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平行三国之奉先传 > 第037章 出使匈奴

第037章 出使匈奴

    自献帝给袁谭下了诏书令其生擒刘备入洛阳后,吕布犹然担心刘备狡诈,不仅不能让袁谭擒拿,反而怂恿袁谭造反。倘若袁谭联合韩馥,不打兖州,反而举兵西向,那洛阳又将陷入危险之中,于是又表荐两郡太守、大司马张杨为并州牧。

    并州自董卓败亡以来,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多由匈奴人占据。

    吕布知道张杨是个贪图享乐的人,但只要给了他使命和任务,他也是能矢志不移地坚决去完成的。

    并州与冀州接壤,只要并州能被张杨重新掌握,就算韩馥举动西进,也会受到张杨的大力牵制,并不会直接危及洛阳,自己就能有足够的时间来调动兵马进行反击。

    未及半月,并州传来捷讯:“匈奴四部宾服。”

    吕布高兴没两天,青州传来消息:“刘备借抵御曹操之名,率众进驻齐国,临阵斩杀般阳县令段群,夺了县城,投降了曹操部将夏侯惇。”

    “猾虏之徒,我早晚擒之!”

    吕布恨得咬牙切齿,然而身旁的荀彧却不明所以,不知道吕布为何会对刘备有如此深的恨意。

    难道是以前两人的私人恩怨?

    “温侯乃国家大将军,当以国家大事为重。切勿让私人恩怨误了大事。”

    “国家大事?”吕布好奇地看着荀彧,不知其所指。

    “将军何不趁此机会将冀州收归朝廷所有?”

    “冀州?”吕布忽然明白,荀彧这是有了新的战略计划,顿时来了精神,虚心向荀彧请教道:“丞相有何计划?如何收复冀州?”

    荀彧走到地形图面前,吕布跟了过去,指着冀州说道:“禹供九州,冀为其一。自古以来,冀州便是物产丰饶之地,粮草辎重,可谓天下之最;且人口百万,民风彪悍,冀州兵卒纵横天下,谁人可敌?然而韩馥鼠胆、袁谭智浅,不知其用而等闲视之。今趁刘备投诚曹操而致两家兵起,大将军自领一军为主,再令大司马遣匈奴兵为辅,两军夹击,攻其不备,一战而胜,可得冀州矣。”

    吕布连连点头,这要是将冀州掌握在了手中,朝廷的势力便如同一把匕首插进了诸侯心脏,切断诸侯南北之间的联系,然后再各个击破,或许三五年之间便可重整山河。

    董昭及田丰也在一旁,凝目沉思。

    田丰说道:“丞相所言固然有理,然而丞相有所不知,曹操已经出兵冀州。”

    原来曹操在荀攸的建议下,派遣了夏侯惇领兵一万往青州赶来,一为策应刘备,二为迷惑袁谭,另外却又亲自领兵两万杀奔冀州而来。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

    荀彧与荀攸都同时发现了冀州的重要性与易得性。

    田丰早年在袁绍还是渤海太守时,就劝袁绍夺取了冀州为立足之地,才有了后来袁绍成为讨董联盟盟主的事,自然也知道冀州的重要性;归降吕布后,也时时刻刻关注着冀州的所有动静,这才对曹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兵冀州的事了如指掌。

    然而,荀彧对此也是知情的。

    他说:“我岂不知也?曹操有争雄之心,必欲得冀州不可。然而王师一到,曹操不得不退;如若不退,则反名有也。曹操虽有兖州、徐州,根基定而羽翼未丰,必然不敢贸然与王师作对,故不足为虑。”

    田丰没有想到荀彧在洛阳深居简出,居然对天下事了如指掌,却是令人感到震惊。

    “既然如此,何故用匈奴兵?”吕布问。

    虽然此前吕布用于夫罗重新夺回了长安,最近张杨又重新将匈奴人招安了,但吕布从始至终都对匈奴人不放心。

    董昭对此也颇为疑虑:“匈奴人反复无常,不可重用。”

    荀彧却不以为然,反而轻松地说道:“正因为匈奴人反复无常,方才用之。”

    众人迷惑不解。

    “武帝北伐匈奴,将其一分为二,漠北为北匈奴,漠南为南匈奴。南匈奴依附汉朝,至今已经三百余年,如今南匈奴再分南北,各不相属。北匈奴势重,盘踞并州,虽然勉强接受了朝廷招安,不过是兵卒不足以与朝廷抗衡而已,倘若假以时日,经过十余年休养生息而兵多将广,必将为祸。今日将其征召,拼杀冀州,则可减其凶恶。”

