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章 思考投资

    李寓终于在上周抽空去开户的券商营业厅,把自己的交易权限全部开通,包括科板。按照规定,交易账户资金达到100万才可以开通交易科板股票权限,科板相当于前世的科创板,涨跌幅都是20%的那些股票。

    今生的股市只有一个中京交易所,所有的上市公司根据业态和股本,分为三种类型:小板200开头,涨跌幅5%;普板400开头,涨跌幅10%;科板500开头,涨跌幅20%。

    以前是本金不够,只能忍者,现在全部开通,选股范围的进一步扩大,资本积累终于可以再次加速了。

    11月底这两天,李寓这边也在盘点收益,根据约定,也要给小何通报一下这个月的收益情况。

    看着自己计算出来的结果,李寓也一样头疼,短短三个月,小何的收益就已经破千万了,李寓不是舍不得,只是担心巨额收益会让小何把持不住,会给自己添麻烦,毕竟自己还很弱小,离真正成长起来还差得很远,这时候如果被心人盯上绝不是好事。

    在这个日趋严苛与规范的年月,个人资产一旦破十亿就要开始考虑后路,而自己这种情况,资金越多加速越快,必须要未雨绸缪,否则就来不及了。

    首先要给自己的资金来源找个合理入口,比如投资收益、比如基金收益等,当然了肯定还有其他很好的办法,但是,目前李寓还没找到。

    然后再去给资金找个出口,要么去投资实体产业,最好找一个投入大但回报周期长的行业,比如研发;要么是找个公益性质的,持续投入,以资金换名声,也能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

    这样都可以把巨额资产的来源弱化,总之绝不能过早曝光在公众的视线之下,那些是是非非真的惹不起,至少现在还惹不起。

    不过年底之前,问题不大,基本能够完成预期中的原始积累,等过完年先启动两个项目,一个是sin那边的基金公司,另一个就是先成立一家风投公司,争取把以后每个月的收益按照一定比例投出去。

    投资的本质其实就是认知差和信息差,在甄别项目的时候,你可以不用比别人了解得更多,但是绝对不能比别人少,那么这时候,认知差就是投资的关键,你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发展空间或机会,那么你会赢下这场投资的竞争,以后再找到一个合适的时间差出手就完成了一个圆满的投资项目。

    对于做风险投资来讲,李寓还是很有把握的,前世多年的创业经验,使得自己跟风投打交道的机会很多,另外本身既有创业经验,又有实际运营经验,再加上后世的发展趋势做参考,那么这些都足以让李寓在认知方面拥有足够的优势,所以李寓选择做风投还是一条很合适的路子,没准还真能搞出点名堂来。

    听sin说顾总在国外的同学有最新创伤骨科方面的消息,所以李寓就约了sin晚上一起去家里拜访顾总。

    因为提前打过招呼,晚上顾总家里没有其他客人,估看样子也是刚刚忙完,还没吃晚饭。

    顾总很钟爱火锅,因为省事还美味,所以家里冰箱常年备着肉片和大虾,其他青菜随时购买。

    李寓到的时候,Sin正在客厅筹备火锅,顾总亲自下厨做他拿手的辣椒小菜。

    李寓也是顾总家的常客,所以赶紧洗把手,也动手拿碗筷。

    很快,三人就围坐在锅子旁,开吃了。

    老规矩,一人一瓶啤酒,边喝边吃边聊,喝不够自己去拿,顾总历来不让酒、不拼酒。

    “我听sin说,他那个理财基金,你也参与了?”

    “我就是帮忙选股,其他都是sin独立操作,您看做得也不错。”

    顾总点燃一支红塔山,点点头,“这次确实让我刮目相看,看来在那家sm基金还是学了本事,有长进的。”

    李寓见机连忙帮sin说好话,“过去咱们的项目都太专业了,跟sin的所学隔着行,也难怪他提不起兴趣,能力肯定是有的,只要找准了位置,您看现在没准就是条路。”

    “下午sin跟我说了这个基金的详细情况,我认为你的看法是对的,要做就要先规范,做事业必须合法合规,除非你想投机,赚一把就跑,但是那样肯定不能长久。”

    说着端起杯子喝了一口,“上次我找李峰去谈融资,聊到金融的话题,现在熊市没头,有几个朋友做的基金公司顶不住了,想转让部分股份,当然了,如果买过来,估计也可以谈谈。”

    李寓心里一动,跟sin对视一下,发现他的眼神也很亮,连忙举杯敬了顾总,追问到,“李峰这人还是挺靠谱的,再说了,您跟他也多年的交情了,那么看来这个事应该问题不大?”

    顾总放下酒杯,点点头,“sin说完后,我就考虑过这事,可以先让李峰牵头,大家接触一下,如果那家公司没有什么罗烂,可以进一步谈谈。”

    这时候sin接过话头,“老叔,您也可以先让李峰透露一下,对方的心理价位,这样我们俩也心里有底,太高了买不起,就先别接触了,好像逗人家似的。”

    李寓一听话风不对,来不及阻止,结果被顾总瞪了一眼,“这个我还不知道?!”

    唉,这个不争气的家伙,虽然在家里,但是谈正事的时候,你就不是侄子了,总摆不正自己的心态,也不怨顾总一直说他扶不起来。

    李寓连忙举杯打岔,“那这事就麻烦顾总多费心了,也算给我们哥俩找个正事。”

    顾总一听这话就明白了李寓的心思,看来短期内是不想回自己公司干了,也好,年轻人有闯劲儿,去开创一条新路尝试一下也是好事。

    李寓戴上一次性手套,帮顾总拨了几只大虾放到盘中,“明年准备尝试着投几个小项目。”

    “嗯?哪来的资金?”

    “这几个月我的收益还不错,有点闲钱存起来也没多少利息,不如投出去。”

    顾总不由想起sin说的理财基金收益,这个成绩确实有点厉害,操盘的虽然是sin,但是背后掌舵的却是李寓,看来他个人也没少赚。

    就拿小项目做天使来说,每个天使轮最少也得50万起步吧?他刚说投几个,那很可能就是赚了500万以上。

    顾总端起来提了杯酒,等大家都喝完,说到,“可以!咱们的项目你也可以跟投一点儿,先进来占个位置。这个养老项目你也比较了解,应该知道后续的融资需求有多大,肯定比投其他项目风险小一些。”

    其实,就算顾总不说,李寓也有这个想法,只是不好意思先开口而已,怕顾总有看法。

    毕竟曾经是他手下的兵,受到多年的培养,现在正是需要出力的时候,却反而自立门户,显得有点忘本。

    现在既然把话说开了,那李寓也就没有顾忌了,以后顾总这个项目的资金,就由自己来保驾护航吧,也算回报顾总多年培养的恩情。

    同时这个养老项目持续高投入、回报周期长,正好符合李寓对于自己长期投资规划的要求,一举两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