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这不可能是真实宇宙 > 第四十一章:外星残片

第四十一章:外星残片

    一个身穿中山装的老人,一个身穿将服的中年人走入会议室。

    杜宇看去,老人有些眼熟,应该在电视上看过,中年人更眼熟,杜宇确定没见过,但就是眼熟。

    这时,李建国起身,迎上进来的两人,一起走向会议桌前的讲台。

    “这是一次紧急抽调,给同志们带来的不便,我表示抱歉。”李建国说道,还向台下众人微微鞠躬。

    “时间很紧急,我们就开门见山,这是一个三方绝密项目,这是科技部部长:杨忠敬,杨部长。”李建国摊手朝向中山装的老人。

    又摊手朝向身穿将服的中年人,说道:“这是国家安全局局长:欧阳长鸣,欧阳局长。”

    杜宇听到这,瞬间反应过来,为什么觉得眼熟,欧阳局长的脸型和欧阳云很像。

    “我是‘太空探索计划’总负责人,李建国。”

    台下众人都很迷茫,‘太空探索计划’完全没有听说。

    李建国看到台下众人的迷茫,也没有过多解释。

    这时,会议室的显示屏上出现一个‘人造物’,长约一米,宽约0.5米,厚约0.3米,破烂的、不规则的、散发莫名光泽的人造物。

    “这是这嫦娥四号在月球陨石坑内发现,最近才运回地球,经过检测,已经在月球存在7万年,显然,这不是地球产物。”李建国用手指向人造物说道。

    “哗~”

    台下议论声响起,这个消息太劲爆,让他们措手不及。

    李建国停顿一下,看向众人,他很满意大家的反应。

    “碰~碰~”用手拍打桌面声音响起,他并没有给大家太多议论的时间。

    “通过扫描,我们发现里面有机械与电子结构。”李建国说道。

    这次台下没有议论,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都表现的有一些忧虑。

    李建国看众人的表情,他明白众人所想,‘人造物’可能是宇宙抛射物,但有机械与电子结构的‘人造物’那只有一种可能。

    李建国接着说道:“对,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7万年前就有外星文明,光顾过我们星系,通过对‘人造物’结构分析,发现他们的科技水平明显高于我们。”

    他扫视台下众人,接着道:“这就是紧急抽调大家来的原因,我们要对这个外星残片进行逆向工程,确定他们具体的功能,和外星文明的科技水平。”

    会议室的显示屏,出现一个长长的名单,里面是与会众人的姓名,和分配其的工作。

    “我念到姓名的同志,确定过工作内容后,请出会议室,外面有专人带你们去工作区和休息区。”

    “李华院士,材料测试,材料部。”

    “王林院士,磁场测试,超声部。”

    漫长的工作分配……

    杜宇听着一个个姓名,看着一个个离开,虽然表面看着很平静,其实内心一点也不平静,有电子、机械结构的外星物品,月晶,月球上真的有太多秘密!逆向工程,全是院士,真的会成功嘛?

    所有人都离开,只剩下杜宇,看样子是专门给他留下。

    李总负责人,杨部长,欧阳局长三人走向杜宇。

    杜宇立马起身给,大佬们打招呼。

    “拜托了,杜院士,你这次任务很关键,也很困难。还是希望你劳逸结合,注意身体。”杨部长握着杜宇手说道,说完,就走出会议室。

    “你很不错,我很喜欢你!”欧阳局长拍着杜宇的肩说道,拍的还有点用力,说完,也走出会议室。

    杜宇站在原地,脑中充满疑惑,杨部长还好,只对他表示勉励,但是,欧阳局长说的话,总感觉是反话,难道真是欧阳云的老爹。

    现在,会议室里只剩下杜宇和李建国两人。

    “杜院士,这边坐下。你的任务比较复杂。你先看一下这个。”李建国请杜宇坐到显示屏正对面,操作手中设备。

    显示屏里出现一个团麻点,看不出是什么。

    接着放大,出现一大片昆虫状生物,非常奇特,从形状判定,不是地球上已知生物。

    接着放大,屏幕上只有一个昆虫状生物,很模糊,大致可以看出线条清晰,表面光滑,节肢纤细,口器竟然是一个不规则机构。

    “我操,微型机器人!”杜宇惊呼,他看懂了,这明显是人造物,外星残片里面既然有微型机器人。

    “李叔,哪个尺度的?”杜宇看向李叔问道。

    “纳米级,最大长度10纳米,最大宽度5纳米,口器直径1纳米,节肢最细处0.5纳米。”

    “主要构成物质是什么?”

    “碳,硼,氮。”

    “这不可能,这三种元素原子直径都在0.14纳米左右,形成有效控制电路,无法达到这个尺寸。”

    “确实无法达到,但外星残片,有一种场约束,内部的纳米机器人,还在运行,一旦离开残片,没有场约束,就会爆炸。”

    杜宇大脑飞快运转,心道:“场约束,这确实是一扇新的大门。”但他却关心另一件事情。

    “你说什么?‘还在运行’,7万年还在运行,能量是什么?”

    李叔看了杜宇一眼:“猜测是‘月晶’,这还得感谢你,让我们有这个猜测。”

    杜宇摸了摸鼻翼,心道:“我就知道瞒不过你们!你们肯定把我调查的清清楚楚。”

    这完全是杜宇想太多,全是他女朋友的付出。

    李叔操作手中设备,屏幕上出现月球表面图片,在上面有一个红色的圈,圈内有一个箭头。

    李叔指着图片说道:“我们通过你吸收月晶,猜测残片也是这样,箭头就是残片位置,圈内就是月晶矿的分布。”

    李叔又看向杜宇,说道:“我们已知的所有信息都告诉了你,你的任务:就是通过逆向工程,推导出场约束、纳米机器人的所有结构,并可以复制。”

    听完任务,杜宇表情很沉重,这个任务真的很难。微观的创造,本就叫人绝望,还加上场约束,让人毫无希望。

    没有场约束,纳米机器人就会爆炸,这意味着,所有的观察与实验,都只能在残片上有限进行,无疑将任务推到极端困难。

    “我竭力而为!”杜宇不太自信道。他不敢说‘保证完成任务’了。

    “哈~哈~”李叔又开始大笑。

    他拍了拍杜宇的肩膀,笑着道:“我相信你,我可是去参加过飞鸟会议,你在台上的风姿,历历在目。你要相信自己,必将成功。”

    “谢谢李叔,借你吉言。”杜宇挤出笑容。

    “走,我带你到处转转。”

    李叔和杜宇并排走出会议室,边走边向杜宇介绍每个区域。

    因为杜宇的工作很复杂,需要大量数据配合,李叔也就没过度保密。

    杜宇的痛苦生涯开始了!

    …………………………………………………

    逆向工程说的好听叫逆向工程,不好听就是有实物的瞎猜。

    外星人的思维方式、工业模式、科技水平都与地球人不同,这无疑是挑战脑洞的极限。

    但有一个好消息,基础学科的通用性,但连通关键也是瞎猜,还好一切有迹可循。

    举个例子:地球人10根手指,所以计数是十进制,如果外星人是八个触须,可能他们进制就是八进制。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