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杀生决 > 第九章 东平踪迹

第九章 东平踪迹

    “她是修元师!”

    这五个字生生地震撼着赵主簿的心,想着自己也曾听闻过这些大能者的手段,不免双腿一软,一下子倒在了地上,心中想到,“完了,完了,我赵家完了……”

    修元师,又称为修元者,在现今这个时代中,他们就是一群凌驾于任何人的群体,哪怕你是氏族还是皇权,在他们面前,都不得不低下尊贵的头颅。

    他们那神乎其神的手段,哪怕在千里之外,仍能取尔首级。即便是身处千军万马中,他们也能来去自如。

    他们就是神乎其神的神仙中人,他们的能力超越了这世间,是顶峰一般的人物。

    而他身为主簿,在洪川城内看似风光,耀武扬威,可他自己心中门清儿,在强大的修元师面前,自己比一只蚂蚁还要弱小。

    明白了眼前妙人儿的骇人身份,赵主簿直吓得四肢无力,他是多么的悔不当初。

    都怪那不孝子,什么人不好惹,偏偏惹上了这样的人物。如果时间能够倒回的话,别说替自己儿子报仇了,就算要他亲自手刃了这个不孝子,他也愿意,只要能让对方息怒,饶过自己全家四十多口性命。

    “修元师,修元师……”

    赵主簿真的是被吓得不轻,倒在地上喃喃自语着。

    之前还围拢着晗儿与小石头二人的府兵,这个时候见着赵主簿的模样,再联系一下之前仲少爷的喊叫,哪里还不知道眼前这人是根本就不是自己能够招惹的。

    于是乎,他们都第一时间丢弃了手中的刀棒,跪在了地上不住地磕头,只愿这个貌美的仙子能够原谅自己等人之前的无礼。

    “元师饶命,元师饶命……”

    晗儿本就涉世未深,这些府兵们纷纷磕首求饶,反让她有些不知所措。

    “你们这是做什么?”晗儿有些慌乱地问道。

    面对强大的敌人,晗儿尚不会惧怕半分,不想在几个普通人面前,她却是破天荒的蒙了神。

    只是府兵们根本不会起身,谁又知道这位年轻的修元师到底藏着怎样的心思,谁也不会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做赌注。

    听着晗儿的话,他们求饶之声更甚,只求对方能够宽恕自己等人的罪行。

    眼前的情形,让晗儿慌了手脚,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她原本的打算,也只是惩治一番赵主簿和仲少爷等首恶,本就不会迁怒于这些听令行事的府兵。

    法不责众,面对着这许多的无辜人,晗儿此时也不得不收起惩善扬恶的心思。

    正在晗儿手脚无措之际,她抬眼之间,却是见到了赵主簿那一脸落寞惶恐的模样,心知此事还得由他来解决,故而向他方向招了招手,娇斥一声,“你过来。”

    赵主簿尚还沉浸在后怕中,有些出神,没有注意到晗儿出声,仍旧是一动不动地瘫在原地。

    仲少爷见着自个儿老爹的模样,连忙上前偷偷扯了扯他的衣袖,将他唤醒。

    赵主簿回神之后,还茫然地看了仲少一眼。

    仲少低声将晗儿唤他的事说了一遍,只见赵主簿一下子便来了精神,连滚带爬地来到晗儿跟前,奴性十足地低头唤道,“还请元师垂怜小老儿上有耄耋双亲,下有待哺小儿,饶恕则个。”

    赵主簿说得情真意切,只差眼泪横飞。

    若是不识真相之人,听了他的话之后,难免生出几分恻隐之心。可是他却忘了一点,同是将死之人,又哪还顾得上彼此的身份地位。

    也不知道是哪个府兵,在听了赵主簿这话之后,低声嘀咕了一声,“这混蛋的爹娘早死了十多年,还耄耋双亲,也不知是认了哪个便宜老汉,真是不孝至极。”

