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莫期许 > 子午峰

子午峰

    姜国,三川郡,青云宗,子午峰上的一个亭子里,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子正在训诫着一个少年。

    女子椅坐在亭子一角,身着浅白色道袍,头上斜插着一支小巧的玉簪,显得清雅素朴。

    少年则是站在一旁,一绢黑布束着发,一身青黑色衣裳,像是完全颠倒的倒影,一切的全身上下唯一与女子相同的是衣裳上都有一个“青”字,两人同属青云宗,“青”字代表了青云宗弟子的独有服饰。

    “师弟,不是告诉过你不要去找莫师叔吗?”

    “为何不可?”

    少年略显不悦的问道。

    “你难道不知道宗门上下的人都不待见莫师叔?”

    少女也有些恼色。

    “那是他们,与我何干。”

    少女摆了摆袖口说着:“或许从未有人告诉过你,但十年前莫师叔放走魔修之事举世皆知,宗门上下都对莫师叔做的事嗤之以鼻。”

    “这我知道,但我觉得莫师叔并不是如他们说的那般。”

    少女更是恼火,加重了语气:“你不过一个毛头小子哪里分的清什么好坏,反正你要是再去找莫师叔我就告诉师傅。”

    “你去便是,师傅可从未因此事拦我。”

    “你信不信我把你昨天你帮师兄偷酒的事也一起告诉师傅?”

    “你怎么知道?”

    “哼,我早就知道师兄找你准没好事,所以我昨天一路跟着你,全看到了。”

    少年听闻此言略微思索道:“这次算我不是,放我一马吧!”

    少女听到这番话,双手叉腰,仰起脖子,神气的说道:“现在知道怕了吧,你若是帮我打水我便放你一马。”

    少年先是答应下来,随后嘟囔道:自己懒惰成性,成日以告状为由要挟我和师兄帮你做事,难怪师兄看到你都得躲着走。

    “你在嘀咕什么?”

    “没有没有,师姐听错了,我这就去打水。”

    少年扭过身去,快步走出亭子。

    女子看着少年从脚到头渐去的背影,一脸得意,随后起身拍了拍衣袍,向着不远处的庭院前去。

    子午峰,朝阳初起,三步开外一片白芒,只能看到山石的暗,树的影,不同的是少年在这山上过了十来年,从孩童起,少年对未知的好奇早已将摸遍了子午峰全身,

    峰巅的雨露向着低处汇拢,淌过青石,聚在石缝,清脆的水流声从石缝中流入山脚,不知是有了多少年,已经汇成一处清潭。

    水潭岸边的少年佝偻着身子双手朝下拨弄什么,片刻后潭中清水聚于一处,像个球一般慢转着,少年腰板一直,双手抬起,巨大的水球冲天而起,少年袖中飞出一张白布,像个绣帕般的白布眨眼间放大数倍,迎着水球而去,牢牢将其包裹,不曾漏出一滴。

    唉!也不知道师兄跑去哪了,本来今日打算去青云山脉搞灵药给师傅炼丹的,师傅这人哪知道哪天又跑去云游,怕不是又是好几年才见得到,现在不把握机会,怕是以后丹药都没得吃,这都日上三竿了!

    想起昨日师兄带他偷酒前的话,不免有些落寞,少年提着装水的天蚕布,原路上山而去。

    少年法号:坤云,本没有名字,忘尘道人起了一个,字知许,没有姓就单加了个“不”。

    不知许听师兄说过,当年自己是师傅出游时带回来的,具体怎么带回来的便是只字未提,只是说了要收为弟子。

    带回来时年岁太小,也就五岁出头,便是丢给师兄李君宇,让其自己想办法养活,还得教其认字、练功,不然就要把李君宇逐出师门。

    李君宇没有办法,虽说当时也就十几岁的小子,正是喜欢东跑西窜的年纪,但是师命于此,还动不动就是逐出师门,每日上午便是教其识字,让其试着呑气吐纳,午时还得搞好饭,下午才算有点空闲时间,晚上又得回来搞好饭菜,甚至苦难。

