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57

    前朝虽然多有汉人官员,但实际上统治者对汉人的防备从来没有放松过。

    同时在某些对外政治、文化方面的管控也一向严苛。

    如理藩院这样储备着精通外文人才的地方,五六十人中大概只会有一名汉人,而这汉人官员在那个场合里通常也只能担任些打杂的职务。

    自古以来,学成文与武,货与帝王家。

    当上层明显的表现出这个职位不需要汉人的时候,那去精研这一领域的汉人自然会越来越少。

    所以当那些外文典籍被菀菀想方设法的提前引入国内的时候,菀菀发现,她想要在自己的班底里找出几个人出来通译典籍的时候,就发现了此事的难度。

    若放眼全国,未必不能找出几个相关人才。

    但她很清楚轻重,知道时不我与,也知道民族的融合不能在她手中停滞。

    历来,以少数统治多数靠的是铁血,而以多数治理少数,则少不了包容。

    所以一番商议后,菀菀拍板从前朝理藩院中挑选人才。

    意外的是,胤禩从胤禟那里听说这件事情后,还主动传信出来向菀菀推荐了几个人。

    经过面试,以鄂尔达为首的二十几名满蒙翻译官正式上岗。

    同时,又从前朝钦天监遗臣中选拔出几名对西方科学颇有研究的人才,协助翻译。其中就有早前京城解放后,被菀菀下令扣在京城的蒙古子弟明安图。

    巨著翻译的同时,南山院的建设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入秋,南山院建成。

    以选拔人才为主要目的的南山院的首届招生也如火如荼的展开。

    入学考试为期一周,考生自五湖四海而来,有各地学府推荐的传统学子也有听到消息后自觉有相应一技之长便前来报到的各行人才。

    考核在南山院教学楼进行,十栋教学楼,每栋十二个班,每班可容纳考生百人。每日考核万余人。

    最终在这近十万人中,共选拔各科人才三千余人。

    这三千人以入学考核科目为准,分别编入各科各班。

    此后每三个月为一期,一期一考,取每科前三名,授以相应官职。

    虽然有应试教育、揠苗助长之嫌,但发展紧急需要大量人才,有些事情也是无奈之举。

    当然前三名中,要是有一心学问,不想过早步入职场的,在上交报告后,菀菀也都会予以批准,让他们继续留在南山院潜心做学问。

    南山院有住校部,凡入学学子除了毕业和每月两日休沐,都要住在学校里,学生们需统一穿着校服。

    学校包食宿,也包每季两套的校服。

    这着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但好在南山院的建成也如田部长之前所料的那样,瞬间风靡全国。

    不仅各地学府争相效仿,就连商户、官员家中也建起了一栋栋仿教学楼或宿舍楼的建筑。

    而这些建筑所需的材料自然都是出自建设部资源处。

    这项收益不仅满足了南山院的开支,还大大充盈了财务部的财库。

    也让菀菀一直以来在财务上的压力减轻了不少。

    年末,北面传来喜讯。

    自四年前,哈萨克汗国的头克汗去世之后,被他分治的三玉兹分崩离析。妄策阿拉布坦强势入侵哈萨克,并将大玉兹和部分中玉兹的纳入统治,也正是因此,他才会越发野心勃发对着当初的清廷挑衅。

    自孙承运平定准噶尔后,大玉兹和中玉兹自然也就归了新朝。

    但菀菀清楚,新朝百废待兴之际,对于没有民族共同感的领地难以顺利统治。正逢哈萨克小玉兹的首领阿布勒海尔汗有意归顺俄国寻求庇护,菀菀不可能放任周边国家联手,或让俄国越发做大,便索性扶持大玉兹的新可汗顺利接手大玉兹合并中玉兹,去和小玉兹打擂台。

    短时期内哈萨克汗国都会因为内政而无力对外有所作为。

    至于俄国,自彼得称大帝之后,他向东扩张的脚步从未停歇。

    孙承运率军进驻贝加尔湖并逐步向东的时候,他就早在一个月前率军从莫斯科出发,在里海沿岸部署带着一支由80多艘舰船组成的里海分舰队,前往占领杰尔宾特的途中。

    当他达到目的班师回俄国的时候,孙承运已经已经率军占领了俄国的伊尔库次克城。

    俄国自然不愿意丢失早已到手的领土,两国战争一触即发。

    此后数次试探性的小规模交火,我方皆具有巨大优势。

    同时,新朝的外交部向与俄国有过三次领土之争的奥斯曼帝国发出了第二封国书,协商重开陆上丝绸之路,共同繁荣两国经济。

    多年来奥斯曼帝国始终警惕欧洲各国的扩张,而遥远的东方国家对他们来说没有威胁,却可以帮他牵制住野心勃勃的俄国。因此艾哈迈德三世对于重开丝路的建议表示了友好的赞同。

    菀菀需要的仅仅是这个友好的态度,但对于俄国来说,新朝和奥斯曼之间的友好让他腹背受敌。

    伊尔库茨克城重要,但俄国在欧洲的领地也同样不能有失。

    他或许不会那么担心日渐没落的奥斯曼帝国,但他会忌惮英、法扩张的野心。

    在见识了新朝和火力压制后,他们意识到这个对手不再是原本的模样。

    于是和谈顺理成章。

    和谈的地点被菀菀定在了伊尔库兹克城。

    接着便是长达两个月的友好协商。

    协商的主要矛盾集中在涅尔琴斯克城的归属。

    此地银矿丰富,最早产出的银子被用在献给彼得大帝的银帆船杯上,俄方自然不肯归还。但我方拿捏着他们在西伯利亚的要塞伊尔库兹克城。

    双方经过漫长的沟通,期间也尝试了小规模武力手段。

    最终还是达成了友好协议。

    我朝退出伊尔库兹克城,而俄国则需归还以贝加尔湖为界的西部领土,包括但不限于涅尔琴斯克等早先被清廷划归俄国的领土。并正式厘定外兴安岭全区域为我朝领土。

    协议签订后,我军正式退出伊尔库兹克城,驻扎涅尔琴斯克。

    并正式将涅尔琴斯克城改回原名,尼布楚。

    协议签订后,我方给予俄方一个月的时间,让他们的国民退出我国领土。而自愿留下的,我方也会授予他们我国公民的身份,以俄罗斯族入籍。

    同时,菀菀还下令让宁古塔一代当初被清廷判给披甲人为奴的罪人极其后代都迁至尼布楚,分给他们土地,让他们在那里落户。

    故土的回归振奋人心,复辟前朝的声音越来越少。就连胤禛都沉默到了自闭的程度。

    开春,南山院的第二批优秀学员中,相关专业的都自请前往尼布楚。

    有为了稳固政治作用的,有为了勘察矿产资源的,也有军事人才前往戍边。

    新毕业的学子们总比旁人多一份对新朝建设的热诚。

    他们将新时代的建设完全的当做是自己毕生的任务。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