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财富自由从点评开始 > 74章 盖学校的预算

74章 盖学校的预算

    何洪涛的办事效率很高,仅仅半个月时间,就将全县乡镇学校的基本情况完全排查一遍,有些地方的数据模糊不清,他还亲自带队下乡当场确认。

    经过统计,排除主城区,全县各乡镇共有22所小学中心校,18所中学中心校,完小/完中16所,其他类型不完全学校67所。

    李寓第一次知道乡镇小学还有完小、初小、高小、不完全小学等几种区别,这些不同的学校类型是因为学校规模和年级设置的数量不同而加以区分的。

    经过讨论,第一批次的教育公益项目还是以22所乡镇小学中心校为改建目标,希望能够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升阳城乡镇小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环境。

    第二批次是18所各乡镇中学中心校,第三批次是16所各乡镇完小、完中的改建工程。

    李寓特意跟何大江介绍过来的建筑公司章总工进行多轮沟通,请教校舍建筑各个方面的细节问题,主要还是预算。

    乡镇小学中心校都不是楼房,如果按照砖混结构平房来计算的话,每间教室预估40平,建筑成本按每平米1000元来算,这样每间教室的建筑成本是4万块。

    当然了,这个是新建校舍的报价,旧房改造很多砖石都可以重新使用,这样就能减少部分原材料的费用。

    再来算一下每所学校的教室数量,中心校完整配置6个年级,每个年级4个班,这样光教室就需要24间,还要考虑一间给学前班,而老师的办公室最少3间,音体美老师办公室1间,校长室1间,教导处1间,后勤1间,器材仓库1间,教研室2间,这样统计一下,大概35间。

    按照新建预算来计算的话,每个学校的建筑预算是140万,而第一批次是22所学校,总共预算3080万,如果扣除三分之一的原材料费,保守估计最少还得2000万。

    加上操场、校门等辅加的部分,第一批次的资金预算还是得3000万左右,这也是李寓在心里自己提前估算的结果,差不多基本符合自己的预期。

    拆校舍重建的话,每所学校的建筑工期大概为4-5个月,如果全体师生参与运输材料的话,还能加快一下进度,最低三个月时间是必要的。

    如果按照三个月工期来计算,就算每年的有效建筑时间为6个月,也就是说,每个建筑队每年最大的能力只能完成2所学校,第一批次有22所学校,想在两年内完工的话,至少得需要6支设备配置齐全的建筑施工队伍全力施工,才有可能按照计划完工。

    这样一算,开始建议分批次的确很有必要,除了基于资金方面的考虑,主要还是工期的问题。

    就算把小城所有的建筑公司和民营建筑队都拉进来共同参与,恐怕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个庞大的学校改建项目,更何况还要考虑北方有效施工时间和学生们的假期时间等因素。

    其实阳城每年的有效工期从五月份到十月份仅为六个月,对于改造任何一所学校,时间方面都是非常充裕的,问题是第一批次就有22所学校,理论上至少需要22个施工队伍同时作业,这就不是小小的阳城力所能及的问题了。

    所以李寓提议,可以考虑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招标施工队伍,如果集合阳城上级市所属辖区内所有区县的建筑力量,来共同完成这个大项目的话,很可能在两年之内完成总共三个批次的校舍改造任务。

    李寓实在不想把时间拖得太久,这仅仅是阳城一个地方,尚且还有何家的大力协助,如果换在其他地方做类似的教育公益项目,想必更是困难重重,哪怕提前总结出一套可行性很高的项目流程也未必就能按照计划有效实施。

    可是阳城的父母官们却有自己的想法,李寓在这方面也不想过多干预,就等候他们的商议结果再定吧。

    其实,李寓最在意的还是施工质量,只要以“安全、实用”为原则,建筑方能够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别搞成面子工程,别有不必要的支出和浪费就可以。

    改造完一所学校,就会有一所学校的学生们受益,这可是实打实的公益,只要自己坚持做下去,总会有全部完工的一天,很多事情并不是自己能左右的,当自己想开了以后,李寓倒是不再纠结具体施工队伍的数量和工期了。

    自从听到这个教育公益项目的风声以后,县城内几所学校的校长近水楼台,每天都排着队去找何县长,哭穷的、套关系的,都想给自己的学校搞到一个资助的名额,最次哪怕搞到一些免费的资金也好。

    而对于阳城县城内的这些中小学校,李寓初步考虑,作为单独批次的公益教育项目进行,可以分两种情况区分对待:对于自身校舍已经改造或重建过的学校,则以教学设施方面的资助为主。

    而对于正在申请校舍改造或重建过程中的学校,则与教育部门联合投资,而资金来源,原则上是公益出资70%,上面教育部门拨款20%,学校自主筹集10%,专款专用,专户专账专人管理,严格控制资金使用。

    尤其是自主筹集部分的资金不能因此向学生家长硬性摊派,不能变相收费,从而增加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

    关于这部分,李寓的意见是,提前签订协议,等其余30%的资金到位后方可拨付。

    李寓太明白某些基层小官僚们的做事风格了,不能让他们以为自己的公益基金是块免费的大肥肉,谁都想扑上来咬一口,坚决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对于师资方面的资助,李寓也有想法,在两个方面二选一,一个是多媒体教学,另一个就是奖学基金。

    李寓觉得,每所学校都应该配备一间多媒体教室,让学生们从小就开始熟悉电脑操作和互联网方面的知识。

    如果学校已经有了自己的多媒体机房,那么就设立一个校内学生奖学金,暂定试行五年,每学期一次针对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奖励,奖励年级前5名和年级进步最大的前10名同学。具体金额另行商议,要以鼓励为主,绝不能因为金钱奖励而引发一些负面的东西,则事与愿违了。

    在后世,很多地方的学校都在上面的规定下逐渐摈弃了考试排名和物质奖励,其实,这未必是好事。

    从道理来讲,是为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但是,实际呢?

    在应试教育的大趋势下,学生考试的结果无疑更重于学习知识本身,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在想方设法激励学生们努力学习,那么排名其实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激励措施,尤其对于华国的孩子们非常有效。

    教育改革本很有必要,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不能本末倒置,在大趋势大环境还没有改变的情况下,那么最听话的学校很可能会是最先掉队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