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十二部电影 > 第四十八章 好莱坞八大巨头

第四十八章 好莱坞八大巨头

    莱恩以为自己听错了,

    “爷爷,你的意思是你将价值五千万的黄金就放在了书房?”

    莱恩顿了一下,环顾左右接着说道,

    “难道说就放在书房的某个密室里?”

    “对啊,我一开始买入首批黄金的时候,是准备存银行的。可他们要收一笔高额管理费,那我可就不乐意了,所幸买了就带回来了。”

    唐重山努力的回忆了一下,第一次买黄金好像还是五几年的时候。

    莱恩觉得爷爷说的有点道理,存那不是存,自家牧场不见得没银行安全。

    “那这次卖石油的钱,您不准备继续买入黄金了?”

    唐重山感觉有点渴,准备喝口茶,不过茶杯见底了。

    莱恩赶紧上前,乖巧的给茶杯续上热水,

    “不准备买了,买太多也没必要。”

    “之前我每年都买入一批,几十年累计下来买了五千万左右,最近黄金涨的有点猛,我都想卖一批。而且,这次卖石油的钱太多了,全买黄金不合适。”

    莱恩走到爷爷背后,准备给他捏捏肩膀。

    莱恩一边按摩一边说道,

    “爷爷,听您这么说,我有些建议你要不要听一听。”

    唐重山享受莱恩的服务,颇有兴致的问道,

    “好啊,你说说。”

    “您关注的黄金价格这几个月疯涨,我也从报纸上看到了。”

    “据我分析,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方面这段期间世界有些动荡,比如苏联入侵阿富汗,还有就是伊朗人质事件;另一方面就是1979这一年阿美利加通货膨胀的上升。”

    “莱恩,你说的这些和黄金价格有什么关系?说简单点,你爷爷那听的懂这些。”

    “好吧,我之前讲的那些会让大家觉得货币要加速贬值,所以人们觉得将钱换成黄金更保值一点,所以金价急剧上升。”

    “不过我认为这种疯涨是有时间性的,更充满投机性,爷爷,你可以和你的理财顾问咨询一下。”

    唐重山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夸赞道,

    “莱恩,你懂的真多,伊顿还教你们这些?”

    还别说,伊顿公学还真有投资课,不过教授的知识显然不会涉及的这么深,莱恩只能不失礼貌的应了下来。

    随后莱恩委婉的提到自己的目的,

    “爷爷,你也知道我和姑姑正在筹拍一部电影,我认为您可以花钱在好莱坞收购一家电影公司,而且要买就买处于垄断地位的那几家。”

    “为什么你们拍一部电影,我就要买一家公司,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唐重山听的有些摸不着头脑。

    莱恩耐心的解释道:

    “一般电影拍完,剪辑出成片就要上映的,而控制好莱坞电影上映发行的就那几家巨头公司。”

    “好莱坞每一部电影的上映,相关的利益都要被他们剥削,而对于圈外人,他们下起手来更是毫不手软。”

    “虽然这次是帮金阿姨寻亲,我们不求盈利,不过我们这部电影需要很大影响力,而且我们属于圈外人,如果交给那几家巨头公司,他们肯定在吸干这部电影的人利益后,不管不顾。”

    “到时候我和姑姑也拿他们没什么办法,所以我建议您收购一家大公司,为我们保驾护航。我觉得既然没办法反抗,那就选择加入他们,成为制定规则的人。”

    莱恩极力渲染着好莱坞巨头们的霸道,

    “而且,您孙子我以后不是想当导演嘛,新人导演在好莱坞发展是很难的,您肯定也不想我以后的事业,发展的那么辛苦吧爷爷。”

    直到最后莱恩才提到自己,语气有些谄媚,唐重山听完莱恩所说,哈哈大笑,然后豪迈的说道:

    “你都这么说了,那有机会就收购一家,这件事你跟你母亲说一下,让她全权负责,再打一场收购战,我会在后面全力提供‘弹药’。”

    莱恩看到目的达成,按摩的小手就更用力了。

    后面莱恩准备离开书房时,唐重山提到一件事,

    “对了,你包爷爷为了感谢你的建议,送了你一匹汗血宝马,我给你存放到赛马场,让专人照顾了。去年过年因为石油的事,我给忘了”

    “好的,我知道了。”

    莱恩现在没心思搭理马,哪怕是汗血宝马。

    从书房出来后,莱恩第一时间就给位于纽约的母亲打去电话。

    电话里,莱恩说爷爷准备收购一家电影公司,让凯特收集一下现在好莱坞几家巨头电影公司的资料。

    “你爷爷为什么突然想收购电影公司?莱恩是不是因为你?”

