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清晏传 >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七章

    同自己这位八皇弟说完话,洛少倾却转头看向了旁边的小女孩。

    本来正在安安静静聆听二殿下教诲的清晏,顿时就感觉一道视线落在了自己身上。

    这难不成是轮到她了?心中一跳,清晏不由自主地开始反省起自己。

    要说她今日有行事不妥之处,还刚好是被这位二皇子殿下撞见的,那便只有一个了。

    想到这里,清晏低头恭声道:“臣女此前遇事匆忙,有所失仪,冲撞了殿下,还请殿下恕罪。”

    那岂止是冲撞……虽然处在慌乱之下,可她分明是直接摔进了堂堂二皇子殿下怀里的。若非她只是个五岁的女娃娃,又是事出有因,估计这次连殿下都该误会她是有意接近了。

    眼瞧殿下有意提起,难道她也要被丢出书院?

    看着面前小女孩一脸懊悔的模样,洛少倾心里反而莫名有些好笑。

    回想起第一次见面,如果不是自己伸手扶了她,这个小丫头就险些摔上一跤。偏偏这回竟又撞见她差点摔下阶梯,若不是他有几分身手,上前接住了她,这一摔可必定会重上许多。

    如果不让这丫头长个记性,往后她跳脱的性子可少不得让自己吃教训。

    他并不愿意见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你往后行事切忌慌乱无措,需谨慎冷静,否则必将再出事端。”

    听着这位二殿下不算温柔、甚至称得上有些冷淡的语句,不知为何,清晏心中却再次感到了几许亲切。

    以殿下的性子来看,这也是一种关心的方式?

    想到这里,小女孩并未同之前一般惶恐,反而认真向他回道:“臣女明白了,多谢殿下。”

    话音刚落,眼前的洛少倾像是忽然怔住了。

    ……她莫不是说错了什么话?

    晋陶大公主看着这一幕,也是微感诧异。二皇兄性子一向清冷,平日里除了她这位四皇妹,也就只有戴家那个小表妹能与他较为亲近地说上几句话,倒没想过眼前的小女孩也能做到这件事。

    “二皇兄,这位是?”她不着痕迹地打量了清晏一眼,便侧头同洛少倾问起。

    这声询问让洛少倾回了神,他看向晋陶,却轻笑一声道:“她与你倒也有些渊源。”

    闻言,这位大公主殿下目光微微掠过一丝诧异,就继续等起下文。

    “她乃忠武将军的千金,其母应是姓王。”

    朝中封号为忠武将军的人是李恒,而他的夫人王怀柔,正是自己母妃王晗的堂妹,两人的父亲皆出身于蜀地王家,互为亲兄弟。

    如此说来,这个小女孩倒能算作自己的远房表妹了?

    想到这层关系,再看此前八皇弟难得一见的改变似乎也是因她而起,晋陶大公主的目光渐渐柔和了几分,同眼前乖巧知礼的清晏缓声说起话:

    “你名清晏?是个不错的名字。前些年你的母亲一直在蜀地,许久未曾来往,母妃在宫中也颇为惦念,因而本宫倒是有所耳闻,却不曾想在今日见着了,此番还要多谢你在期考中对梓鸿的帮助。”

    虽然大公主言语之中多有亲近,但清晏仍记得王氏当时的叮嘱,并未有所松懈,反而愈发恭谨地回道:

    “臣女与八皇子殿下互为同窗,这门课业也是臣女较为擅长的一项,既然是力所能及的事情,便理应互相帮助。”

    看着她不骄不躁的模样,晋陶大公主眼中愈发掠过赞许的目光:“你小小年纪入读鹿鸿书院已是不易,性子还如此聪慧伶俐,这般难得的天赋可莫要辜负了。”

    “倘若日后在书院修习有何难处,便来寻本宫吧。”

    既是品行不差,同自己尚还有些亲故,在书院中照拂她一二也并无不可。

    听闻大公主这番话,清晏顿时愣了一瞬,随即弯起唇角,有礼地应道:“多谢大公主殿下,往后臣女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小女孩双眼亮晶晶地看向自己,模样甚是讨喜。晋陶大公主面上也隐隐浮现一丝笑意,她似乎有点明白皇兄为何会对这孩子稍稍另眼相待了。

    同清晏说完这番话后,不多时,洛少倾与晋陶大公主就带着洛梓鸿离开了这里。

    于他们而言,哪怕书院的期考已经结束,即将有数日假期,今晚宫中尚书房的课业却仍旧会照常进行。

    “你这样…真的能平安回家吗?要不要和我一起坐马车?”看着清晏有些红肿的脚踝,戴婉晴不禁皱了皱眉。

    “无事的,我刚刚就让青月去寻二哥了,等他结束考试,就能带我回去了。”

    清晏正笑眯眯地安抚着仍旧不太放心的戴婉晴,一旁的谢安婷想了想,出声提议道:“我带了点治扭伤的药膏,待会你在车上先用着可好?”

