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秦时,嬴政 > 第33章 阴云

第33章 阴云

    秦时世界,秦王宫正殿,王座之上的嬴政脸色阴沉的看着书中的竹简,竹简上俨然写着战书两字,而类似的竹简在嬴政面前还有四份。

    嬴政最终还是没能和云韵一起回云岚宗,还没有从青山镇启程,嬴政就接到了秦时世界发生巨变的信息,为此,嬴政只能找理由暂别云韵,回到秦时世界。

    赵国,楚国,燕国,魏国,韩国再次举行会盟,合纵攻秦,在这种情况了,嬴政不可能不坐镇秦国。

    整座大殿中,除了嬴政翻动竹简发出的声音之外,再也没有一丝多余的声音,朝臣们正在等着嬴政的决断,而等到最好,只听到一声轻笑。

    “孤本意是五年之中不打算出兵函谷关的,倒是没想到还会有这种情况。”嬴政自语道,他确实没想到在这个时候五国会合纵攻秦,赵国在过去的三年中,连丢晋阳,代郡,雁门,国土面积少了一半,更是损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口,早已半残,燕国,魏国,韩国根本不足为虑,楚国如今只图自保,哪里还敢主动进攻秦国,但偏偏现在就发生了嬴政没有想到的事情。

    “国尉,你说一下这五国联军的动向。”嬴政点名尉缭道,如今这局面自然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什么话也不用多说。

    尉缭跪坐起身,走到铺展在大殿正中央的地图边,对嬴政拜道:“回禀大王,此次五国联由共分三路,北路由燕赵联军组成,兵力在二十万,攻我雁门代郡等地,中路军有赵,魏,韩三国兵马组成,合计四十万,借到韩国,攻我三川郡,南路则为楚军,大约有二十万兵力,不过,并不排除楚国有后续增兵的计划。”尉缭指着地图讲解着最新的军情。

    “也就是敌军最少也有八十万兵力。”嬴政沉吟了一下,问道:“三路敌军的统帅是谁?”

    “北路主帅李牧,南路主帅则为楚国信任丞相李园,中路主帅是谁,暂且不知,只知道是赵王新近提拔之人,但此人在外则用假面黑袍掩身,难以探知具体的身份。”尉缭道。

    “这倒是有意思了,竟然还有人能让李牧屈居偏师主帅的地位。”李牧,现今赵军柱石般的人物,却没能当上这中路军这支联军真正主力的主帅,说是什么人能让李牧情愿居于副手的位置?那个老赵王虽说不是什么太厉害的人物,但绝对不是什么昏庸之辈,中路军的统帅的能力绝对在李牧之上。

    不过,这些情况也不是短时间可以搞清楚了,只能慢慢来查,现在最关键的还是整军迎战了。

    针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嬴政下达一天天王令,整个秦国的战争机器迅速开动起来,征召士卒入伍,调拨军械钱粮,将任务部署的差不多的嬴政将朝会散去。

    在嬴政的命令下,王翦连夜出城,前往河东军,将带领驻扎在河东郡的五万秦军进驻晋阳,再加上代郡,雁门,晋阳本地驻扎的秦军,以及后续从关中出发的五万秦军,在王翦负责的北线,兵力将会达到十三万,虽然比起燕赵二十万联军少了近三分之一,但作为守方,这样的兵力差距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对付李牧,也只能由王翦出手了,这两个位列战国四大名将的两个人,在去年的PY大战中,已经交过一次手,这次也是知根知底,所以在北线,秦军纵使不能胜,也绝不会出现大败的情况。

    在南线,将有蒙骜负责,加上南郡本地的守军,兵力会达到十万,楚军的二十万一般水分极大,在加上,嬴政本来也没有真正要和楚国大战的想法,如果真要和楚军开战,即使在南线驻扎二十万秦军,也未必能守住,嬴政的本意就是用战场之外的手段稳住南线。

    而最终,决定战争走向的还是在中路,如果,秦军可以在中路率先击破敌军,则可以迅速支援北线,在南线更可不战而胜,如果中路战败,那秦军只能放弃南线和北线,退兵函谷关了。

    昌平君,这个楚国公子,在上次利用自残手段接近嬴政之后,虽然被嬴政晾了一段时间,但最后还是被嬴政任命为秦国上卿,虽说没有具体的实权,但却可以参与秦国朝政,也算一个显职,这个心思深沉,性格坚韧的楚国公子在嬴政单独将他留下的那一刻,就知道,自己等待多年的机会终于要来了

    嬴政看着跪坐在自己眼前的昌平君,脸上虽然是一脸和善,但心里却并不怎么高兴,昌平君,

    嬴政并不像重用这个人,他知道,这个人在秦国是别有目的的,但如今的这种情况,却让嬴政不得不重用这个人,为此,嬴政甚至准备做一些牺牲。

    “孤准备任命你为南郡太守,协助蒙骜恐怖南线的防御,你意下如何?”嬴政没做什么铺垫,直接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昌平君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嬴政,他本以为嬴政会先说一大通收买人心的话,确没想到嬴政如此直接,只不过,他将这份惊讶掩饰的很好,开口回道“大王所命,臣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对于你的忠诚,孤并不能完全信任。”嬴政说道,“你毕竟是楚国公子,但如今的局势,孤却不能不用你,有些事情,还必须用到你这个楚国公子。”

    昌平君的脸上对着嬴政的话变得有些苍白,有三分是真的害怕,另外七分是装的,因为他知道,既然嬴政将这份不信任说出来了,那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但还是拜倒在地,说着表忠心的话。

    嬴政没有再为昌平君是否忠诚的话题上说什么,而是直接说道:“以楚国的国力,只出兵二十万,显然是国内的主战派并没有完全占据优势,更多的主战派和主和派的妥协,而楚王的打算也无非是派出一部分兵马在南郡地区和孤的士卒对峙,这样即做出了和赵国等国结盟的决心,又不会彻底激怒孤,你的这个老父王想的更多的是坐山观虎斗,如果,孤能够击败中路和北路的四国联军,则他就求和,倘若孤在中路和北线但凡有一路战败,他就会毫不犹豫地进攻南郡。”

    昌平君听到嬴政的话,即使他打心底里将嬴政当作自己的对手,也不得不佩服嬴政这种拿捏别人心思的能力,以昌平君对他父亲老楚王的了解,他父王真的很有可能会如同嬴政所说的这样。

    “此事事关国运,臣不敢妄加猜测。”昌平君谦逊道。

    “确实是事关国运,所以,孤也不能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对手的一个念头上,因此,将你派往南郡的目的,想必你应该想到了吧。”嬴政说道。

    “大王是要臣利用在楚国的关系稳住楚王,维持南线的均势?”昌平君试探道。

    “是,这就是孤的目的,如果,你能完成这个任务,秦国这内史令的位置孤给你留着。”嬴政道。

    “臣自当竭尽全力完成大王的任务,如果不能完成,臣愿提头来见。”昌平君连忙回道。

    嬴政对此并没有表态,而是突然说道:“除了这件战事之外,孤还有一件麻烦事。”

    昌平君则是静静地等待着嬴政的下文,只听嬴政苦笑道:“自孤纳韩国公主红莲为妃,已有大半年的时间了···,算了,这些是孤的家事,也不好和你多说。”

    嬴政这话昌平君还真的不好接,只能沉默,好在嬴政也没打算让昌平君说什么。

    突然间有些意兴阑珊的嬴政让昌平君离开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