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50

    菀菀被德妃拘在永和宫里,就连大行皇帝的葬礼都免了她去。

    整整三日除了送食水的芳韵,不许她见任何人。

    不过也正因为德妃派来监视她的是芳韵,外面的事情菀菀该知道的都知道。

    如今坊间传言四起。

    诸如,四贝勒为了权力谋害发妻。

    又如,当年的四贝勒福晋阿颜觉罗氏在临死前察觉所托非人,给当时的四贝勒下了绝子药……

    还说,江南来的四喜班班主,少年时有个姓李的相好,虽长得不美,但也是青梅竹马感情深厚。青梅被她爹娘卖进了宫里做宫女。现在算算该满二十五岁了。班主进京就是为了等青梅年满出宫。

    再有,安亲王府请了四喜班唱大戏,发现班主和养在圆明园的四阿哥眉眼十分相似……

    另有,八贝勒提出先太子死因可疑,大行皇帝即便曾看好四王爷,也有可能因其歹毒而改变遗嘱。

    加之有宗亲质疑在大行皇帝驾崩前,四王爷封锁畅春园,扣留宗亲、官眷之举。

    而致命一击也是拒不受封太后的德妃在灵前直指君死有疑,要求开棺验尸。

    德妃是新帝生母,连她都出面质疑,新帝之位摇摇欲坠。

    于是朝中本就因权利交替而动荡的局势越加混乱。

    原八爷党成员纷纷支持十四爷回朝,但京中兵马被牢牢的掌握在新帝手中,就连德妃都被禁于永和宫。

    南方多地爆发高举“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旗帜的义军。朝中却无力压制,往往消息传到京城的时候,战斗就已经结束。

    短短一个月,义军便已经掌控了江水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同时,济州佐领沈自山上密折,五福在治水时不慎落水,下落不明。这消息在朝中被瞒的密不透风,要不是此事是菀菀暗中筹谋,又有陈朋的徒弟在新帝身边,恐怕她也一无所知。

    孙承运的兄弟都被调到御前,孙承运本人则被勒令与十四贝子一同戍守西北,继续驱逐策妄阿拉布坦。不许回朝奔丧。

    说是一同戍守西北,其实十四贝子已经被夺了兵权。孙承运就是被留在那里监视他的人。

    年羹尧则奉命带着先帝留给孙承运的那道圣旨回朝。

    只是年羹尧还未进京,义军便已经大举北进。义军火力覆盖之下,朝廷节节败退。

    大行皇帝尚未下葬,京中便已经人心慌慌,有消息灵通些的,已经开始计划着将家中子弟送走避祸。

    也有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要立功的。

    到底是权利迷人心,即便是在这个时候,党争依旧。

    不管是支持十四贝子的一派,还是新帝一派,都清楚,一旦将自己现在手上的兵马派出去,那再之后的权力之争中,必将落败。

    直到义军逼近直隶,他们才幡然醒悟,若再不出手,他们满人的江山将不复存在。

    双方短暂的握手言和。

    新帝交出部分兵权,敦亲王联手怡亲王披挂上阵。年羹尧辅佐。

    八贝勒入户部,九贝子协助筹措军资。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这个世界在他们争权夺利的二十年里,因为菀菀的出现,而早已不是当年满人入关时的那个样子。

    两军初次对垒,义军火力的精准打击让对方心颤。

    每日“投降不杀”的呼声也动摇着军心。

    月末的最后几日,敦亲王、年羹尧陆续战死,怡亲王旧伤复发,落马被俘。

    寿康宫

    德妃重病在身,亲信竹息在几天前被新帝以挑唆主子的罪名打入慎刑司。

    新帝为了牵制手握西北大军的孙承运,依然没有放菀菀出宫的意思。以他的意思是想让她到宜修宫中与她同住。

    后宫是非多,菀菀便索性提出去寿康宫照顾仍未册封太后的先帝德妃。

    菀菀侍奉德妃喝完汤药,转身将药碗递给芳韵时,被德妃死死的抓着手腕。

    “阿柔,你告诉本宫,是因为老四德不配位所以才坐不稳皇位的,是不是?短短半个月南边多地官员献城投敌,是因为他弑父囚弟,得位不正,失了民心才失了这半壁江山。不是因为本宫说的那些话……本宫没有错,对不对?”

    当日德妃灵前质疑先帝死因,虽然没有真的开棺验尸,但事后八贝勒和新帝夺权的时候找到了当初在畅春园里给先帝看诊的御医。

    御医虽没有直接证明新帝弑父,但却也坦白了新帝隐瞒先帝真正死期的事情。

    这一隐瞒,中间的各种猜测便众说纷纭了。而舆论多少都离不开弑兄弑父。

    汉人重伦理。

    虽然南边快速解放与菀菀多年筹谋,埋下无数革命种子有关。但新帝的弑父嫌疑也是许多汉臣在大势之下快速倒戈的原因。

    菀菀用了些暗劲,扶着德妃躺下,道:“当然,不是因为娘娘。大势所趋,不管是谁,在这个时候都是坐不稳皇位的。”

    德妃先是点了点头,似松了一口气,又很快回过神来,诧异的看着菀菀,从她那句大势所趋中听出了什么。

    只是药效渐渐上来,困顿眩晕的感觉让她不得不松开了手。

    菀菀看着她睡熟,亲手给她盖上被子。

    芳韵上前,道:“夫人,张先生到了。”

    菀菀点了点头,说完“把竹息放出来吧。”

    便跟着她走出永和宫,两人七拐八拐走到御花园。

    路上宫女太监早已不复从前的安静、规矩。

    哭喊,奔走,慌张。

    菀菀转进绛雪轩。

    念一和尚顶着显眼的大光头站在这向来守卫森严的宫城里,却完全没有人去在意他。

    侍卫都被调去守宫门,宫女太监抱着细软到处乱蹿。

    菀菀从念一手中接过一张图纸,交给芳韵。

    “一刻钟后,我们的人都会陆续过来,最晚半个时辰,我让人在外面接你们,不要逗留。”

    芳韵接过,郑重应下。

    菀菀进了秘道,身后远远传来暄天的哭喊,:“城门破了!快逃命啊!”

    随后越来越响的声音覆盖了他们。

    “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