    这一次她点点头,欣然接受了小伙伴的好意。两人随即又拉着清晏叮嘱了好一阵子,才准备离开学堂回去收拾东西。

    “晚些时候我就让人把药送来,你在这稍等一下。”

    “知道啦。”轻轻挥手送她们离开后,清晏便小心地走回学堂中,打算在这里等二哥李逸辰来接她。

    此时,除了台上还在整理答卷和考试记录的夫子和寥寥几名学生外,其他人皆已离开此处了。

    回想着此前发生的事情,犹豫片刻,清晏还是上前轻声向郑夫子询问道:“学生想请教夫子一事…”

    不过,让她没想到的是,眼前这位老者微微一笑,已然猜到了她的来意:

    “你可是想问那幅画?”

    眼见瞒不过夫子,清晏只得点了点头。

    放下手中阅卷时戴的眼镜,郑全夫子才慢慢开口道:“此前,你带它回来时便神色有异,直到刚刚二殿下那番话后,老夫才想起来,你应该是王怀柔的女儿吧。”

    这位夫子既然知道娘亲的名字,那便是曾经在书院中教导过她?

    “画的作者,可是母亲的同窗?”

    “正是如此,她们是老夫曾经的学生。”似乎回忆起了什么,郑夫子略有些浑浊的双眼闪过几丝笑意,“你约莫已经看见名字了,她叫韩烟。”

    “老夫尚能记得,你的母亲同她关系极好,两人皆擅作画文墨,倒不曾在老夫课上打过瞌睡。这幅画,便是在丹青课的比试中所绘,她们二人别出心裁地选了相同的景色一较高下,不过…许是韩烟悟性更胜一筹。”

    所以,这幅画最终就留存在了书院之中。

    “你身为王怀柔的女儿,偏偏今日将此画取出,也算应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罢。”郑全捋着胡须,微微有些感慨道。

    郑夫子的话语,仿佛在讲述着一个关于母亲的陌生故事。只是,想到自己如今就在娘往日学习过的书院中,过着与她曾经有几分接近的生活,似乎这一切也不再那般遥远,带上了些许暖意。

    这会是母亲希望她来书院的其中一个原因吗?

    她还有许多不理解的地方,然而,对这个尚有疑问的陌生故事,清晏隐隐觉得…总有一日,她会听到故事的结尾。

    回过神来,清晏眨眨眼睛,还是没忍住嘀咕起心中压了许久的疑惑:

    “既然夫子早就瞧见有人打瞌睡,怎么不常见您叫醒他们?”

    闻言,郑夫子却笑了起来,苍老的面容上多了几分和蔼:“年纪大了,有时候看着你们,倒也像看着自己的孙辈一般。”

    “哪怕年纪尚小,却终归是人各有志啊……”

    清晏有些似懂非懂,不过作为一个岁数不大的孩子,她只觉得眼前的老人…或许比表面看上去的要更喜欢他们一点。

    “清儿。”

    听到熟悉的声音,清晏顿时回头看去,原来是二哥李逸辰到了学堂门口,正欲来接她回去。

    虽是面色有些焦急,李逸辰却仍是先向郑全行了一礼,这才上前扶着她,准备蹲下身子背起自家这个不省心的小妹。

    临走前,清晏似乎想起了什么,她再次转头看向郑夫子,认真地说道:“夫子,学生也很喜欢您讲的课。”

    说罢,行礼辞过郑夫子,才与李逸辰一同离去。

    她没有看到的是,郑夫子望着两人渐渐走远的背影,眼中却浮现了几抹微憾。

    “倒是如出一辙的品性,然慧极必伤,只望莫要再……”

    空旷的学堂中,再无人听见老者这声喃喃自语。

    ……

    回到府中,眼见小女儿竟因为一场期考摔伤了脚,王氏差点没心疼得掉眼泪。一家人顿时忙前忙后,还请了府上大夫来和薇院给清晏看诊。

    府医是曾经跟在李恒身边上过战场的军医官,因着圣上登基的这些年边关状况相对平缓不少,因此李恒也无需被时时派遣驻守,他也随之回了京城,由李恒安排常居在了将军府中。

    过去在战场上缺胳膊少腿的伤势没少见过,如今三小姐这轻微的扭伤却能让堂堂将军大人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倒是让这位府医难得瞧了个稀奇。