    原来是这样,众人无不心生佩服。

    商议已定,荀彧草拟圣旨,请献帝盖了印玺,去了并州;吕布当即向献帝请辞,点领精兵八千,直奔冀州而来。

    使者到了北匈奴王庭所在地云中郡,面见了单于须卜骨都候。

    须卜骨都候乃是南匈奴内乱时的叛军主将,是袭杀于夫罗父亲羌渠的主谋,得胜之后篡夺了单于之位,自称漠南大单于。须卜骨都候之所以叛乱,就是因为羌渠太过于亲近汉朝,为了汉朝而不惜奴役匈奴民众,激起了民怨,须卜骨都候趁机作乱。

    须卜骨都候见了汉朝使者既不下跪,也不行礼,甚至不让使者坐下说话,态度傲慢,颇为目中无人地问道:“来者为何人?”

    使者答道:“天子使臣陈骏。”

    须卜骨都候冷笑道:“如今中国天子乃何人?可是乱贼董卓所立之陈留王乎?”

    陈骏见须卜骨都候竟然如此藐视汉朝天子,言外之意竟然将董卓与献帝等同而论,居心叵测,只是奈何他所说的又是事情,一时间心情矛盾、表情复杂,有些无言以对。

    “怎么?天使不说话,就是默认了?”

    “天子非董卓所立,乃朝廷重臣所拥。”陈骏凛然说道。

    “哈哈哈。”

    须卜骨都候顿时放声大笑起来,其帐下诸臣也都跟着肆无忌惮地跟着笑了起来。

    一群匈奴人将陈骏围在中央,仿佛一群狼围着一只羊。

    陈骏暗暗胆怯,可仍旧挺直着腰板,等他们笑声渐渐平息下来后,鼓起勇气质问道:“有何可笑?”

    须卜骨都候笑意未至而言:“昔日董卓把持朝政,权倾天下,可谓重臣乎?”

    陈骏忽然冷笑道:“董卓虽然乱臣,然终究是臣。正不似单于这般,以臣弑君,篡位自立而将匈奴再度一分为二!”

    说这话的时候,陈骏的声音有些颤抖,但仍然掷地有声。

    须卜骨都候听罢当即就变了脸色,嘴角抽搐,目露凶光,其帐下诸将更是纷纷拔刀,大有要将陈骏当场砍杀之意。好在须卜骨都候出手阻止了下来,脸上再也没有了半点笑意,而是对陈骏刮目相看,多了几分敬意。

    “不曾想到,当今汉朝竟有如此血性男儿!”

    陈骏回应说:“我乃大汉子民中最为卑鄙、猥琐之人。依大汉律,等国出使。大人出使大人之国,小人出使小人之国。何来血性之谓?不过拒无可拒而已。”

    须卜骨都候顿时又哈哈大笑了起来。

    这一次,不仅陈骏没有看懂他在笑什么,就连帐下诸将也没明白。

    “好,好一个小人之国!”须卜骨都候忽然止住了笑,脸色骤变,变得凶神恶煞,死死地盯着陈骏,一字一顿地问道:“你不惧死乎?”

    “死固然可畏,然有损天威则死不足惜!”

    须卜骨都候随即又笑了起来,并立马命人给陈骏搬来了鼓凳。

    “天使勿怪,特相戏耳。”

    陈骏面露微笑,然而后背早被汗水湿透。

    “天使此来,所谓何意?”

    “特来宣旨。”

    说完,陈骏起身,将献帝的圣旨从身上取了出来,气宇轩昂地将其展开。须卜骨都候见状也慌忙起身,来到陈骏面前伏拜于地,诸将却怏怏不喜、犹豫不决,须卜骨都候抬头见了此情此景,向诸将使了一个眼色,众人这才纷纷不情不愿地伏拜。

    陈骏于是念道:

    “自武帝以来,漠南匈奴依附大汉数百年矣,免遭迁徙流浪之苦。此乃大汉之幸,匈奴之福,汉、匈共勉之。今天下离乱,判臣作乱,念汉、匈之情,特命单于须卜骨都候为征南将军,自领本部兵马,协助大将军吕布进军冀州,平定叛乱。事成功定,朕将迁云中郡汉民于他郡,留为匈奴之国。”

    须卜骨都候接过圣旨,向陈骏问道:“此言属实?”

    陈骏昂然答道:“君无戏言。”

    于是,须卜骨都候大摆宴席,热情隆重地招待了陈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