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来古代,养了一群娃 > 第五十四章 起新灶

第五十四章 起新灶

    林鹏和张木生坐在石桌旁,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听你这么说,大概后天你就想要吧?”张木生听了林鹏的诉求后,再次确认道。

    “嗯,我是想去学堂方便一点,不然就要和骡车进城,下学就得走着回来。”

    “做车架一天我就能做好,可是要做车厢就需要一些时日。”

    “关键是这车轴上我有些安排。”林鹏说着掏出自己要做的减震样式的图纸,指着图纸说道:“这里采用悬空设计,而且材料需要有韧性和弹性……”

    林鹏的解说张木生听得似懂非懂,但对着图纸去做他还是没问题的,无非就是材料的选用。

    “成,这件事情就交给我吧,到时候我去县城买一副车轮回来。”张木生拍着胸脯说道。

    “车轮?据我了解曹家庄就是做车起家的,他们那里应该有车轮,而且今天我让二虎送去了一份图纸,要不明天你过去,将车轮上镶嵌进去一个铁外圆。”

    林鹏后悔当时没有将轴承的图纸拿给张木生看,否则就不需要费尽口水去解释了。

    在地上将轴承大概轮廓画了出来,然后分别介绍内圆和外圆安装在哪里,林鹏讲解得非常仔细,张木生听得也非常认真。

    “我大概听明白你要怎么做了,但是你说的这样做真的能减少畜生拉车的气力吗?”

    听是听明白了,但是张木生还是想不通这样制作后,真的能像林鹏说的减轻拉车畜生的负担。

    “这个我不好解释,但是你按照我说的做就行。”

    林鹏还真的不好解释,这是一个物理的力学原理,需要用实验直观地去验证。

    交代好车辆的制作后,林鹏又带着裴玲回到院子里。

    今天刘大来多带了四个人上工,主要是建设新的厨房,等于是将原有的厨房向后又扩建出了两间房。

    昨天房屋的地基就打好了,依托原有的房屋土墙再起墙,只要有土就行。

    两人挑土,两人夯土,木板做好的夹板固定在土墙的位置,一上午的时间另一方墙就起来了。

    “呵~速度还挺快。”林鹏看着忙碌的人们,情不自禁地说道。

    “还是人多,你看那山沟里挖土的人就没有停过。”裴张氏凑上来说道。

    “奶,刘大来兄弟将灶搭好了没有?”林鹏问道。

    “搭好了,三口大铁锅连在一起搭建的,这是谁出的主意?”裴张氏不理解三口锅,一个灶眼,而且位置都连在一起。

    “奶,这是我做卤味特意设计的锅,每口锅的用途都不一样。”

    林鹏设计成这样的灶,主要功能是一烧二煨三浸(保温),而且还能节省柴火。

    他来到这里后发现一个问题,刘家坳山头的树木很少,烧柴要到很远的地方购买,或者是砍伐回来。

    有钱的人家依靠船只托运回来,没有钱的人要走几十里路挑回来,大部分人是夏天就开始储备冬季的柴火,免得冬天因为寒冷没有柴烧。

    裴张氏不懂这些,也没有深究,只是笑呵呵地说道:“我刚才将新锅擦过了,中午新锅做饭吗?”

    “奶,今天三鬼回来后,会带一些菜和粮食,到时候就能安排了。”

    正说着,吴三鬼就架着骡车回来了。

    除了正常地采买了猪下水和猪头外,他还按照林鹏的叮嘱,买了米面和一些菜回来。

    说好今天洗下水的活请两位婶子来帮忙,她们远远看见吴三鬼回来,就跟着后面就走过来了。

    “行,有婶子帮忙,中午奶就辛苦一下,也将婶子们的午饭一起做了吧。”

    赶在烧饭的时间段来的,总不能等会吃饭不让人家吃吧。

    “哎哟,公子诶,我们午时哪有吃过饭,都是一日二餐呐……”二位婶娘闻言扯着嗓子嚷嚷道。

    “你们要是不好意思,就过来帮我一起煮饭,饭好了跟着吃上一口也无妨。”裴张氏现在觉得这个家自己就是家长一样,丝毫不受前两天村里的风言风语影响。

    两位婶子闻言知道这是裴张氏给她们一个台阶,要是按照她们刚才说的话,等会真的吃饭了,那就真不好意思在一起吃了。

    看着忙碌的人群,林鹏闲的没事,就和裴玲在逗弄两小只玩。

    “大哥,你看这两个弟弟都4岁了,还像个猴子一样,太瘦了。”裴玲坐在林鹏身边,小声说道。

    “没事的,长的慢而已,会好的!”像这样完全靠自我吸收营养会非常的慢,全面吸收就需要大量的食材。

    林鹏忽然想起昨天和曹员外看的河滩,对面就是刘家坳这边的地界,也不知道那里的地皮能不能收购,到时候酿酒的醪糟,他可以制造成饲料,刘家坳这里可以养鸡。

    “喂!公子,你们家要兔子吗?”

    正在思考的林鹏被一声吆喝拉回眼前,一个汉子手里提着一只野兔,站在他家的大门口。

    “有贵叔,你今天打到兔子了?”

    林鹏还没有开口,裴玲就先抢先说上话。

    “哟,我还以为是哪里来的小姐,原来是玲儿啊,穿新衣真的好看。”那名汉子夸赞道。

    裴玲最近吃得好,加上崭新的衣服,看起来的确有点大家闺秀的感觉,也难怪被人夸赞。

    “这位大叔,兔子怎么卖?”林鹏见和裴玲熟络,估计是村里人,于是热情上前招呼。

    “都是一个村的,城里十五文一斤,你给十三文吧。”

    “家里没有称,大叔你估一下,我给钱便是。”

    林鹏也没有说谎,家里目前还真的没有称,自己都开始做生意了,这个称怎么都没有准备。

    汉子用手掂了一下说道:“大约三斤不到,你给三十文吧。”

    林鹏上手也掂了一下,这兔子足有三斤,他从怀里掏出四十文,说道:“我刚才手里感觉有三斤多,给你四十文吧。”

    其实刚才汉子也觉得有三斤,但都是村里人,他往低份量说,免得以后起争议,不过他见林鹏居然也不占他便宜,笑道:

    “我就是这个村的,叫赵有贵,见你家做活起灶,我也懒得去城里售卖,到你这碰碰运气,没想到公子出手阔绰,斤两上也不折扣,让人佩服!”

    说完接过钱,抱拳行了一礼,便不再多话转身离开。

    看着离去人的背影,走路苍劲有力,高大的身形,给林鹏的感觉就是此人绝对身手不简单,而且此人背后似乎隐藏着秘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