    心中颇有些好笑之余,府医还是认真地检查了清晏的脚踝,开好外敷的药膏后叮嘱道:

    “三小姐此伤并不算严重,只需按时用药静养几日便会消退,不过,小姐可勿要轻易下地走动,避免再次挫伤此处留下病根。”

    看来这几日在府中,自己也只能窝在床榻上静养了。

    听得府医这番话,王氏总算松了一口气,吩咐身边侍女去准备药材。

    “你这丫头,平日里看起来倒是不笨,怎地遇了事还会如此匆忙伤着自己,可如何教我放得下心。”忙完手上的事情,王氏便再次回了床榻边,稍稍板着脸训起了自家小女儿。

    见状,清晏心中稍稍发虚,下意识地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站在门的的二哥。

    但这回,连一向宠她的二哥也无奈地摇了摇头,一副爱莫能助的表情看着她。毕竟,他这个当哥的从来就舍不得训她,这种时候便只能让母亲说上两句了。

    眼见求助无门,清晏顿时便乖巧地低下了头,老实认起错:“对不起,清儿让母亲担心了……”

    看着小女儿懂事的模样,王氏哪怕再是担忧也责备不出来了,更何况,她心中也并非不为自己女儿的优秀感到骄傲。

    微微叹了一口气,王氏轻抚着女儿的头同她道:“下次不得这般大意了,可要快些养好身体才是,只可惜,今年的新元庙会你怕是去不成了。”

    闻言,清晏小脸瞬间呆住,俨然一副备受打击的模样。早听闻京城元节极为热闹,往日尚在蜀地时她就十分期待,哪成想这次连出门看一眼的机会都没了。

    “母亲…不如让爹爹带我去可好?”

    小女儿颇有些可怜的神情差点没让李恒一颗老父亲的心融化掉,就在他下意识打算出声应下时,王氏却淡淡扫了一眼过来。

    “……”女儿啊,这回爹也帮不了你。

    眼见这小丫头还没放弃,王氏心中简直有几分好气又好笑:“你可就别想了,难不成还要你爹全程抱着你出门?街上人来人往,万一磕碰到哪里,明年你也莫要去了。”

    其实她可以努力蹦着去人少的地方看看……

    然而,看着母亲笑吟吟却不容置疑的样子,清晏很有眼色地没把这句话说出口。

    就在全家人一派和乐融融地定下此事后,门外的侍女却忽然进来传了话:“夫人,宫中的二皇子殿下派人过来,说是…给三小姐送了些治伤的药。”

    听到这个消息,屋内几人皆是面面相觑,就连清晏也没想到,二殿下竟会将这等小事放在心上。

    如此说来,当时殿下那几句话确实是关心了?

    见状,李恒同王氏对视一眼,便起身准备去见见来人。这位二殿下身份不同他人,此番又是带着善意前来,自然需要妥善应对。

    两人离去后,李逸辰上前接过侍女手中的粥碗,坐到床沿,打算再喂小妹多吃一些。之前清晏虽然在马车上用了些糕点垫肚子,可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那点东西在他看来当然是不够的。

    “不是和那位八殿下相处不来吗?怎么这次还帮了他。”

    清晏鼓着小脸嚼了下口中香浓烂软的肉粥,将它们满足地咽下后,才思索起自家二哥刚刚的话。

    “嗯……那算是帮助?”

    见二哥诧异地挑了挑眉,她又继续补充道:“我只是不喜欢慕夏梨那番言行而已,更何况之前被围堵那回,她应该也有暗中出力吧,所以我才打算欺负回来的。”

    听到这话,李逸辰登时眼皮一跳。敢情这小祖宗是新仇旧恨跟人家一起算了?倒真是个记仇的主。

    “不过要说帮他,大概也是有这个想法的,因为那时八殿下看起来……唔,好像有点无助?”

    只是堂堂皇子殿下,真的会有可怜无助的时候吗?清晏有些怀疑自己的想法。

    “二哥,我真的帮到他了吗?”

    见到小妹微微歪头看向他,眼中带了些疑惑,李逸辰笑了笑,轻声肯定道:“无论这件事最后会有什么结果,清儿定是帮上了某些人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