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俱卢往事 > 难敌的觉悟

难敌的觉悟

    听完父王的“分封”决定后,难敌表现得异常平静,这让持国有些无所适从。

    之前难敌跟坚战他们一伙水火不容,已经到了除之而后快的地步,然而敌人如今要跟自己分财产内心竟毫无波澜,虽说这是持国最希望得到的结果,但当这结果真的摆在持国面前时,却又有些接受不了。

    “孩子,你没事吧?”持国紧张地问道,他担心难敌的脑子出现问题。

    “父亲,我没事,就按你的意思去办吧,我没任何意见。”难敌若无其事地说道。

    奇怪!太奇怪了!难敌的这般反应完全出乎持国意料,本来已经想好话术,做足功课准备,但还没用上就已经结束了。这就好比大侠磨好刀枪、酒足饭饱去上门手刃仇人,然后对方竟然自己束手就缚,跪下来高喊“是兄弟就来砍我。”那般离奇。

    难敌看出父亲的疑虑,大笑说道:“父王,儿子在生病期间被爷爷(毗耶娑)点醒,此际已无忧虑,吾愿与堂兄(坚战)他们冰释前嫌,共卫俱卢国!”

    “好!”持国激动得直拍大腿,然后向难敌投来拥抱。儿子如此懂事,做父亲的怎能不开心?如此一来,烦扰国家多年的“王位权属问题”算是完美解决,大家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不用再为此而失眠了。

    “儿子,生父(毗耶娑)跟你说了些什么?”作为父亲的持国十分好奇,所谓知子莫若父,难敌的气度他是了解的,尽管再怎么自我心理调节,面对未来财产被分走一大块,能如此无动于衷,十分反常,所以持国内心是有些许害怕,害怕孩子之后会做出什么奇怪的事,不过他也感受到孩子内心的平和以及谈吐间那种放松,清楚难敌如今是真的“放得下”,完全变了个人。

    几天时间,被毗耶娑一番话就调教得如此温顺?真想见识见识!

    不过还没等难敌开口,毗耶娑就已经走到门外,仿佛是算好了这一幕,不差毫秒来在现场等着解答。

    “爷爷是高人!听他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过去的烦恼已经茅塞顿开!”爷孙俩人相互大笑,把夹在中间的那位看不见的给整不会。

    事情还得回到五天前,缴文刚来到象城时。

    这篇缴文在难敌看来与其说是为维护坚战“合法”权益所作的斗争宣言,倒不如说是痛骂和谴责难敌不仁不义的讨伐书,毕竟里面内容十分生动,条条罪状都能跟难敌扯上关系,尤其是那句“持国一族为夺王位谋杀般度后裔”直接把难敌给整破防了,哪怕用脚思考都知道这话说得是谁,就差指名道姓了。

    难敌气不过来,不过相较于愤怒,让他更难以接受的是别人对他的看法,自那缴文出来,他身边所有人,无论是朋友、仆人甚至是兄弟都向他投来异样的目光。

    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看着我!一时间,恐惧、不解、憎恨等多种负面情绪如脱缰之马般全部拥入难敌的身体,让他十分难受,再加上怒火攻心,很快就病倒了。

    事态不会因为难敌的倒下而有所改变,舆论该发酵还是会发酵。很快有关难敌“杀兄谋位”的传言就遍布象城,更过分的是传言还升级到“弑父夺权”,幸亏当时难敌躺在床上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要知道怕是像孙策那般直接气死,一命呜呼。

    难敌很难受,持国更难受。

    难敌难受,躺床上休息就好。持国难受,除了每天被迫面对成千上万的质问,还得时刻关心孩子的身体状况,是双倍难受,要是身体不好,怕这几天下来就倒了。

    恰逢毗耶娑定期来访(事后来看是有意过来),持国感觉抓住希望,立马请求生父给儿子治病。

    难敌虽说不入自己族谱,但毕竟是自己的血脉,理应细心照顾,也就是接下来这几天的照顾过程,让难敌的思想水平和境界得到充足的升华,同时也造就了他日后霸业不可或缺的心理素质。

    毗耶娑见难敌在床上那副痛不欲生的模样,眼泪不自觉地流出来,虽说修道苦行之人(专业的),理应看破红尘,放弃利欲,摒除原质,追求原人,但骨肉之情乃源于本性,当真遇见,又岂能完全坐视不管?即便是飞禽走兽也懂此情,更何况高尚的仙人大贤?