    直到三年后不知许也能勉强读识经书、功法,又会了吐纳灵气,算得上是练气入门,力气比常人大了不少,也算能够生火造饭,李君宇才算是重回少年身,再次拥有了自由。

    至于公山槿那是不知许十岁那年进入宗门的,李君宇也跟师傅打听过这位新入门还入了子午峰的师妹,资质马马虎虎,也能算是修行的料,不过一入门就被李君宇师傅收入子午峰还是别有原因。

    忘尘道人为人及其慵懒,不喜操劳之事,做事随性,李君宇当年就是路边一个乞讨的孩子,正巧遇到云游的忘尘道人,当时忘尘道人虽不算是一身污垢,但一身白色道袍几年未换,被忘尘道人一直用灵气散尘,成了淡黄色,李君宇以为他是同命之人,有些怜悯便是分了半个馒头给他,正巧遇到忘尘道人被掌门催着收徒。

    忘尘道人的一身修为在姜国也不过是一掌之数,在姜国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更别说在青云宗,但一个人占了子午峰百来年也未有弟子,做宗主不出来说两句,对于宗门上下难免面子上也挂不住,此时正巧遇到李君宇,轻微一试,确实有些许根骨,算是机缘巧合收了李君宇做了第一个弟子,李君宇自此做了子午峰大师兄。

    公山槿那年入门只能算得上普通弟子,不过家中颇为富硕乃姜国世家,正巧遇到宗主几年一次的拜访,观其院子年久失修,已是不遮风不挡雨的程度,随后又与忘尘道人商量一番,让公山槿入了子午峰,随后公山槿的父亲派了不少能工巧匠来子午峰修缮,又单独开辟了一处地势给公山槿搞了处气派的庭院,还在峰上弄了些花草亭池,着实费了些功夫。

    当时李君宇也是赞叹公山家确实有些手笔,立即对这位新入门的师妹敬佩有加,每天对公山槿端茶送饭,嘘寒问暖的,也算让不知许起了不少鸡皮疙瘩,当时也是对这位大师兄从敬佩甚至转为些许鄙夷,不过好在这种状态只持续了几个月,李君宇便从贴心暖男转为淡然置之,像极了世俗风流公子哥,从热烈追求到得手,最后再始乱终弃。

    公山槿生在公山家族,有一定修行天赋,也在家中会些修行功法,自然用不到李君宇教授,除了忘尘道人传其自身所修“清原经”后也没了后续教授。

    至于不知许则是习的“天元道经”乃是忘尘道人几十年年前云游时路过一处残破道观时,得仙人托梦,仙人自称是上古大能天元真人,给其一本自创经法“天元道经”,因飞升之时未得传人,则寄希望于忘尘道人,想要他帮其寻得弟子传授其道,还给了些丹药、法宝,后来忘尘道人正是靠着那些丹药突破元婴成就大乘修士。

    忘尘道人看过此道经,总为三卷,第一卷看上去与其它修行功法差不多,皆是打坐吐纳之诀,不过到最后却提到熟练此法后可以灵力结阵,至于具体如何结阵忘尘道人也没实践过不曾知晓,第二卷则是一本剑诀,乃是斗技之法,书中记载需要习百家剑术,通晓剑心,方才能领悟此诀,第三卷是习得天元剑术后外放天元之阵,可集天地之灵气于自身,剑术结阵,可称为天元剑阵,威力不可估量,已经是大乘初期的忘尘道人自然不可能断道重修,自身经脉早就根深蒂固,随意更改与身死道消无异。

    “天元道经”这本功法忘尘道人也让李君宇练过,半年不能运气通脉,也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怕耽误了他,还是给其“清原经”,一个月后也入了法门,忘尘道人也算安了心。

    至于不知许十岁那年便是传了“天元道经”,刚开始也是入不了法门,本来忘尘道人也打算放弃了,不过过了半月见不知许通脉了,修为增长不在清原经之下,也算不负天元道人嘱托,也安心了,便又云游去了,也不知道能几载而归。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