    此话虽是低声嘀咕,却是难不倒本事不俗的晗儿,将之听得真切。

    想到自己方才听他所言,欲放他一马,不想他如此冥顽不灵,果然是找死。

    只是晗儿也不想想,能教出仲少这样为恶乡里的纨绔,身为他爹的赵主簿,又能是什么好人。

    “哼!”晗儿冷声一哼,连看都不愿看他一眼,教训这样的人,简直是碍自己眼脏自己手。

    “我且问你。”晗儿声若寒冰,对赵主簿完全不加以颜色。

    赵主簿也是活泛人,听着晗儿这么一说,赶紧低声附和,“元师有话请问,小老儿必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晗儿无意瞥了他一眼,紧了紧手中拉着的小石头,问道,“你既身为这洪川城的主簿,对城中的人事当不陌生,可知一个名叫黄东平的人?”

    赵主簿听言之后,紧皱着眉头,使劲想着,可怎么也想不出一个叫“黄东平”的人来。

    自己好不容易才捡回一条命来,若是连这么一点儿小事都办不好的话,怕就怨不得人说什么了。

    思来想去,赵主簿还是决定从晗儿口中多打听一些有用的线索,“先师可否形容一下此人的面容身材?”

    晗儿听罢,娇哼一声,“我若知晓,还来问你作甚?”

    赵主簿吃瘪不已,想不到得到的却是对方这个回答。

    就在赵主簿为难之际,一个年纪三十出头的府兵进到了他身前,低声说着,“大人,城南开棺材铺的就叫黄东平。”

    那府兵之话无疑于一道曙光,让赵主簿重新看到了希望,有些兴奋莫名地一把拉住那府兵,“此话当真?”

    府兵被赵主簿的突然举动吓得不轻,喃喃说道,“真……真的……”

    “哈哈!好。”赵主簿说道,“此事过后,我定保你升职。”

    “多谢大人。”

    天上降下来的馅饼,突然就砸在了自己头上,那府兵当真是乐得找不到边了。

    其他府兵见着他得了好处,此时也不甘示后,赶紧凑在了赵主簿身旁,张嘴争先说道,“大人,那福来客栈黄老头儿的二儿子,就叫黄东平,我和他一块儿逛过窑子,肯定没错。”

    “大人,我那婆娘是城西安河村的,那村子里就有个叫黄东平的。”

    “大人,黄典史家日前不是新添了一个大胖小子嘛,我听说典史给他取名就叫黄东平。”

    ……

    诸如此类的话太多太多,扰得赵主簿不甚心烦。这么多人都叫黄东平,鬼才知道要寻哪一个。

    晗儿听着这些杂乱的话语,一时间也是陷入了为难,抽眼看了小石头一眼,心想小石头这般幼小,那黄东平既然是他二叔,年纪应该也就二三十岁的样子。

    想罢,晗儿对赵主簿说道,“那人差不多三十岁上下的样子。”

    听了晗儿这么一说,不少府兵露出了颓然之色。

    “那就不是开棺材铺的黄老头儿了。”

    “也不是黄典史的儿子了。”

    ……

    一下子就排除了不少人选,剩下的几个“黄东平”的同名人,也好排查了。

    “对了,城南方向三百里处有个村子,周围大山耸立,我要找的黄东平就是那个地方的人。”晗儿不忘提醒着。

    也不怪晗儿迷糊,她实在是不知青羊村的名字,只能大概说清方向和路程,让这些人捉摸去。

    赵主簿沉思了片刻,答道,“若说三百里外,应该是那青羊村了。”

    一个胆大的府兵也是答道,“应该是青羊村无疑了,只有那苦凉之地,才处在大山之中。”

    落实了黄东平出自青羊村,这就好找人得多。

    不许,便有个府兵回道,“看城门的守卫兵,就有一个叫黄东平的。我好像记得他说过是青羊村的人。”

    “此话当真?”

    赵主簿不由心喜,此事若办好了,想来自己的小命也多半保得住了。

    那个府兵犹豫了须臾,继而点头,道,“应该是不差的,那黄东平没甚本事,和包子店的周寡妇搅合在一块儿,只要到了城西处,大多人都知道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