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俱卢往事 > 孩子们的矛盾

孩子们的矛盾

    持国听着般度留下来的遗书内容,回忆过去二人生活上的点点滴滴,眼泪不禁落下,弟

    弟的死确实让他伤心难过。

    “就只有这些了嘛?”持国问。

    “就只有这些。”维杜罗再三阅览遗书的内容后,肯定回复。

    “哦。。。”持国沉思一番,随后继续问:“贡蒂她回来后有什么奇怪的表现不?”

    “没有,一切十分正常,她每天都跟孩子们生活一起,前不久她找我要老师给孩子学习教

    育,我还特地挑选了几个学识渊博的婆罗门给他们上课教学。”维杜罗回答道。

    “哦,如此甚好,说来,孩子们年纪也不小了,得开始给他们教育了。。。”持国想想自己的孩子,认为该是时候培养下一代了。

    维杜罗建议:“持国王,你孩子众多,若一个个管教,必然分身乏术,倒不如找个老师专门负责教育,既省心又省力。”

    “此法甚好,若找个尽职而有水平的老师把孩子们都教育好,那我俱卢国必定是人才济济!”持国非常赞成这种做法。

    话说到这个份上,问题来了,找谁教?

    其实俱卢国不乏良师(学者、武人众多),但该如何安排教育,怎么教,那是一个十分耗费心思的事,而且还面对这么多孩子(持国一百个+般度五个),这巨大工作量且还要做到面面俱到,这可不是件小事情。

    持国和维杜罗都清楚教育绝非小事一桩,不能马虎了事,少年强则国家强,这群孩子是俱卢未来的支柱,柱子腐朽则大厦将倾,不能不重视。

    论能力,持国和维杜罗都是适合人选,但二人皆政务缠身,若兼顾埋教育重任,怕是两边都做不好,他们经过商量讨论后,一致决定,还是请那位高人出山。

    毗湿摩比贞信的年纪还长,已经是八十高龄,在当时的赡部洲,像他这个年纪的老人绝对是珍稀动物,算活够本了,凭借着年少时所获得的恩赐,他毋须担心死亡这个问题,只是作为代价,他比常人承受更多世间的悲痛,例如亲人的离去。

    般度死后,毗湿摩算是对人世俗事彻底死心,看透人生。从此过上“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清静日子,种种花花草草,养养小动物,除非俱卢出现危机或天塌下来,否则一概不理。俨然是俱卢国最后的守护神。

    持国和维多利两兄弟都清楚大伯(毗湿摩)的想法,所以除了日常的拜访问候和一些不占时间的政事难题请教,基本上是不会打扰这位老人家的退休生活,但对孩子的教育确实是头等大事,而且放眼赡部洲,论能力水平应该没人能比得上这位“天下大英雄”了吧?为了孩子,为了未来,持国和维杜罗还得厚着脸皮再去请求这位老人家一次。

    老人家没有推搪,果断接受这项艰巨的任务,持国和维杜罗本来以为得三请四请的事情立马搞定,让二人感觉有些不适应。

    祖父你不是说不问世事嘛?怎么答应得这么快?平日找你麻烦点政事死活都不干,现在连想都不想就接这活,什么情况?

    为此,毗湿摩表示自己以前有个弟弟叫花钏,自己没教育好结果险些内乱,一个没教育好就乱了阵子,要是一百多个都没教好,你说后果眼如何?毗湿摩只是不理事,但不懒,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作为一个正法之人,当一项任务只有他能完成且合符正法,他就责无旁贷。

    就这样,毗湿摩成为了孩子们的第一个老师,俱卢儿童班正式开班!

    要教一百多个孩子,毗湿摩当然没可能全部亲自教一遍,他有这样的精力孩子们也没有这样的时间和耐性,因此,与其说是做老师,倒不如说是做校长,主要安排教师给孩子们上课学习,当然部分课程自己也会亲自教。学习吠陀、武器、箭术、战法。。。,能教的都给孩子们安排上,从后面的发展来看,毗湿摩的教育效果还是很好,孩子们确实是培养得很不错。

