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明降 > 第四章 众意纷扰县令难

第四章 众意纷扰县令难

    姚县令和地主们简单寒暄之后就开席了,席间觥筹交错自不用讲,待撤去杯碟碗筷,重新上茶落座后姚县令先开口:“诸位都是本乡本土乡贤,都是有产有业的,想必也明白龙游匪寇一旦越过武夷山南下的后果,武夷州那边各县已经在组织团练了,赛桂英如果打不过他们,一定会向古吉县这边转移,县城还算好,各位的庄田首先就要倒霉的,不知各位对此有什么看法啊,尽管说,这里不是县衙,畅所欲言”。说完话端起茶盏抿了一口。

    下面的地主们面面相觑,姚县令啥也没说,大家伙不好当出头鸟啊,还是王大户最急切,赛桂英已经宣布开春就要攻打王家庄了。于是开口但:“诚如大人所言,我们只能自保,但是我们大家伙都没有组织过团练,具体怎么个章程,还要大人明示”。

    下面的地主们忍不住给王大户点个赞,这话接的,姚县令忍不住皱了皱眉头,这个山脚下的王大户有点滑溜啊,他清咳了下,说到:“武夷州那边会商规矩是乡贤出钱,县里募兵,统一训练统一指挥。”

    “那敢问大人是谁来训练,谁来指挥,钱粮又该怎么分摊呢”,话没说完,下面有个李姓地主忍不住插嘴到。

    这个人太不可爱了,姚县令想,但没办法,他必须拿出态度来,会议是他召集的。

    只见他挥挥手,淡淡的说:“若按本县的想法,户房根据朝廷养兵花费核酸两个乡团一千人一年的花费,你们按照田亩多少到县丞处缴纳银钱,由县尉征召民壮统一训练巡逻各乡,诸位以为如何?”

    姚县令话音未落,好几个人脸上就有不愉之色,只是碍于体面不好开口,还是最着急的王大户先开口:“大人的想法自然是有道理的,只是小民等却不得不考虑到县城外山路不好走,每家每户可用的人手就那么些,训练,器械皆不足,我们前方的庄子恐怕等不到县尉的援兵就被攻破,家破人亡了,还请大人怜悯。”

    姚县令有些不悦,不过王大户说的也合情,好几个武夷山周边的地主面有戚戚,还真不能强行嗯下去。

    捻须沉吟了一阵,姚县令松口道:“你们考虑也不无道理,那你们觉得怎么样才最好?”说话时眼神瞟向王大户,他已经听到赛桂英要打破王家庄的传闻,想必王大户是最愿意促成这事的,听听他怎么说先。

    王大户略微犹豫,还是说道:“依小人的意见,各庄选派精干人员,县尉再征召些敢死庄丁凑足一千人,今冬一起在县里协防,同时练兵,县里先支出今年冬上钱粮,开春后,分成几批重点本县布防山道各出口,附近庄子出大头,其他各庄分摊小头,大人看如何,各位贤达怎么看。”

    姚县令还没有开口,已经有几个城府不深的先说话了,“这主意不错,我等认为可行”。没有说话的也大多颔首。姚县令气乐了,合着本官召你们来吃我的大户了,他转头示意同来的张县丞说话,县尉心领神会,开口道:“诸位也知道,本县靠山,穷闭困苦,连赋税都长长足额上交,考绩总是差,本官都有两任六年没能升迁了,要不各位把隐户的赋税补交下?那样..”

    张县丞话没说完,姚县令咳了几声,张县丞马上住嘴,但不豫之色仍在,这个话题就此打住,讨论还要继续。大伙算是明白了,姚县令一分钱不想出,谁要他掏钱,就得查旧账,不然团练组建不起来他姚县令固然不能向上面交差,地主们则有毁家灭门的忧患。两难了!

    一直磨蹭到太阳落山还没有一个都能接受的方案,大家也都累了,县令大人招待了一顿晚饭就宣布散会,明天早上继续!一直等在门外的十七腹中饥饿,只能就着中午带出来的干饼和清水囫囵填肚子,混个半饱。伺候着老爷少爷回到旅店洗嗽,没心没肺的王二少爷向逛下县城夜市,王老爷同意了。十七与王八王九二跟班随行,路上,王动主动吹嘘他爹今天领袖群伦的风姿,有与荣焉。十七也觉得王老爷真的是很有分寸啊,平时没注意到,这个人不能等闲视之。想想王老爷的主意,再看看县令的想法,一句台词冒出来:乡绅的如数奉还,老百姓的七三开。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小吏的搜刮十倍于官绅,到时候就是官逼民反,喜迎赛桂英来打土豪分田地了,当然可能这是最理想状态,不过试试又不会逝世,就这么办。

    转动键政时灵活的脑子,十七不经意说道,要是能让全县所有人平摊就好了。王动一拍折扇说对啊,好想法,我这就去跟爹说。

    一行人折返旅店,王老爷还没有睡,王动将主意一说,王老爷就知道这不是草包儿子能想到的,追问后让人将十七喊来问话。

    对王十七,王大户不是很信任,被逼成为家丁,丧失人身自由,之前又是因为王家从自耕农滑落为佃户,这样的人不该仇恨王家吗,还尽心尽力出谋划策,肯定有鬼。王老爷决定今晚好好审一审十七。

    王十七进门前瞟了眼王大户的神色就赶紧低下头,心想有麻烦了,这是个小boss,开动尚算灵活的大脑死命想,想到了,我的行为不正常,得,有了,戏说里面有位唐前辈可以借鉴。

    十七也不说话,先行叩拜,低着头说道:“老爷叫小的来有什么但凭吩咐。”王大户也不说话,就盯着十七,十七心想跟我玩气势,看谁挺得住,又想不行,之前朴实的农民有点小聪明小心机可以,大场面玩气势,他不会啊,干脆,整个人趴在地上,颤声道:“不知小的哪里不对,劳烦老爷您亲自发落,求老爷死也让小的死个明白。”

    王大户看这样子确实没什么破绽,让他抬起头来,盯着他的眼睛问道:“听说你今天给动儿出了个主意,你怎么想到的?骗我是没有好处的。”

    十七赶紧又趴下说道:“今天老爷们商议大事的时候随从们都在酒楼外话家常,小的听说北边有的县要开剿匪的什么捐税,闹腾腾的,就随口这么一说,八哥九哥也听到了,老爷您叫他们来问问就知道了。”其实王八王九俩大肚汉饿得发昏,根本没有留心听十七他们扯淡,在打瞌睡节约体力呢,又不是危害王家的事,不怕拆穿。王老爷这才暂熄了盘问心思,让十七下去休息,自己再琢磨琢磨。

    回到大通铺,十七心有余悸,妈呀,这古代真不好混,一言一行都得谨慎,还好这关暂时过了,下面就是混到团练里面成为军官,从内部搞破坏,滤清了思路这才睡了过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