    凯特一语中的。

    莱恩也没多解释,只是在电话里提醒母亲对这件事多上点心。

    在高盛,凯特调查几家电影公司资料太容易了。

    几天后,莱恩就收到了母亲凯特寄来的电影公司的资料。

    莱恩看完所有资料,将收购目标定在了米高梅和联美影业两者之间。

    好莱坞一直有八大电影公司的说法。

    这个说法的来源于黄金时代(1930-1948)的好莱坞的八大电影公司。

    此外也有“5+3”的说法,即五大三小。

    区别在于,五大有自己的院线,而三小则没有。

    五大是派拉蒙、米高梅、雷电华、华纳兄弟、二十世纪福克斯。

    三小是环球、哥伦比亚电影公司、联美影业。

    黄金时代的好莱坞电影,在娱乐产业中一家独大,每个阿美利加人平均每周看两场电影,并且畅销全球。

    1948年法院通过派拉蒙法案,判定同时拥有制片和发行院线属于垄断,因此几大电影公司只能分拆。

    同时,五六十年代电视开始普及,电影受到极大冲击,黄金时代就此结束。

    黄金时代之后,一直到新好莱坞时代(1967-1976),好莱坞跌入至暗时期。

    最先执行派拉蒙方案的雷电华首当其冲,最早倒下,1957年雷电华转战电视业,退出电影市场,之后由迪士尼填补了这个位置。

    莱恩知道即将开始的80年代,大片时代重新来临。

    资本的进入,综合性传媒集团兴起,独立制片厂体制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市场需要,并购潮再次兴起。

    而在新世纪后,传媒和IT巨头们已经彻底掌控了好莱坞。

    现在莱恩有机会提前入场,他选的两家公司,其中,昔日的一哥米高梅,在1969年,被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的投资商科克·柯克里安收购。

    从70年代初,米高梅公司开始多元化发展,并涉足拉斯维加斯、里诺等赌城的房地产、旅馆业以及其他能获利的方面。

    而米高梅的制片业务,从70年代初至80年代每年只拍三、四部影片,甚至电影的发行都交给了联美影业。

    莱恩看的出来科克·柯克里安只看重米高梅这个品牌,对电影并没有过多重视,这让莱恩有机可趁。

    而莱恩则是看中了米高梅电影、电视的作品片库。

    作为好莱坞的老牌电影公司,从3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米高梅摄制了数以百计的影片,除了少数影片如《大卫科波菲尔》、《叛舰喋血记》、《茶花女》、《忠勇之家》《双城记》等,这些才是一家电影公司的根本。

    相对米高梅这个品牌,莱恩觉得只要己方付出足够的诚意,资本家科克·柯克里安会同意交易的。

    而联美影业则有莱恩所需要的一切。

    首先其历史足够悠久,联美于1919年由四位著名导演及演员卓别林、范朋克、毕克馥、格里菲斯出资创建。

    这使得联美影业有自己的片库,还是好莱坞MPAA(MotionPictureAssociationofAmerica),也就是好莱坞电影评级的权威机构。

    这可是大杀器,是衡量一家公司是不是电影巨头的重量级标准。

    其次联美公司与其他电影公司不同,它没有自己的摄影棚,拍片时需租用场地;没有自己雇用的电影明星和导演,采用向独立制片人投资的方式拍片;没有自己的电影院,发行影片采取与发行商逐片签订合同的方式。

    联美是最早采用好莱坞在60年代盛行的制片和发行方式的大公司。

    这种经营方式及导演具有的相对独立性,使联美公司得以在摄制娱乐片外,还拍摄、发行了一些具有一定影响和一定艺术成就的影片。

    这些都很符合莱恩的经营理念。

    最重要的是,资料显示,联美影业在今年计划上映的电影《天堂之门》,勾起了莱恩的回忆。

    莱恩记得这部电影是导致联美影业破产的直接存在,而莱恩要做的就是在它破产后抢在米高梅之前,以一个较低的价格收购它。

    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莱恩好好计划一番。

    莱恩还将哥伦比亚、福克斯和环球影业作为备选。

    相对来说,这几家公司如果要收购的话付出的代价就大的多。

    其中资料显示哥伦比亚已经和可口可乐公司私下接触了。

    而华纳兄弟,1967年先是被七艺收购。

    1969年又被金尼国家公司收购,一同被收购的还有DC漫画公司。

    派拉蒙影业,早在1966年就被石油资本集团收购。

    莱恩还是下手晚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