    不过这当中出现点小问题。

    其实说是问题也不算问题,一群孩子学习肯定得有个高低之分,有的孩子考满分,有的孩子在合格线徘徊,这是无可厚非的。不过问题在于,般度五子在学习中长期处于开挂状态,基本满分;而持国百子的成绩则参差不齐,有好有不好,但无论如何持国百子在学习上都是被般度五子碾压的,属于高维度对低维度的打击,甩好几条街的那种,真是学渣见学霸,两眼泪汪汪。

    说白了,就是双方的资质差距有些大。

    论学习正法之道,修内政之策,百子远不及坚战、偕天;论学习战斗技巧、武术修炼,怖军、无种二人远胜百子;至于行兵布阵,无人能出阿周那其右,顺带一提,阿周那是全方位碾压的存在,五子中最优秀,最有天赋的学生。

    面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老师自然多喜欢,毗湿摩也不例外,他对般度的这五个孩子就特别喜爱,本来学习好(学神),再加上是般度的孩子(亲上亲),经常在公开场合上(众学生面前)夸奖五子优秀,就差没说自己偏心。这明显引起百子们的嫉妒和不悦,而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加深五子和百子之间的隔阂,于是在课后,百子中的某部分人总会有事无事地去挑衅一下,发生嘴角,然后就打起来,结果无一不以百子失败告终。

    百子们忍无可忍,纷纷请求大哥难敌为她们做主,他们原本是主人,现在般度五子回来,大有夺宫之势(这倒是杞人忧天),再这么下去,他们百号兄弟今后在象城还有立足之地?

    此时的难敌还是个热血青年,为人直肠直肚,没太多损招(注意这点)。见自己的兄弟被欺负,作为大哥这气哪里受得住,不给他们点教训,以后还用在象城里混!要让这群外来人知道谁才是这里的老大!

    终于在某天下课,百子们集体围堵五子,就像黑社会一样,带头的难敌作为老大哥出来劝对方的头头坚战好之为之,要懂大局,识大体。然而坚战却“冥顽不灵”,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批评难敌他们的行为,言辞之犀利,让百子中不少人羞愧得无地自容。难敌听完后恼羞成怒,哪里受得了这样的气!于是立马命令开干。五子也不是省油的灯,你要打,我绝对奉陪!于是一场一百人对五人的PK,就此展开。

    一百人打赢五个人,赢了也没什么好光彩的,毕竟人多欺负人少,被人说是胜之不武;但如果五个人打赢一百人,情况可就不一样了,那就是无双割草!

    斗殴最后的结果就是五子打赢了百子,还是打趴对方那种,而五子几乎没受任何损伤,而去欺负别人的百子却是被打得呼天抢地,喊爹喊妈那种,事后毗湿摩看到两者的受伤程度,都不知道是谁欺负谁了。

    持国百子这次真是丢脸都到家了。

    持国得知这次的斗殴事件后,气愤至极,在查清事情的真相后,把自己的儿子们痛骂一顿,还甚至亲自抽鞭责罚,持国虽然是瞎子,但却天生神力,不难想象难敌他们到底有多痛,不过百子的失败并非毫无收获,这次斗殴让持国明白到自己儿子和般度儿子的差距并开始暗地里帮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百子的这次失败反倒让他们在今后的斗争中占尽优势,而在日后五子将迎来人生中巨大的考验。

    百子受罚后,算是听话起来,之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没找五子的麻烦,而毗湿摩也反思自己的教育,开始将自己的教育核心由技术教育转为思想教育,简单点来说,就是狠抓思想。

    所谓“德智体全面发展”,“智”和“体”方面,俱卢英才众多,毗湿摩只要妥善安排,孩子们这两方面不成问题;至于“德”方面,由于有花钏王作为作前车之鉴,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有其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在他的教育下,五子和百子都拥有强烈的刹帝利精神和使命责任感,这点在他们日后的发展上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各自成就了属于自己的大业。

    其中毗湿摩教育最核心的关键点就是培养“兄弟之情”。

    面对如何解决孩子们之间的不和,毗湿摩颇有心得,他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教育让五子和百子互相协助帮忙,让大家认识到“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这个道理。很快,双方之间的芥蒂逐渐消失,紧张的气氛也慢慢缓和。按这样的趋势发展,假以时日,说不定五子和百子之间会握手言和,互相通力合作,共同造就一段传奇。

    可惜天不遂人愿,持国十六年,天下形势骤变,那年坚战十岁,难敌九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