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我是袁术 > 第二十七章 阳人之战(1)

第二十七章 阳人之战(1)

    袁术将程普召了进来。

    程普见到袁术便直接对袁术单膝跪地抱拳道;“我将将军被围阳人,末将本欲前往营救,奈何本军兵力太少,只怕敌不过那西凉军。特来请求袁将军出兵,亦或请袁将军借给普些许兵马,普率兵前往营救!”

    袁术拉起程普道;“德谋请起,某与孙将军歃血为盟以求共讨老贼,苍天可鉴,日月可证,孙将军落难,某岂有见死不救之理?”

    不过说真的,即便不是为了孙坚,那阳人城里被围的也有袁术的部众,张勋也在里面,就算不是为了孙坚,那他袁术也得率兵去救呀!

    如果袁术抛弃了张勋孙坚,以后人心可就散了。

    而且道德上袁术也做不出来。

    更何况,这是一个收服孙坚心的一个大好时机,如果自己能英雄救美般的将救援孙坚,一起痛打华雄。

    孙坚或许对自己也就真的是效忠了。

    不过袁术突然感觉,自己好像是不是对孙坚太过卑微,甚至有点舔狗的感觉了。

    不过这也怨不得袁术,孙氏集团的将领和人才实在是太丰厚了,收服孙坚对袁术不管是实质上还是精神上成就感上都是满满的。

    想到此,袁术起身道;“通知各营校尉司马,来帅帐商议要事,择日出兵阳人!”

    听闻袁术所说,程普连忙对袁术作揖感谢道;“多谢袁将军,多谢袁将军!”

    “程普本部五千余人愿凭袁将军驱使调遣!”

    “好!”

    随后,袁术召来帐下诸将一起到帅帐商议军机要事。

    毕竟出征也不是说一声令下就去,之前袁术严格意义上是换驻地,可能会打仗,但是这次不一样了,这次就是奔着打仗去的。

    所以一切都得准备好,比如谁做先锋,谁是中军,谁是后军,左翼右翼之类的。

    如今袁术帐下直接统领的有,乐就,梁纲,陈纪,文聘,黄忠五人,均是校尉官职,谋士上,阎象留守在南阳,加上穿越至今还没有收纳到什么谋士型人才,所以目前只有杨弘一人。

    坐在主案前的袁术率先开口道;“诸位,孙张二位将军被老贼所遣华雄围困在阳人,吾欲领军救之,不知诸位有何破敌良策?”

    “主公勿忧,末将愿为先锋大将,以斩华雄之首来献主公帐下!”

    毛遂自荐者是黄忠,因为黄叙被袁术救活,袁术对自己可以说是有大恩,如今可以有机会上战场,所以黄忠非常急切的想给袁术立一个大功报答。

    如果是别人,袁术可能会摇摇头示意拒绝,毕竟华雄可是董卓麾下第二大将,武勇仅次于吕布。

    起码也得是个一流中左右。

    袁术麾下的那些老人,唯一算得上一流的也就是纪灵,也就是个一流末,还跟着张勋被围困在阳人,如今自己麾下能直接调动的那些梁纲陈纪之流,撑死也就是二三流左右,跟华雄压根没法打,也就是十几回合的事。

    文聘此时还年轻,武艺还并不成熟,也顶多能撑那么三五十合。

    但是黄忠就不一样了,六十岁的黄忠还能战平五十岁的关羽,如今不过四十余岁,正值壮年,估计全天下除了吕布还真没人能跟黄忠叫板。

    袁术点了点头表示应允道;“黄将军可节制五营精兵(5000人)为先锋大将。”随后袁术将案几前罪精锐的五营兵符扔给了黄忠。

    黄忠连忙接过道;“谢主公!”

    不过袁术所说的精兵,其实也就是袁术军队中装备训练稍微好一点的士卒。

    袁术的部队多是一些世家大族民兵部曲还有郡兵新招募的新兵组成的。

    杂牌军。

    大致可以形容为;乌合之众

    战斗力肯定不会太高,不过得益于南阳有钱(南阳战国时期曾是韩国腹地,盛产强弓劲弩精良兵器),袁家有钱,所以袁术的部队整体装备倒还算不错,甚至称得上豪华,有很多强弓劲弩和质量不错的兵器铠甲。

    不过即便再好的装备,也掩盖不了乌合之众杂牌军的事实。

    士兵素质跟久经沙场的西凉军简直可以说是老子和儿子,没法比。

    不过有黄忠做先锋,也能一定程度上弥补。

    骁勇强悍的将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部队的战斗力,鼓舞士气。

    袁术得意的笑道;“呵呵,老贼有华雄,孤…哦不,某有汉升,足可匹敌,我无忧也。”此时还不是称孤道寡的时候,袁术差点说了出来。

    随后袁术便又详细的交代划分了一些具体作战任务啥的,便起身厉声道;“集结全军,即刻出征救援!”

    “诺!”

    各营将领回去后,集结了士兵,三万大军便浩浩荡荡的向北进发了,目标支援被包围的阳人城。

    程普原本想一起去,但是却被袁术拒绝了,袁术要求程普留下防御鲁阳后方,为了防止程普出什么幺蛾子意外,袁术又额外留下了三千士卒跟随程普一起驻扎鲁阳。

    毕竟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出现什么意外,出现邓艾这种翻身越岭来的也不是没有可能,比如董卓派轻骑直接绕过前线攻打鲁阳。

    如果鲁阳出了意外,后方粮道直接受阻,袁术几万大军也就没了后勤保障。

    流浪,无家可归,饿死,甚至覆灭。

    袁术的性格一直都是小心谨慎,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对这种咽喉之地,那更是要更加小心谨慎了。

    而就在袁术出征的同时,阳人城……

    阳人城墙上城墙下都布满了尸体,有孙家军袁军的,也有西凉军的,不过明显是西凉军更多。

    孙家军袁军都装备了不少劲弩,又是据城而守,而且西凉军擅长野战但并不擅长攻城,所以攻打阳人并不顺利,不过西凉军并不傻,在第一次进攻失利后,便不再发起进攻,反而在阳人四处扎营,围而不攻,想将阳人城中守军耗死。

    如果阳人守军出城突围,可就进了西凉军擅长的野战领域了,孙坚曾多次组织突围,却没有一次成功,都被西凉军一一打退,反而折了不少兵马。

    看到自己的嫡系部队士卒一个接一个的倒下,孙坚心如刀绞。

    毕竟这些可都是他孙坚赖以生存的嫡系部队,江东子弟兵,不仅打一个少一个,其中不少还都是孙坚的同乡亲戚之类的。

    互相邻里乡亲,每战死一个都会令所有人愤怒,怒气值剧增哀兵必胜,这也是孙家军为什么战斗力高能屡战屡胜的关键点。

    不过即便孙家军再哀兵必胜,怒气值再高,面对西凉军的铁骑以逸待劳,也只能吃瘪龟缩在城内等待支援。

    坐在阳人府衙主案前的孙坚面对如此窘境头疼不已……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