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21

    刘忠走出大门,深吸了一口气,伸手按了按胸口,那里揣着一千两白银的银票和一枚出关令牌,想到主子让他办的事,刘忠心头猛跳。

    平复了许久的心绪,才从门房手里接过缰绳,翻身上马头也不回的离开。

    屋内,元序研着磨,几番欲言又止,直到菀菀写完最后一个字,放下了笔,终于忍不住还是问出了口。

    “夫人,财帛动人心,夫人给了刘忠这么多银两,就不怕他卷款潜逃吗?”

    菀菀合上书页,浅浅一笑,递给她一本账册,道:“先前温泉山开发后,今年的盈利,你看看。”

    元序打开菀菀说的那一页,抽了口凉气,“一点蔬菜竟然一个冬天就盈利了二百八十二两?”

    菀菀道:“京城从不缺有钱有势的人。京城冬日严寒,以往新鲜果蔬大多要从南方运来,一路折损之后,便要翻上十数倍乃至数十倍的价格。而一些娇嫩不易运输的更是珍贵到一金难求的地步。

    温泉暖棚种菜并非刘忠首创,据我所知京郊在温泉山庄用暖棚、温泉种菜的也有几家。虽然成本也高,但好歹能不缺供应。只是富贵人家最重体面,所种果蔬除了自用、走礼,大多宁愿烂在地里也不会与商贾为伍,出售多余产出。

    那山头买下后才发现地热虽足,但温泉水源却水流过小,不足以建成温泉山庄。原本也不过赔上几千两银子,是他主动抱着将功折罪的念头,垦荒数年,才有了如今的果园菜园。也是他主动联系了酒楼出售多余果蔬。

    原本这些东西也是烂在地里,他若有死心,这份利润自是能装进自己荷包了。只消几年,这一千两他也能赚到了。但他却交了账本。如此本分,在我那群管事里也算少见吧?何况还有那一家子的人在,妻儿父母总不能都抛下?”

    元序点了点头,又很快摇头,一脸担忧的样子,道:“可那是在京城,他若敢昧下主子那么大一笔银子,被查出来打死也不为过。可现在主子是让他出关,关外茫茫,到时候他要是跑了,我们上哪儿去找他?我可听说了,大多男人一有了银子就另寻新欢,狠心些抛妻弃子也是有的。他要诚心想跑,庄子里那些人能困得住他吗?”

    菀菀扑哧一笑,起身捏了捏元序的脸。

    “你啊你,这小脸都快皱成苦瓜了,放心吧,他跑不了。那出关的令牌是二爷给的,我和二爷早就说好,若是有人拿着令牌出关,便让他派两个亲兵随同护送。”

    元序一惊,眼睛瞪的浑圆,低着头压着声音问:“夫人告诉二爷了?”

    菀菀好笑的看了她一眼,认真道:“能让二爷知道的事情,我不会瞒他。在朝廷开通丝路之前谴人出关并非小事。

    若出状况,凉州乃至一路的将士都要承担风险。我只是想挣些银子罢了,可不想牵连二爷。

    我虽相信刘忠忠心有谋,却也不能万分保证他如果遇到变故,绝不会背叛。况且,朝廷之所以迟迟未有动作,也是因为准葛尔的新可汗并非全然顺服。有二爷的人守着,一则是个制约,二则也能护着他一些,到底是陈嬷嬷的孩子。”

    “夫人心善。这一路有个照应,想必刘忠也没那么忧心了。”元序奉承一句,又有疑惑。“只是,夫人若想挣银子怎么不让刘忠直接在京城经营?这天下最挣钱的买卖不都在那儿吗?为什么让费心费力的让人去那些蛮荒之地?

    奴婢听说准噶尔穷得很,那边一到了冬天就寸草不生,那里的人连饭都吃不上,所以才每年秋冬便要犯边抢些东西回去过冬。

    准噶尔都这样了,再往西岂不更荒?那样的地方能有什么好东西值得主子费心?”

    也不怪元序觉得大清之外处处是蛮荒,天朝上国的观念已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深深植入到这片土地的百姓心里,即便是许多灾民也发自内心得觉得自己所在的这片土地是最好的。

    故土难离,归根落叶……有太多太多理由将人困在一隅。这固然形成了华夏民族有别于大多游牧民族或其他文明对自己土地和文化得归属感,更有利于统治阶级统治,但也极大限制自身对外界的探索。

    尤其是满清入关之后。他们也清楚仅以八旗兵马入关占领容易,长久统治不住。

    所以有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几十年不断的文字狱、对汉民的严刑镇压,打击异己巩固统治地位。

    他们虽然支持汉人为官,但却禁了无数能开启民智的书籍,坚定的实行愚民政策。

    如此这样也就罢了,后世总能用民族融合、开疆拓土来安慰自己。

    但愚民背后,是统治阶层连自己都愚了。

    菀菀进过宫里的藏书楼,看过在宫外被禁的书,见过皇帝在那些书上的笔注。

    如《大测》、《测量全义》、《割圆八线表》、《八线表》、《南北高弧表》、《高弧表》等所引入的球面三角学和平面三角学。《比例规解》《筹算》引入两种计算工具,和过去徐光启、李之藻等人翻译的《几何原本》《同文算指》《圆容较义》等记载西方几何算数、计算工具体系的书还有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等

    他不是绝对不好,只是因为这些书是明朝学者所著或引入,又得了崇祯皇帝一句崇祯皇帝所说的“西洋方法不妨兼收,各家不同看法务求综合。”载入过崇祯历书,便一概的归入反书、禁书。

    可说是阻碍甚至叫停了华夏科技科学的发展。

    又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限制阻拦火器更新发展。

    让明明曾领先全世界的华夏之国,却最终落了个落后挨打的局面。

    归根究底,不过是统治者的心虚罢了。

    或者说,这一代的皇帝还会因为入关不久经历过动荡,又学贯中西而有对限制发展的作为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心虚。

    那么之后的几代的皇帝便是无知麻木的愚蠢而不作为了。

    被乾隆嗤之以鼻的火炮在一百多年后轰开了大清的国门。而当年英国人进献的火炮以全新的姿态摆在圆明园里做个装饰,嘲笑着和那万园之园一起被付之一炬。

    明明害怕到闭关锁国关闭国门的地步,却不敢去将那些西方人带来的西方科技。

    不过是担心在西方人来到之前,汉人先用这些科技推翻了他们的统治。

    菀菀认为,想要不让历史重蹈覆辙,那么就让他们担心的变作现实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