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轮回之境人间记 > 第十章 再与老和尚相谈

第十章 再与老和尚相谈

    华夏众洲于一千年前,祸乱时期之时,统筹建立律法殿。

    赵立沧,玉国人皇,人中龙凤,十岁入道于西洲‘云阁’。

    同年,玉国皇城上空,有仙剑立之,无人可取;有书记载,天外玄铁,集天地灵气,自成仙剑名唤天悬,悬于九天,自行认主。

    时至赵立沧筑基,回到皇城时,仙剑天悬坠地;此后玉国上下人口相传,赵立沧乃“剑仙转世”。

    赵立沧晋升元婴之后,替父征战玉国边境,屡立战功,受百姓推崇,于元婴后第三年,登基玉国皇位,在位几十年,玉国上下国泰民安,边境异族难犯。

    十四年前,自律法殿天机术士进言人皇赵立沧,渝州方向有异星降世;曹擎妻孩头七未过,便被赵立沧下旨诏进皇城。

    玉国有颁禁令,披麻戴孝者,禁入皇宫。但那日,皇宫朱雀门前,曹擎神色低沉,身穿白色素衣素裤,被皇宫执事引入宫内....

    从小,曹暮研读书籍便可一目十行,铭记于心,田石颐所抄心法,不过二百余字,研读片刻,便能运用己身,曹暮自觉良好,但田石颐看在眼里,心想仙人转世果然已于常人。

    “少主感觉如何?”田石颐对着曹暮问到。

    曹暮摊出右手,掌心灵气浮现,比之破庙内,运用更加自如。念头一动,灵气绕旋,成心中所想之势。

    曹暮回到:“感觉良好。”

    心思已定,曹暮再度向田石颐问到:“我爹曹擎如何?”

    对此,田石颐正襟危坐,神色肃穆,说到:“城主曹擎,幼年被西洲‘玄山宗’仲孙柏带至宗门内,天赋绝佳,胜人之貌,未至不惑,于玉国渝州边境一役道法大显,与赵立沧结识。后又遇凡俗女子凌菱;不求长生轮回,弃道从政,以元婴境坐镇渝州城内震慑边境异族。”

    听到田石颐口中所提‘凌菱’,曹暮神色黯然。又想到人皇赵立沧与自己父亲早早相识,为何又听信律法殿天机术士所言,让父亲如此决策。便问到:“我爹与人皇赵立沧是何等关系?”

    “君臣。”

    “我问的是关系如何?”

    “少主是想问为何人皇会听信于律法殿,相信少主或许会祸乱玉国?”

    “是。”

    “少主心思缜密,但这其中缘由牵连,得少主自寻询问城主,由城主亲自告知,田石颐知之甚少。”田石颐看着曹暮,笑着说到。

    “那我何时能够与我父亲相见?”

    “洞天秘境关闭之时。”顿了顿,田石颐又说到:“洞天秘境开启之时,由渝州城主府主持,到时少主可与城主有一面之缘。”

    至于为何修行秘境为何会由凡人权势主持,而不由青溪仙宗所管;其一,洞天秘境地处渝州境内。其二,青溪仙宗乃律法殿建宗,并不属先人传承,声名平平。其三,人皇赵立沧所诏,地处玉国渝州境内,所辖之地,并无传世之宗门。

    “你可有西洲修行宗门的书籍?”

    “没有。”

    “那你知道的有多少?”

    “华夏神洲,修仙一途,其风盛行,道门,佛门,妖道,魔道不计其数。老朽知西洲有‘云阁’,传承三千年;曾自诩天下元婴出云阁,敢叫妖魔赴黄泉。有西洲道门之首之声势。”

    “西洲佛门,镇魔渊空隐寺。”

    听到佛门空隐寺,曹暮想起那个老和尚,重复道:“空隐寺?”

    “便是天道神僧弥智所在佛门。”田石颐笑了笑又说到:“空隐寺历史源远流长,有说空隐寺自众神开创天地以来,由天下第一位佛门圣者创立于西洲镇魔渊,底蕴万万年,人们常言天下佛门出空隐;但佛门中人六根清净,对此毫无在意。”

    “老朽散修出生,阅历有限,除去西洲这两个声名远扬的道门佛门外,知之甚少。”

    闻言,曹暮调侃说到:“意思是当年我爹进入的那个玄山宗,声名并不远扬了?”

    “这..”田石颐思考了片刻又说到:“名声不显,不代表宗门底蕴实力;有的宗门专注证道,不求名利虚妄;也有如青溪仙宗一般人尽皆知,却还是天下修行者口中的‘杂门’。”

    曹暮觉得田石颐言之有理,点了点头。

    “那律法殿呢?”

    听到曹暮询问,田石颐看了曹暮一眼。

    “一千年前,逢华夏神洲乱世,妖魔横行天地间,战乱不断,众洲统筹建立律法殿,管制神洲修行界与凡人界,历经数十年,正道先人荡平乱世,律法殿功不可没存留至今。”

    ....

    从小生活在青溪仙宗,修仙一事,曹暮耳濡目染,离开香山的路上,曹暮内心在想,如果自己从小就开始先修,如今怕不是已经到了结丹境,内心暗笑。但又想了想,只是也不是在这青溪仙宗了。

    往日在青溪仙宗,替田石颐采采草药,上上文学课,读读杂书,钓钓鱼,看看苦峰里宗门弟子里的修行切磋,听他们吹吹牛,一天便是过去了。

    但如今全然不同了,想到今日中午还要去取裁缝做的衣裳,曹暮便直接下了山,前往青溪镇。

    一路上,曹暮心思转动,专门饶了路,走到青溪镇外破庙的那条道上。

    来到破庙外,曹暮从破烂的围墙大门向里面探了探头,然后走了进去,嘴里试探性的叫喊到:“老和尚?”

