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来古代,养了一群娃 > 第四十七章 一场偶遇

第四十七章 一场偶遇

    被骡车颠的犹如全身颤动减肥的林鹏心里暗想:高地下次回去给车子做个减振。

    “唏律律!”骡车被刘八爷拉停,朝着路边两个人喊道:“老九,上车。”

    被喊老九的人看起来也不比刘八爷年轻,旁边还有一个妇人,搀着男人的手臂,慢慢转身看着前来的骡车。

    “我说老八,你家不是牛车吗?老远就看见一辆车跑的飞快,吓的我俩都躲在路边了。”长者笑眯眯的看了看车上的人,朝着刘八爷说着话。

    “哟,这不是三槐吗?还穿着新衣,嗯,不错,换身衣服就是显得有精气神。”长者依旧说话不疾不徐,在妇人的搀扶下往骡车边走来。

    “我草,这长者有六十多了吧,怎么八爷喊他老九?莫非……”林鹏甩开不切实的想法,一个挺身下了骡车。

    吴三鬼看见林鹏下车,自己也跟着下了车,学着林鹏的样子,去搀扶长者。

    骡车有点高,一般人还真的不好上前,两人是扶着长者屁股先坐上去,再挪动双脚这才算稳稳的坐好。

    妇人稍微比长年轻一点,不过也不能独立上车,这一下子为难了几人,自古男女授受不亲,这搀扶可以,抱上车就不现实了,主要是妇人个子还矮,想坐上骡车,只能抱或者有个上车的凳子,可惜车上没有准备这些。

    “哎,老八也,你失算了,你咋不将牛车上的凳子带着呢?”长者说道。

    过去的两轮车辆上,都有一个类似凳子一样的长条物件,凳子的腿不高,平时放在车辆扶手上架着,赶车的人大部分依靠这个凳子,能控制住车辆的平衡。

    被长者这么一说,林鹏明白了妇人上车的难度,于是拿起车上一件破衣服,往身上一披,立即俯身在地说道:“老人家,踩在我背上车。”

    林鹏的举动着实吓了众人一跳,尤其是吴三鬼见状,急忙拉住林鹏说道:“大哥,这事情怎么能让你做,那要我这个小弟干什么?”

    说完他学着林鹏的样子,趴在地上等待妇人上车。

    刘八爷见状说道:“舅娘,都是孩子们的孝心,就这样吧!”

    “舅娘,老九?原来是老舅啊!”林鹏仿佛发现哥伦布一样,这才明白刚才刘八爷喊的是什么。

    扶着妇人上车坐好后,这次赶车的是吴三鬼,特意嘱咐车速放慢行驶。

    长者老僧入定般的坐在车上,随着车辆的晃动,鹤发银须随风扬起,弯弯的白色寿眉时不时的遮挡住眼眸,穿的是一身细麻长衫,他微闭着双眼,不时还打量着林鹏。

    “年轻人俯首甘为石凳,不错!”长者启动绛唇皓齿,声音清朗的说道。

    “老人家昂首能踏基石,佩服!”林鹏乍一听长者说话不一般,心里咯噔一下起了警觉,觉得这应该有意试探自己。

    长者闻言抚摸胡须点头道:“阁下才思敏捷出口应对果然人才。”

    林鹏一听果然是杠上了,略作思考后说道:“前辈学富五车出口成章确实智者”

    老者大概是没想到林鹏如此鸡贼,他估计说着类似对话,实则为对联,却没想到被面前的青年人察觉,轻笑道:“老夫王世安。”

    林鹏心想这话坏菜了,自己的名字才两个字,这可咋办?不过他灵机一动答道:“小子林浩然。”

    过去的人有名有姓有字,所以一个人不一定就一个名字,林鹏这样回答也没有错。

    老者万万没想到林鹏会如此谴谪,而且一点也不虚让,继续说道:“老夫王世安,鹤鸣书院山长。”

    “小子林浩然,随县乡野村民。”

    “老夫王世安,鹤鸣书院山长,偶遇林浩然,俯首甘为石凳,不为学子之事。”

    这最后一句话意思是作为一名学子,不能做这样下贱的事情。

    “小子林浩然,随县乡野村民,路见老者行,昂首能踏基石,深感长辈艰难。”

    林鹏可没有那么大胆,明知道对方在测试自己,他不可能怼上去,最后一句是将老人的艰难写上去,而不是针对不为学子之事。

    王世安最后一句对,就是看看林鹏的心性和品德,他没有想到对方没有采用针锋相对的辞藻,来堆砌自己的问对。

    他长长输出一口气,仰望着天空,口中喃喃道:

    晨曦破晓明,夏日清风迎。

    繁花绽枝头,翠叶映绿坪。

    蝉鸣和声起,鸟语啼晓情。

    晨起心愉悦,悠然享安宁。

    “小子,老夫听闻你也会作诗,能不能附和一首?”

    林鹏虽然主修的是世界文学,这里面诗词歌赋都是必修的,胡乱编排几句也还是可以的,但是面前的是书院的山长,这一时胡诌可怎么了得?

    他展望着天空和山野之间,于是即兴吟诵道:

    晓梦初醒晨意浓,霞光透云映绿丛。

    微风拂面心神怡,蝉声嘹亮伴花丛。

    骡车上一老一少,一唱一和,就这般进入了随县城。

    “三鬼,先送王老先生去书院。”林鹏肯定不能让老者走回去,于是他先安排送人回书院,然后再让吴三鬼去送猪头肉。

    “好嘞哥,我这就驱车送二老去书院。”吴三鬼知道王世安是鹤鸣书院的山长后,也是心情激动,尤其是昨天晚上说林鹏要去读书,他更是激动。

    其实昨天天还没有黑,村子就安排人去了鹤鸣书院,将今天要去拜访的事情说了一遍,结果两个人当夜就跟着牛车来到了刘家坳。

    刘家老八的母亲是王世安的大姐姐,由于行动不便,也很久没有在一起见面了,于是被安排了这么一场偶遇的剧情。

    鹤鸣书院在随县南五里的一个山脚下,据说这里曾经是炎帝的故居,当时这里出现过许多仙鹤。

    后来,文人雅士多会于此,时间久了便有学者在此居住,引来学子求学,故而建起了一个书院于此。

    远远望去,书院的山门高高矗立,气势非常雄伟壮观。它高达数十丈,宽度也有好几丈,是用巨大的石头砌成的,坚固得如同磐石一般。

    山门的正中间,高悬着一块牌匾,上面书写着鹤鸣书院的名字。字体苍劲有力,笔锋如同利剑一般,透露出书院的庄严和肃穆。

    上面雕刻着极为精美的图案。有的是吉祥的云彩和瑞兽,有的是文人的典故,生动逼真,充分展现了工匠们的巧妙心思。

    在门前的两侧,矗立着一对威风凛凛的石狮子,镇守着山门。石狮子活灵活现,毛发的纹理都清晰可见,仿佛随时都能跳跃起来扑向前方。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