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大周密探 > 第六章 度化

第六章 度化

    新周朝有三大权力机构。

    朝堂,设有政德殿,由当朝宰辅执掌,统辖六部。各地分州府、郡府、县府。

    影卫,由皇帝直接掌管,独立于朝堂之外。

    天机阁,研究天文星象,颁布历法,自古以来便存在至今。有移星换斗之能,人数极少,极为清贵,从不参与朝堂俗世之争。

    徐子归已是在泗水郡府案牍库泡了好几天,研究大周律法和各级官阶。

    他被孙承宪暂时安排在这里,美其名曰,熟悉大周历史、地名、官制,毕竟自己之前还是山野之人。

    呸!还是让自己打白工。

    但对于初来这个世界的自己还是很有用的。

    他发现新周朝的官阶制度初期和前世的汉王朝比较相似,实行察举制。

    不过汉王朝举的是孝廉,这个世界则举的是各个能人异士。

    后来新周经过第二任文皇帝的改革,便行成了以科举为主要方式的选官制度,官名也跟着改变,跟前世明清的称呼差不多。

    还有,这案牍库好可怕啊!

    徐方,男,出生于北境边陲,徐家村。

    一岁,抓周之物为木制小刀。

    二岁,久烧不退,其父为请名医,卖掉了仅有的田地。

    三岁,玩泥巴。

    四岁,玩泥巴。

    五岁,玩泥巴。

    ……

    十五岁,玩泥巴,所在村庄被妖物所袭,父母丧命。

    十六岁,随流民入中原,由官府接济。

    十七岁,参军。

    十八岁,随军驻守边境。

    …

    二十五岁,擢升伍长。

    ……

    三十岁,解甲,曾久立于桂香楼门前不走,后置地娶妻。其妻婚后第二日,早晨起床大为不悦。

    三十一岁,种田。

    三十二岁,种田,打猎。儿子出生,老学究起名为徐子归。

    ……

    这也太细了吧?!

    这是新周的大数据库吗?

    林林总总,记载着郡府辖区内所有人的信息。

    昨日,我也在桂香楼门前站了半个时辰…

    孙大人,你误我,说好的一百两呢?

    ……

    门外一会儿响起了重重的脚步声,不用猜,也知道是王捕头来了。

    “徐老弟,有一女子死于河边,有邻居为证,当夜此女子曾大呼救命。丈夫据不承认失手杀人,只说是投河自尽。”

    徐子归说到,“你且看她腹部有无肿胀,若是肿大,说明腹部有水,再看其指尖是否有泥沙,溺水挣扎之下必有泥沙。”

    “若是没有,再看有没有外伤、指甲是否发黑,判断其死亡方式。”

    王捕头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又道:

    “李员外家中失窃,墙边没有脚印,报案道是家贼所为,如今不知贼人是谁。”

    徐子归略微思索,“你且先放放,就说案子已破,是外贼所为,牢里随便拉一个贼人,当众仗刑。”

    “之后,秘密观察其家中下人迹象。”

    “哦…我明白了。”王捕头似是开窍了。

    “还有,集市上卖绿豆糕的和卖油饼的为了争一只大鹅…”

    “你喂了这大鹅吃了泻药,它拉的什么颜色,你就判给谁。”

    “还有…”

    “王不凡,你烦不烦,堂堂郡守府怎么什么案子都接?”

    嗯,捕头叫王不凡。

    徐子归虽然喜欢断案,但那也是在头脑清醒的时候。

    此刻脑子正在消化梳理朝堂各部信息,大周各地地理名称,无暇顾忌这些小案子。

    “隔壁东阳郡都来了人,还有陈玄衣也派人问案,还不是听说你在这里。”王捕头嘟囔道。

    这个理由真棒!