    等曹暮走到庙门口,向里面看去,果然老和尚盘坐在大厅正前方,说到:“老和尚你还真在这里住的?你不是去渝州了吗?”

    老和尚睁开双眼,慈眉善目,示意曹暮过来落座。

    “此去渝州,百里路程,并不麻烦。”老和尚慈祥问到。

    曹暮心想老和尚何其修为,这百里路程对他来说不就片刻而至吗,摇了摇头。然后又问到:“老和尚,你这十多年里,都在暗中观察我?”

    老和尚闻言摇头微笑:“只是这两年年,停驻渝州境内而已。”

    “哦。”

    曹暮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仙人转世又如何,老和尚与自己非亲非故。

    “老和尚,那时候你就没有想过把我带入你们佛门吗?”

    “老僧自然想过。”

    “但曹小施主,虽然仙人转世,天生筑基,但于佛法一途,还是未知;曹小施主出生名门,少主身份,佛门戒律繁多,若是将曹小施主带回佛门抚养,有违人道。”

    想了想,弥智又笑着说到:“即便老僧向城主提及,城主也定是不会答应。也是城主身入凡世,所以才会想出这般方法,以致曹小施主如今处境。至于其中明细,还是得曹小施主自行过问你的父亲。”

    曹暮心想,看来也只能去问自己那个城主父亲了。

    转而,曹暮便与弥智聊起了其他事情,问到:“那老和尚你觉得是俗世好,还是修仙好?”

    弥智闻言,开怀大笑,道:“老僧怎可一人断言,万般人有万般想法。”

    “那为何人人都向往修仙呢?”

    “那些向往之人,往往只知修仙上天入地,长生不老;但不知仙道茫茫,艰难险阻,命事无常。”

    “那照老和尚你这样说,还是俗世好了,至少不会担心随时丢掉小命。”

    老和尚笑着摇了摇头,对于曹暮的结论不作辩解。

    曹暮少年心性,突然想到了什么,嘿嘿一笑,问到:“那老和尚,你见那徐子葵的真实面貌,好看吗?”

    “佛门中人不可妄自评价他人面容。”顿了顿,老和尚又解释道:“当初形容曹小施主面容,只是为了曹小施主对老僧印象深刻。”

    曹暮皱眉,感觉有些无趣。

    “那老和尚你为何送徐子葵佛珠,神鸟符?”

    “曹小施主对此果然还有疑问。”弥智笑道:“徐小施主与你是好友,天赋不凡,老僧自认以此能够加深你们之间的友好关系,或能在将来于曹小施主你有个照托。”

    “没了?”

    “或能在青仙秘境有所用途。”

    说完,弥智又将整串紫檀佛珠递与曹暮。

    “这串紫檀佛珠,本就是老僧专门为曹小施主而炼。”

    曹暮瞪大眼睛,有些木然。这可是一串佛珠,细数下来,竟有十七颗,当然不能像昨日那般随意收下。

    “曹小施主不必推辞,对于老僧而言他就是一串紫檀佛珠而已。况且曹小施主如今也没有什么法术要诀吧?”

    说完,弥智便把佛珠轻轻放在曹暮的手心当中。

    “扭捏姿态,曹小施主昨日不是这般说徐小施主的吗?”

    闻言,曹暮当即回神:“老和尚!这可是你送给我的啊,我可没有找你要。”

    “善哉,善哉。”弥智点头微笑。

    看着手中的紫檀佛珠,曹暮开口问到:“那我要怎么注入灵力呢?”

    “像昨日曹小施主击中草苗那般。”

    曹暮挑眉,跃跃欲试。

    弥智又开口说到:“以灵力取下佛珠。”

    曹暮闻言照做,佛珠轻松取下一颗,各自又汇聚紧紧贴在一起,不留间隙。

    曹暮催动灵力,置佛珠于身前,弥智见状微微点头。

    运转灵力,击打佛珠,但只见微光闪现,佛珠颤颤巍巍。曹暮疑惑的看着弥智。

    “不妨在多用点灵力。”

    曹暮心念一动,衣衫鼓动,轻呵一声,灵气直击紫檀佛珠;

    霎时,庙内金光大涨,刺眼夺目,巨大佛印顿显其间。

    曹暮重重的吐出一口气息,反观金光佛印,只存在几息时间,便悄然消失。

    虽然曹暮从小生活在青溪仙宗,对于修仙之事耳濡目染,但如今自己第一次运用灵力催动如此佛印,属实神奇。

    眼见曹暮此刻状态,弥智柔声说到:“曹小施主呼吸急促,并无大碍,只是突然的步入筑基境,对于自身灵力运用不够自如而已,熟能生巧。”

    回过神来,曹暮叹道:“这就用了一颗了,还真有点可惜。”

    “若是曹小施主将来若想要,寻来紫檀木,老僧可帮你炼制。”

    曹暮看着弥智,摆了摆手,说到:“还是不了,不能总是依赖他人之手。”想了想,曹暮又说到:“不过还是谢谢你了老和尚。”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缘至而已。”弥智双手合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