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大周密探 > 第三十三章 武德门外

第三十三章 武德门外

    “老爷,您说为何皇上不给两位王爷封地,非要让他们在京城内闹得天翻地覆。”

    老仆作为赵启仁的马夫,也知道不少朝堂之事。

    在没有外人的情况下,也会和老爷谈论这朝堂之事。

    赵启仁也不反对,跟了自己这么多年,阿生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此时听到他这么问,想了想便说到:“皇上自有他的打算,老爷我呢,猜到了一些,但也不知道对不对,还要再往后看看,棋子还没落完,谁都不知道结局。”

    老仆便不再多问,专心驾车,朝阳缓缓升起,已经看到众多官员在武德门外等着朝会的开始。

    平王的轿子也落在人群不远的地方。

    王爷不得结交外臣的规矩,在每个朝代都是必须遵守的。

    为了避嫌,众官员也只是和平王见礼之后便不再往他身边聚集。

    靠近宫廷武德门外不远,阿生叫停了马车。

    赵启仁下了轿子,一众官员便过来施礼。

    赵启仁也笑着点头回礼。

    不多时,等看到另一辆马车驶来,众人又是赶着过去迎接轿内之人。

    来的自然是当朝宰辅李崇的轿子。

    当今的大周只有两人被御赐可以在皇城内乘坐马车,一位是吏部尚书赵启仁,一位便是宰辅李崇。

    李崇在宰相的位子上已然坐了十年,虽然和赵启仁年龄相仿,但他则面色红润,神采奕奕,丝毫不见老态。

    出了轿子后,李崇双眼第一时间便寻找着赵启仁。

    只见赵启仁正站在武德门边上,等着大门开启。

    “赵大人,可否一叙?”,李崇没有理会周围其他官员,快步走到赵启仁面前说道。

    “哦,李相啊,宫门就要开了,还是朝会之后,我在与你细说。”,赵启仁施礼说道。

    李崇却不顾周围众人已经围了过来,说道:“赵大人,察举已毕,此时朝堂正是用人之时,不论什么事情,吾还是希望你能再担上一段时间的担子,切莫在此时撂挑子啊!”

    拒绝了平王的挽留不难,平王虽说与人亲善,但自己这么多年来从未于他有过多的交集,正所谓孤臣就是如此。

    但当朝宰相的游说,却是不好拒绝,大家都是儒士。儒家向来提倡,既为人臣,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过辞官之事自己也是思索良久了,早有一番说辞。

    “李相,我身后之事,早已安排妥当,必不会给诸位留下麻烦。”,他放开声音,当着众多官员的面上说道,辞官之事也不必隐瞒了。

    赵启仁顿了顿又说道:“前些天也和皇上说过了,辞官的奏书已是写好,今日朝会我便递到御前,还望圣上念着我这些年的辛劳,能让老夫清闲上几年。”

    这便是告诉众人,我决心已定,谁来劝说都没用了。

    他正要继续说下去,却看到历王的轿子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落在人群中。

    历王下轿后,看了一眼人群,脸色凝重,对着几位重臣施礼后,也不说话,等着武德门的开启。

    众人对着历王施礼后,也不再说话,不过心里皆是暗想:今日朝堂上要有一番你争我夺了。

    尤其是赵启仁决心要走,若是皇上批了他辞官的折子,那身后空下吏部尚书这个位子,不管哪方势力都是要争一争的。

    李崇却不顾因为历王的到来而形成的微妙气氛,说道:“赵大人,你从未于我说过辞官之事啊,此时辞官,实在是突然。”

    赵启仁微笑不语,若是提前于你们说了,怕是走的不安生啊…

    这吏部尚书的位子谁不想上?若是我此前流露出一点想走的意思,皇上必会让我推荐接替之人。

    到时候还不被你们这些人烦死?

    吱…

    进入宫廷的大门发开,赵启仁对着门内伸手,朝着李崇说道:“李相,请!”

    李崇也不再多言,“赵大人,请!”,现在说再多也没用,皇上肯定也会挽留他,现在赵启仁肯定还走不了,趁着这几天赶紧物色人选。

    众人从封禅台旁边路过时,不免多看了台上的镇国剑一眼。

    又悄悄看了一眼历王的神色,只见历王那肃穆的脸上,依然紧绷,并没有显得放松。

    虽说舞阳郡主作为他的女儿,拔出了镇国剑,但也没有让这位冷面王能打开眉头。

    谁也不知道这位王爷心里在想着什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