    毗耶娑为难敌诊病,亲自抓药调理,不过他清楚难敌的病根源不在身,而在心,所谓身病易治,心病难医。

    “难敌啊!”毗耶娑坐在床前,抚慰说道:“爷爷清楚,缴文的内容并非属实,你无需为这污蔑之事伤身动怒,于你有害无益!”

    听到这话,难敌身体即便再虚弱也忍不住放声大哭,原本压抑在心里许久的憋屈和无奈如山洪倾泄般释放。

    “爷爷,我的确忌恨坚战他们,也曾有过加害之心,不过最终在内心良知的谴责下,停止了那卑鄙龌龊的想法,我承认我是不如坚战,这王位也许坚战他继位更合适,但这不是我想加害他的主要原因,我不是为了我自己,是为了我兄弟!”

    “此话怎讲?”毗耶娑继续追问。

    难敌把自己梦见怖军杀害兄弟的梦境告诉毗耶娑,对方听完后略有所思,说道:“孙子,你有听过幻业轮回嘛?”

    “幻业轮回?”难敌头一次听到这个词,完全不懂。

    毗耶娑慈祥地微笑,整理下自己的仪装,给难敌认真上课。

    “所谓“幻”,就是人的想象,对过去的总结,对现在的思考,对未来的想象,这些都存在于你脑海中,而非现实。至于“业”乃现实的结果,你今天摘下果实,皆因你过去播下种子,这个行动的过程就是“业”。“业”是真实客观存在的,而“幻”却无影无踪,只存在于你的思想当中。但幻业虽一虚一实,却难以分离,只能相伴而行,相互成就。”

    难敌听完后似懂非懂,再加上身体虚弱,实在无力思考,直接回应道:“爷,您孙子笨,这梵歌之音听不懂。”

    看难敌那有气无力的模样,毗耶娑也不跟对方探究那抽象的梵歌道理,直接举例子讲道:“你知道农夫为啥勤奋种地?”

    “为什么?”难敌问。

    “因为他想着丰收,会有满田的硕果,这就是他的“幻”,也是他勤奋种地的动力,最终他能获得丰收,收获硕果,这就是他的“业”!”

    难敌听完后略有所思,表示能理解爷爷的话。

    紧接着毗耶娑再说:“但“幻”和“业”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人们可以通过幻而修成业,但更多的人却陷入了幻,错把幻当成业,此乃大不幸焉!你所做的一切都源于那个噩梦,那是你的幻,但幻可以有许多,你得找到那个完成心中之业的幻!”

    “找到完成我心中之业的幻?”难敌陷入沉思,眼神变得迷离。

    “对。”毗耶娑坚定地回答。

    “平缓呼吸,静下心来,冥想。”毗耶娑引导难敌,口中轻声念出一段梵歌,难敌随即舒畅地进入梦乡,去寻找他心中之业,毗耶娑在一旁耐心守候着。

    难敌睡在床上,表情多变,他时而欢笑,时而痛苦,时而恐惧,最后释怀放松,毗耶娑看到他最后平和安详的睡态,一直紧皱的眉头舒缓许多。

    不知过了多久,难敌精神地醒来,与之前那副病殃殃的样子相比,简直判若两人,很明显,他恢复了。

    一旁守候的毗耶娑祝福道:“恭喜你,孙子,看来你心病已除。”

    难敌点点头,回复道:“在睡梦中,我梦见了过去的点点滴滴,虽说我们兄弟与坚战他们经常有矛盾,但无论生活和学习都总有玩耍,那些快乐也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差。最终,我看到了一幅景象,我与坚战二人握手合作,我们二人的兄弟共同奋战,共卫家园、成就大业,这是让我最为开心的事情。”

    “难敌,这就是你的心中之业的幻。”毗耶娑满意地说道。

    难敌想了想说道:“我感觉自己轻松了许多,心情也舒畅不少。”

    毗耶娑点点头,继续说道:“那是因为你找到你真正想要的未来,过去你受负面情绪太多,焦虑不断,陷入了痛苦之幻,也导致你做出了种种恶行,差点招致恶果恶行。”

    此时的难敌已剔除负面情绪,心情平缓的他在为自己过去的行为感到难过和懊悔,忍不住投入毗耶娑的怀里哭泣。

    “我知错了,爷爷。”难敌难过说道。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如今回头也不迟,你与坚战本性皆良,若同气连枝,何愁心中之业不成。”毗耶娑安慰道。

    “但如今缴文已出,哪怕我想和解,恐怕追悔莫及了。”难敌担忧道。

    “此事勿忧,命运自有安排。”毗耶娑得意地说道。

    后来没多久,持国就找难敌商议“分封”之事。之后便如前文所讲,难敌很顺摊地同意并积极推动此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