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来古代,养了一群娃 > 第十九章 打架应该有的样子

第十九章 打架应该有的样子

    陈家的人听到村民的议论,瞬间就来了精神,立即站出来吼道:“我家可是出了一名秀才的人家,讲道理,可不是你们这群泥腿子可以比的。”

    瞧瞧!这就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嘴脸,仗着自己识文断字,就敢欺负农村人。

    “哦,你家有秀才是吧,那我就不知道,你们出村毁坏他人财物,秀才老爷能不能保得住你们啊,还有,如果因为你们的行为,影响了秀才考举人,他会不会恨你们啊?”

    林鹏的话犹如钢针刺进他们的心里,也听说过,这些家庭不好的行为,能影响他们的将来科考,甚至影响仕途。

    陈甡闻言心中一横,暗想:“说什么今天也不能落下话柄给面前的人,说什么这房子也是他妹子家的产业”。

    陈召是陈家的老二,见大哥一个人孤军奋战,上前也来凑热闹,他性子没有大哥那般狠厉,但是能动手的事情,他绝对不会用嘴。

    上前他就想抓住林鹏,然后一个过肩摔,将其制服,看他还敢小觑他们陈家。

    当他伸手的时候,林鹏本能地想防御,但见一个没有什么武力值的人,伸手打他,林鹏也就由着他的,自己配合地腾空落地。

    “啊,陈家打人了,不但要打砸我家,窃取我家财物,还殴打无辜百姓。”林鹏倒地后,那哭的可是一个惨,可惜了没有血包,不然配合着能拿奥斯卡。

    陈召万万也没有想到,自己能这么厉害,随随便便伸手一提,就能将人飞过自己的肩胛,轻松拿下此人。

    心里有多自豪,等会就有多后悔。

    刘八爷见状不乐意了,他站出来喊道:“村里的老少爷们,我刘家的,和住在我刘家村的,你们能忍外村的来我刘家村无辜打人?”

    这刘家坳的自然是同仇敌忾,刘家坳不姓刘的听了,好嘛,这不出手以后在这村,就没有人愿意帮助他们了。

    十几人的青壮此时挺身而出,将陈家的五人堵在房屋里,大有你们敢再动手一下,我们就死给你看的架势。

    对,这就是打架应该有的样子!

    正所谓有理不在声高,全看腰里别着刀!

    在一众刘家坳人齐心的效果下,陈家的人终于服软,只好哀求着刘八爷下来谈判,万一再激怒了这帮人,等会一人一脚就能踹死他们。

    “哎……八爷,这真是我妹的家。”陈甡苦着一张脸,几乎是哀求的语气说道。

    “你妹?那就让你妹来证明是她家的。”八爷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你说你有理,他说他有理,道理谁有理,这理在心里。

    自古都是公道在人心!

    可惜往往人心的东西不被人采纳,既然人心里的东西没有用,那就用人心换人心。

    啥,不懂?

    年轻人你不讲武德,背后搞偷袭,我都说的这么明白了,你还不懂?

    “去,叫你妹妹来,否则!别说我不讲理。”

    一番争论后,陈家的兄弟没有赢了刘八爷。

    最后的结论是,陈家的人来刘家坳寻衅滋事,砸坏了林鹏家里的家具,还有糕点和四个包子不翼而飞,家里原本有三两碎银也不见了。

    银子涉及金额太大,暂时不好确定,但是糕点包子和家具必须得赔,可以考虑保持追诉的权利,可以暂时不去计较。

    写下字据,一份是认罪书,一份是赔偿书。

    陈家的人几个人没办法,只能在上面签字画押。

    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大家抬头就能看到镰刀般的银色月亮,已经挂在了树梢。

    大家望着陈家人离去的背影,这时候才想起对吴三鬼的惩处。

    “三鬼啊,说吧,你个吃里扒外的,你是认打还是认罚?”刘八爷背着手问道。

    “八爷,我认打,你打我吧。”吴三鬼这次算是阴沟里翻船,关公面前偷大刀,净干不要脸的事情了。

    “认打是吧,那也行,吃里扒外的滚出村子里。”刘八爷对这些不姓刘的外姓人,一旦不老实,就会赶出去。

    “别呀,八爷,你把我赶出去就变成了流民,会被官府抓的,再说你又不是村长,凭什么赶我出村?”

    吴三鬼的话让刘八爷哭笑不得,让一旁的围观的人也嘘声一片,这吴三鬼会说话不?

    村子是八爷的大哥,从小最痛八爷,而且下一任村长十有八九会是八爷当,你这是粪坑里打着灯笼啊!

    假意受伤的林鹏这时候也不装了,遇到猪一般的队友他也是醉了,他拾起地上一个断了腿的凳子,一拳下去,凳子的面被打的粉碎。

    “别哔哔,如果你的脑袋比这凳子硬,尽管留在村里。”林鹏的话低沉而含有杀气。

    吴三鬼只觉得裤裆有些潮湿,大腿丫的瞬间有阵凉意。

    “大大哥,大爷,我亲爹,我认罚行不……”吴三鬼哭了,从来没有真的哭过的他,今天他哭的如此伤心。

    糟糕,我的红烧肉!

    处理完吴三鬼,这才想起今晚他做菜。

    林鹏想起,今天答应做红烧肉给孩子和刘八爷他们吃的,这事闹的,估计回去肉都变成一锅汤了。

    果不其然,等他们去了老屋,裴张氏杀下一斤左右的肉炖成了肉汤,而且这肉里除了放盐,啥也没有放进去。

    “八爷,要不我炒菜给你吃?”

    猪下水可不仅仅有大肠,里面有腰花和猪肝。

    裴家实在是太穷了,要不是林鹏买了米,今晚他们打算吃粗粮野菜糊糊。

    大纪的米分三种,

    精米,就是完成好,油光锃亮的米。这种米最贵,要三十文一斤。

    碎米,就是米加工的时候,变成一半的米,虽说口感不好,但是吃起来还行,就是里面会有米哨子,也就是后面提起的皮康里的白色硬物。

    这样的米也要十几文一斤。

    最后一种就是皮糠,也是最便宜的。

    古代说的皮糠可不是后世里说的糠麸,是去掉皮壳后的糠层和胚芽混合在一起。

    如果抛开口感不谈,这里面的营养确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古代人实在是不太喜欢吃这些,会将这些东西和野菜放一起煮。

    可惜时间不对,野菜被煮的漆黑,而这皮糠还没有煮烂,入口还有一些搔嗓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