    这时有衙役来报:“王捕头,郡府外来了个和尚,已是有一个时辰了,一直不走。

    “走,去看看。”徐子归不胜烦扰,此时正想出门转转。

    府门外那和尚,年龄十六、七岁,僧衣已是有些破旧,但面容极为干净,唇红齿白形容再好不过。

    “嘿,小和尚,你有什么事吗?”王不凡叫到。

    “小僧不痴,青山寺僧人。听闻朝廷正选拔官吏,还有一百两相赠,小僧前来一试。”和尚道。

    “喂,我没问你吃不吃啊。”此刻徐子归正拿着一块绿豆糕,吃得津津有味。

    “施主,小僧法号不痴。”和尚道。

    “…”徐子归。

    这就是佛道轮回吗,一报还一报,真是法力无边。

    “你这和尚也贪这黄白之物吗?”王不凡道。

    “青龙寺前些日子,被泗水河妖物袭击,寺门被毁,还有这寺庙也需要修葺一番,小僧想帮帮师傅。”

    和尚合掌当胸道。

    “那你有何本事,说来听听,我报于孙大人。”

    “降妖除魔,渡人渡己。”

    “你这和尚,寺门被妖物所毁,你也敢说降妖除魔。”王不凡有些不信。

    “师傅不让小僧出手,不然怎会如此。”小和尚道。

    “那你如何证明自己。”

    “小僧可与万物通灵”,说完双手合十,默念法咒。

    只见府衙门口的桂树枝叶哗哗作响,生出新芽,似是要在这深秋时节重新开花一般。

    徐子归手里的绿豆糕洒落一地。

    影卫的“问灵”之术他是见过的,可佛门的通灵术他是第一次见到。

    佛门很少在人前出手,此时王不凡和众衙役也是暗暗称奇。

    只是徐子归有些担心,这银子他还没拿到呢,这小和尚可别被骗了。

    “近日来,河里妖祟频频出没,昨日得报,城郊边又有一村民被妖物所伤。”

    “王捕头,此事需查明真相,彻底了断这河里妖物。吾今日就与陈玄衣协商。”

    此时徐子归和不痴和尚,已随王不凡到了郡府内堂,孙承宪出言道。

    “是,大人。”王不凡应道。

    “不痴大师,你暂且先住下,待此事一了,朝廷拨款下来,吾定当兑现承诺。”

    “谢孙大人,这降妖除魔,小僧也可出一臂之力,只是行事之前莫要与我师傅提起。”

    “不痴大师,出家人不打诳语,你瞒着你师傅,此事…”,徐子归在边上疑惑道。

    “小僧修行尚浅,虽是受得了这清规戒律,却仍是受不得看见他人受苦。”

    “师傅修行多年,已是参破这凡尘俗世,但每每看到师傅守着青灯古佛,便觉他倍感孤寂。”

    “我只愿将青山寺发扬光大,香火鼎盛,也好渡人渡己,让师傅不再孤寂,众生不再受苦。”

    不痴和尚道。

    “好,我也愿出一臂之力。”徐子归也是胸中意气尽发。

    “好,子归不愧为我郡英雄儿郎。不痴大师你暂且安顿好了,明日你们便去查探一番。”孙承宪抚须道。

    佛门有人愿为朝堂百姓出力,孙承宪自是欣喜。

    夜里,徐子归敲门来到了不痴和尚的房间。

    见到不痴正在打坐念经。轻语询问道:“不痴大师,这河里的妖物长什么样子?你可曾见过?”

    “小僧见过,这河里的妖物为青蛇所化,身形近十丈,修行三百余年,即将修成人身。”不痴道。

    哈,要不要写个话本卖卖,小和尚与青蛇精的故事。说不定还能赚点小钱,下次就不会站在门口了。

    徐子归心里想着,嘴上道:“嗯,这妖物有何能耐?”

    “妖灵阴寒,控水结冰。”不痴和尚道。

    “可有对策?”

    “届时徐施主众人只需帮我降伏它就行,小僧不伤性命,只愿度化了它。”不痴和尚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