙前

第九章,玄黄功德落,有神与仙前

    周山,周全之山,不周山,不周全的大山。

    此时周山未断,自然不是不周山!

    周山与洪荒中央高耸,无数云雾环绕,高宽都仿佛无限巨大,犹如一座巨大无垠的神柱顶在天地。

    周山最顶山峰,其面积也比一般的平原还要宽大。

    云霞始终缠绕周山,日月也仿佛为之旋转,群星因凶兽末劫散去的雾霭而露出光芒。

    日月同空,白日星现!

    周山并非只是一根神柱,他还有连绵八方的八条山脉,这八条山脉又各自化作九条山脉,九条山脉又再分九条山脉,随即遍布整片洪荒中部,与洪荒东西南北四方也有少部分链接。

    也怪不得后来麒麟所选择的地盘选择在了周山之处。

    不说这些,瓢泼大雨下,诸天神圣都得到了恢复,功德与他们来说只是些许奖励,他们看上的是其中五色道理。

    这些才是他们真正看重的。

    长生久视对他们来说只是基本,而区别于灵宝与不死物的区别就是道与理!

    道乃是所行之路!

    理乃是践行终生的信念!

    道与理是能够让诸天神圣道心坚定,真正不死不灭的根本。

    虽然境界无上,但是终究会归于归墟,最后被浩瀚的时空磨灭存在。

    能够真正长存永恒世界时间的,唯有道理!

    掌握了道理,传播了道理,哪怕陨落,沉睡与归墟,终归会被后世积蓄的道理呼唤回来。

    道,所行之路!

    理,终生信念!

    道理,所行之路乃是终生的信念!

    传播道理,就是将自己的路与信念传播。

    这也是先天神圣真正看重的,力量虽然无上也是必须的,但若是让它们选择,他们必然会放弃力量从而选择道理!

    就像青天,苍天,皇天三神圣他们原本是就是天地的缺憾的一角,他们离去的地方演化出了天涯海角。

    如今得到漫天玄黄功德与造化道理,他们舍弃天空之体,从而三天合一化作苍穹道人,带着三天道理与功德之中的道理前往周山潜修去了。

    雷泽之神,亦是欢悦高歌,呼来神雷庆贺,带着五色斑斓去往了洪荒东北之地,雷泽之地!

    其离开之时,雷池祭炼天地,彻底融入天地,化作了天地恶业之劫的惩罚之力。

    此为是修行道理,以后雷劫越多,所行越是正义,雷霆越是刚正,雷泽之神越是强大,也越是无法被杀死!

    这就是道理修行之路!

    别与后世仙道!

    这或许可以称之为上古神道!

    神者,沟通天地人三才者,拥有强大的力量,超越一切的智慧与浩瀚的道理者,此三者合一为之神!

    道,所行之路!

    神道,便是如今凶兽量劫过去,天地渐渐清朗,规则道理渐渐补充之时所诞生的体系。

    后世仙道虽然脱胎与神道,但是其根源还是受此限制,修为的突破需要参悟大道。

    而如今的神道却是,寻找大道,参悟天地宏大,细微,极致,反转,正邪,顺逆无数道理从而填补天地的体系。

    所以神圣者,先天掌天地权柄,并且还不受天地权柄限制。

    是以,神在仙前!

    哪怕后世仙道大昌,再怎么呼喊,也是神仙一词!

    神,在仙前!

    古老的神圣,以正确的道理结束了混乱,开启了辉煌的世界,时间与空间会演化新的奇迹与辉煌,但也会永久记住这些开启新世界的神圣。

    周山以东,不知横跨多少里,有一座阎浮与虚无之中的神山,名曰玉京山。

    玉京山上有三十六景,七十二峰。

    山顶住着一位苍玄老人,头顶蓑笠,身上麻衣在身,有玄玄道理环绕,但再仔细一看却仿佛一位普通生灵,真是返璞归真境界。

    “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诸天神圣终结混乱,道起兮,万物复又相争。理盛兮,辉煌必将到来。”

    老道笑呵呵的观望诸天,只见他眼前一洼玉池,正是日月峰的天地玉池。

    此池的玄妙便是可以边观诸天,犹如后世太上所居三十三重天之中有鸿蒙开辟之境,混乱演化之像一般。

    乃是道与理交织之景!

    鸿钧,这是这位神圣的道名,其所本质乃是先天混元一气本源所化。

    乃是炁之源头!

    ……

    三万里黄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浩浩荡荡的山脉起伏如神龙,誓要冲上天穹来一场,龙腾九霄。

    环山的溪水如同稀碎的碧玉一样,而后汇入奔腾宽阔的大河,哗啦声中,大河冲下无数大石遥遥向着大海而去。

    此时一处小黑点,遥遥拉进,石纹正一点一点收集着珍奇的东西,收进了慧石珠之中。

    再一看慧石珠,真是满目琳琅,各种珍奇的植株在里面已经成林的生长。

    多少的灵草仙药生机勃勃的成长,散发荧光的大树结着一颗颗如同宝石或是奇异的珍果。

    这是他一路的收藏,也是他将要压实的底蕴。

    除去收藏之外,他还以道书不断记录着这些东西的信息,可谓是细致至极。

    就道书这门神通也因此不断的孕养茁壮,不复最开始一片“无字天书”样子。

    “君子如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真乃道理也!”

    石纹手中缓缓打磨着一块玉佩,玉佩很是精细,竟然雕刻着他一路走来的路形,让这未有道法彰显的灵玉也变得氤氲起来。

    此时石纹翻到没有关注这没玉佩,而是思索起前世一句道理。

    来到洪荒如此年,怎么不知神道,怎么不知神与仙的区别。

    道理的参悟让他领悟了法门,领悟了修行,怎么会忘却了初心。

    “君子如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这一句话,正如他打磨这没灵玉佩一般,君子就像是一件未雕琢的美玉,需要劫难来当做惊世的神匠,用历练来让自己逐渐成为真正的绝世至宝。

    所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便是如此!

    又是仔细一想,这切磋,琢磨可不就是如此而来。

    如此细细一感悟,怪不得石纹发出感叹,他本事顽石,被日月星,天地铸器一般打磨雕琢,可不如此。

    虽不是美玉,但如此切身实际的感受,等时让他悟了这番道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