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夺禄 > 第22章 风雨之后未必是彩虹

第22章 风雨之后未必是彩虹

    王进一进入东莱郡,就仿佛进入到另一个世界。

    一个充斥着绝望和死亡的世界。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死的人无人收敛,不少被海水泡得发胀,面目可憎。

    活着的人却面对眼前的满目疮痍,无计可施。

    房子被海水冲垮了,即将成熟的麦子被海水一泡,折损了八九成,而沿海的渔业支柱也被破坏殆尽。即使有一二仍敢于冒险下海捕鱼,也面临着包含渔船在内的生计工具已经在海难中不知道飘到那里去了。

    更可拍的是,被海水泡过的土地,即使日后被太阳晒干,可遗毒已经埋下。

    盐碱化的土地,影响的是日后很多年的收成。即使中国的农民素来以勤劳能干著称,可若是没有如同***这样的心怀人民的好官率领,恐怕也只能望地兴叹。

    东莱郡有吗?

    很显然没有,这位东莱郡郡守淳于谦是贿赂同宗的十常侍淳于登买的官,自然不会是啥青天大老爷,海啸刚来就拉上妻儿老小大车小车一溜烟跑了,反应不可谓不迅速。

    要知道后汉东莱郡郡治迁到黄县时,黄县已经合并了几个县,所以管辖范围颇广。虽然是滨海的县,县城却距离海岸线并不近。所以作为海啸的主力输出地,黄县其实还是有反应时间的,要不然淳于谦也不可能来得及跑掉。

    可淳于谦太过贪生怕死,竟然不作任何处置就直接带人跑了。而且为了不让百姓听闻后一涌而出堵塞官道,非但不救人,反而封锁消息。除了郡城一干达官显贵提前收到风,跟着跑了,偌大一个郡城,七八万百姓,几乎全喂了鱼虾。

    这样的大恶事,属实不多见。能“胜其一筹”的,估计也就是后金圣宗为了都城粮道畅通,修河抬高湖泊湖床,在没有任何通知或转移工作情况下,水淹了一个大县这件事。毕竟是圣皇嘛,就是了不起,不仅大家喂了鱼虾还得谢赏,就连朱重八死了几百年还得出来背锅,剧本还抄袭碰瓷白蛇传,一个字,牛啊。

    这就要提到此时的背景,宦官专政,民不聊生,卖官鬻爵,吏治腐败。当然张让、赵忠等著名的实际十二人的“十常侍”也已经崭露头角,但现在宦官为首的还是桓帝朝的老班底,诸如曹节、王甫、淳于登、袁赦、朱瑀、刘毅、庞训等人,至于淳于谦只是阉党派过来看住郑玄这个新生的士人领袖的看门狗而已。

    宦官虽然主要跟外戚斗争,但现在新的外戚还没起来,士族自然就成了最大的对手,两次党锢之祸就是他们齐心协力的成果,甚至没有未来的黄巾之乱,这个都不知道何时终结,即使如此,像荀氏八明就剩荀爽一个熬出头了,多少俊杰蹉跎一生。

    而且,毕竟跟后世不同,这年头连太监你没点文化都混不出头。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诸如曹节、曹腾以及后来的赵忠这些都是世家出身,不过家道中落而已,例如赵忠的从弟赵苞就是一位在后汉书有传的名臣。

    当然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常侍袁赦,出自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入了族谱的,虽然后来又删了,按辈分,袁绍还得叫他叔父。所以大家明白袁家怎么屹立不倒,而这样的世家子袁绍袁术怎么会和曹操是发小,还能玩到一块去。

    毕竟谁不知道谁啊,谁又瞧不起谁啊!

    言归正传,我们的使君大人跑哪里去了呢?掖县。

    掖县在东莱郡西部,不仅离黄县不是太远,离海也不是太远。准确来说,东莱郡由于管辖范围是处于半岛边缘的狭长沿海区域,所以基本所有县都离海不太远。

    但既然海啸发生在东莱郡西北地带的黄县,不考虑其他,那逃往更安全的东部,才更符合逻辑。

    但是我们的太守淳于谦使君就跑到了掖县,一是离得近,二是郑玄就在这里种地耕读,老百姓的死活可以不管,中常侍吩咐的事却不能出了差错。要是郑玄趁乱跑了,那再想把他死死捏在手心里,就悬了。譬如那位出身于迁到陈郡的赵郡李氏的,前任天下楷模李膺,全天下通缉,愣是找不到人。这种现象要是再发生,他的官帽也就不用戴了。

    随其而来的,还有一大波权贵,这些有些在掖县也有产业的,自然不消多说,有些没有的,也就免不了有人动歪脑筋。毕竟黄县受灾最为严重,这些人的资产都被迫大幅缩水,总得找补找补,本地的权贵不好动手,一些平头百姓还不是任他们欺负。害怕,不存在的,你没看带头的就是我们这位淳于谦太守。

    这位虽然知道的早,又有车马驮运,可毕竟事起仓促,还有大量粮食财宝等,被搁置在乡下庄园内,来不及带走。可是真心疼死这位贪财如命的淳于太守。当初本来是为了求官捞一笔,花钱买了个郡守,结果,最后竟然因为这场该死的海啸,反而亏本了,这怎么行!

    这位爷不但对百姓出手,对富户、豪强、士族都不留情面,堪称雁过拔毛。

    你说就不怕造反,嘿,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汉朝的郡守最喜欢将豪强一次性杀个血流成河,直接业绩拉满,政绩飙升。如果对方反抗,他不介意效法,至于失败了如何,有朝庭替他撑腰,我们的淳于使君可是信心满满。

    可这样却是苦了掖县以及周边几县的百姓。

    本来这海啸就是在西北登录,西部几县都有不同程度的受灾,不仅损了今年的收成,更祸害了土地造成往后几年的减产,沿海打鱼暂时也得停下,老百姓日子就不太好过。在被这些吸血蛀虫叮咬吸血,这日子直接过不下去了。

    而黄县毕竟是个面积人口都大的县,自然还有不少侥幸逃出生天的难民潮汹涌而来,官府又不出面赈济灾民,治安形势急剧恶化。

    几方面下来,竟然造成恶性循环,事态一发不可收拾。

    而我们勇敢又贪财的淳于使君,也终于明白了民可载舟亦可覆舟这句话的含义,只可惜这位爷在死前才明白这一点。

    而当王进来到掖县县城时,就是碰上这么一个兵荒马乱,群龙无首的状态。整个掖县下面已经彻底乱套了,盗匪横行。

    更为忧虑的是青州盗匪,相比其他地方,本就比较难以清缴,因为往往可以遁入海上小岛,待官军松懈,在登岸袭扰,后汉前期就曾经吃过大亏,花费不少心思才将那股众至数万的海盗彻底剿灭。唯一幸运的是,现在不是谁都有胆量在此时出海的。

    只能说不得不佩服这位淳于谦,成功令东莱郡短时间内进入了无政府状态。

    你说郡丞、郡尉,掖县县令之流,很不幸,掖县县令就是谋杀淳于谦的主犯之一,而郡丞、郡尉也都身负重伤,若非不是主要目标,恐怕也难逃一死。

    而王进也终于在本地熟人的帮助下,成功找到了在县城某位弟子宅邸避难的郑康成郑玄。这很正常,流寇可不会管你是名满天下的名士,对于这些活一天是一天的人来说,你有粮就抢你。

    而在郑玄的口中,王进也终于知晓淳于谦是如何把自己作死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