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秦谍 > 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宁过往

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宁过往

    宋若玉递过来的那本书,不是别的,正是佛经。

    “这是那僧人的手笔。”秦括将佛经放到一边,肯定道:“应该是蔡家派人翻译,僧人口述而成的。”

    说着,他伸手指了指书底的一角,说道:“你看,这里还有蔡家那书坊的印记。”

    虽然这佛经与秦括前世知道的那些有些不同,但是秦括明白,这必然是佛经无疑。所谓的不同,可能是翻译所致,但是中心思想是不变的。

    这本佛经是一个个的小故事,也就是所谓的“寓言”。随手翻阅了几个,秦括看到的那些都是前世耳熟能详的故事,大抵是一些“佛”的起源和“佛祖”的事迹。单单是那一番粗略的翻看,秦括就看到了“佛祖割肉饲鹰”这几个经典桥段。

    能够看出,编这书的人费了不少功夫,那些和中原伦理道德相违背的故事是一个没有,都是一些简简单单的故事,其中不乏符合仁义道德的那些。如果不出秦括所料,恐怕这本书的编纂,连蔡次膺都参与其中了。

    “这书是人人都有?”伸手指了指那本佛经,秦括问道。

    “应该是,只要是参与了琉璃会的人恐怕都有这么一本书。”宋若玉点点头,说道:“我这本乃是走时由下人送来的。”

    闻言,秦括指了指自己的鼻子,问道:“我怎么没有?”

    “……”

    宋若玉一阵沉默,好半晌过后,才犹犹豫豫地说道:“可能是……忘了……”

    “忘了?”秦括笑笑,说道:“不尽然,恐怕是怕了。”

    “怕什么?”宋若玉不解地问道。他看不出来蔡次膺在怕些什么——这只不过是一本书而已,蔡家不至于如此小气才是。

    “蔡家可不认为这是小事。”秦括笑了笑,解释道:“他们知道西域是富饶之地,而且他们怕别人注意到那里。向魏帝妥协已经是无奈之举,但是想要我们这些秦国人也分杯羹……恐怕蔡大人是极不情愿啊!”

    宋若玉撇了撇嘴,有些不以为然。在他想来,这不过是一件小事儿而已,殿下如此上纲上线,不过是因为自己在蔡家受了惊吓的愤懑之举。

    区区西域而已,能有什么财富,值得蔡家如此小心眼?

    似乎是看到了宋若玉的不服,秦括笑笑,也不解释什么。

    这是时代的局限性,不是宋若玉的眼光不够。

    在不少中原人看来,这世界上没有比中原更加富饶的地方了。无论是北狄还是西戎,他们世世代代进攻中原,为的都是自己脚下富饶的土地。

    这个时代便是如此,骄傲和自豪洋溢在每个人的心头,每个人都以为自己生活的地方乃是这天下最为强大的国家——哪怕是问街头的乞丐,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

    秦括曾经在这个世界的史书里看到过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也许可以解释这种心态。

    据说前朝周天子派遣使臣前往草原,见了草原大君不是跪下,而是行平辈之礼。那大君问使臣为何不跪,使臣回之曰:“上邦使臣,不跪下国之君。”

    骄傲的可敬。

    草原大君大怒,砍其头颅以制酒器,称之为“眼高于顶”。彼时周天子尚未大权旁落,周朝正值鼎盛,周天子号令诸侯挥斥大军四十万进军草原,最终大胜而归。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上的北狄族人甚至被追赶着逃离了草原,甚至连那大君和其幼子都被活捉,献俘太庙。

    这件事情在周史里有一个相当正义而恢弘的名字:

    伐不臣。

    更为有趣的是,当秦括在夜间翻阅前身的记忆时,他在不起眼的地方看到了这么一件事:

    “周历五百三十三年,天子使臣又赴草原,见一青石城,问及北狄人,为天子伐不臣后所建,仿中原城池模样,设有金帐,青石房屋等地,盖仿都城皇宫房屋所制。因临水源,又有流水渠密布。城高数丈,隐隐有大城之姿。问及王师,皆惊恐纷纷,掩面而走。”

    而此时,离周天子“伐不臣”也不过百年。这是秦宫秘史,所记载的东西相当的可信。

    但是有利也有弊,这些人在饱含热血的同时,往往会放弃殊不知,在更为西边的地方,可能有着同样富饶的土地……

    不然,秦括怎么都想不明白,当年威震西域的西戎一族去了哪里。

    “总之,蔡家所图不小。”秦括抛去这些思绪,说道:“之后看着便是。之前让你调查喜宁的事情,查清楚了吗?”

    听见秦括问自己,宋若玉起身,从一边的架子上拿来一个信封,伸手递给了秦括,说道:“已经查探清楚了,喜宁之所以针对殿下,不是没有原因的。”

    秦括接过袋子,听见宋若玉这么说,挑了挑眉毛:“怎么说?”

    “他是北境人。”宋若玉伸手,为秦括打开信封,递给了秦括,说道:“这是北境那边的消息。我们在宫中的暗线找到了当年喜宁进宫的记录,上面说他是北境石泉杨家村人。”

    “石泉?那不是之前张孔卫做郡守的地方?”秦括疑惑道:“而且我没记错的话,当年白大将军曾经帅兵洗劫过这里。”

    “这就是重点所在。”宋若玉站起身,绕到秦括后面,伸手从那一叠纸中拿出来几张,说道:“我们的人一路找到杨家村,发现杨家村已经没有了。”

    “毁于战火?”秦括很容易便便做出了这个判断。

    “白大将军曾经在魏国北境有‘白鬼’之称,所过之处寸草不留,是以杨家村已经没有了。”宋若玉说道:“我们的人在郡衙的地方志里找到了一些东西,称杨家村毁于白荃手中。”

    秦括默然。

    冷兵器战争之中,杀红眼的士兵没有什么是做不出来的,纵使白荃用兵如神,也不可能压的住每一个士兵。尽管秦国军令如山,对杀良冒功之事处以极刑,并且往上追责三级,每年都要因此处死不少士卒。

    “他的家人在那里?”秦括联想到喜宁的种种作为,问道。

    “不错,喜宁家中五口人,唯有幼弟免死。”

    “所以,他仇恨秦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