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陆河的农场 > 第六十七章丰收

第六十七章丰收

    时间眨眼就过。

    转眼,‘陆家村54工程’施工已经接近两个月的时间。

    工程也将近尾声。

    这边陆家,因为陆河之前拿回来的新稻种,这会已经提前进入丰收之际。

    除了长期逗留在娘家的陆美华,又赶上是在周末动镰刀割谷子,陆家大姐们收到风,也都拖家带口的回来帮忙。

    人多,一早上就把家里种了新稻种的2.4亩水田给收割了。

    今年雨水充足,这水田本来就是好田,陆三爷也舍得下农肥,田里穗子抽得多,沉甸甸的还结实,早早就将禾苗给压弯了腰。

    村人逢人看见都说陆三爷是种好庄稼的老把式!

    都是种田施肥,辛苦侍弄除草抓虫,大家谁出的力气也没比陆三爷少,偏偏就他家里的稻子长得最好,每每经过田里看见,大家都忍不住驻足停留,称赞上两句。

    美得好面子的陆三爷那个骄傲。

    就等着这一天了!

    大早上下镰刀割稻子,他还要亲自割第一刀!

    大家伙忙活一早,送到晒谷场上,老爷子守着大称一袋子一箩筐的称,愣是不敢眨眼睛,等到将谷子称好,看到小外孙宋之洋加减出来记录好的称重。

    老爷子傻眼了,“之洋你这小子,怕不是计算茬了吧?”

    宋之洋虽然只有十岁。

    但他在县同年级里,数学一直是第一名的,因为数学好,从小到大给家里拿了不少奖项,这个年纪的孩子还自有骄傲。

    容不得人质疑,顿时就不干了,“除开袋子箩筐这些提前算计好的重量,加加减减,净重就是三千七百九十八斤!外公不信就自个称是了!”

    说话他丢开本子和铅笔就走。

    割了一早上的稻子,那些绒毛沾上皮肤难受得很,他也是受够了。

    正好陆家村这边有河水,靠着山的地方清澈干净得很,招呼了几个年纪相当的表哥表弟,兄弟们吆喝着就走了。

    当老子的宋飞虎都气笑了,“宋之洋,回来!跟外公你是怎么说话的?!”

    听着这声吆喝,一帮小子飞一般的往河边方向逃窜过去。

    陆三爷觉得小外孙子是小孩子心性,何况这是他让孩子来当记录员的,现在做出来又不相信,说到底还是他的错:

    “骂孩子干嘛?都说用人不疑,我这用了人还要怀疑,换我也要发气,累一早上了,让孩子玩去吧。”

    宋飞虎这才没说什么。

    不过他却是拿起儿子丢来的本子认真的看了起来。

    跟来看热闹的陆大伯道:

    “行了行了,别说那么多废话,赶紧再称一遍我看看!之洋那小子要是没算错,你这谷子可不得了了!”

    村子里也来了不少人。

    毕竟陆家这稻子长在田里那会,他们就眼馋了!

    都想知道一亩地产出多少呢!

    刚才听到宋之洋的嚷嚷声,大伙心头热得很,这会有陆大伯这个当大队长的吆喝,顿时大家伙也连连起哄,要重新把刚才称过的谷子再上称称一遍。

    为什么啊?

    当然是因为这谷子出来的斤数过于惊人了!

    这个年代,再好的田地,一亩地能出个一千斤左右就不错了,这才2.4亩地就出了三千七百九十斤的谷子!

    即便是还没有晒干的,这委实也是个惊人的数字!

    陆河今儿也来帮忙了。

    新稻种毕竟是他从VI农场拿出来的,在农场里边种植,施好肥料除好虫草,一亩地能收接近三千,或者三千多斤的谷子呢!

    他也很想看看,在这边种植能收获多少!

    小外甥计算出来的斤数其实他是相信的。

    但和VI农场的出产差距了那么多,他又忍不住起了怀疑。

    就这样,根本不用陆家人上手,有陆大伯在,村人就帮着抬谷子上称,很快就把具体数目算计出来了。

    居然真的,一字不差,和宋之洋计算的一样——3798斤!

    恍若巨石惊起千层浪。

    大家都给惊住了!

    “居然真的是3798斤?”

    “我是没听错吧?”

    “那可是两亩四分田的地,平时能收到两千斤我就偷笑了!”

    “怎么能产出那么多的谷子?!”

    “可不是!差不多四千斤了!”

    围观的村人议论纷纷。

    陆三爷震惊之余,很快就相信了这个事实。

    要是他有尾巴,这会估计大家都能看到那翘起来的弧度。

    老爷子嘴角几乎裂到耳朵根,一边客套接受村人追捧,一边着急的让女婿儿子大外甥们把谷子倒出来在晒谷场上让接下来的日头暴晒。

    倒在地上的谷子结实鼓胀,纤长纤长的。

    几乎就没看到扁笨扁笨的谷子。

    平常大家割出来的稻子,鼓实的虽然占据了大半,但那扁笨的谷子也是不少,这种谷子里头抽穗之后没有灌好浆水,等到成熟之际,浆水干涸,留下的也只有那么一层干扁干扁的谷壳。

    虽然谷壳可以给牲口当吃料,勉强算有营养。

    但这些年大家环境好起来,吃糠的年代早过去不知道多久了,没人会喜欢吃这个。

    这会看到陆三爷家里的谷子都是鼓实鼓实的谷子,大家羡慕得眼睛都红了。

    才转眼的时间。

    陆家2.4亩地产出3798斤谷子这事情传遍了整个村子。

    整个陆家村都沸腾了。

    要知道,今年春陆家可不单止那2.4亩水田种的新稻种,人家陆三爷的儿子有魄力,种了新稻可是整整两个山头呢!

    才两亩多的地就收了差不多四千斤的谷子,那两座山头加起来不得好几万斤粮食?

    大家都疯了。

    摩拳擦掌的。

    都想快点知道陆家这个季节能收多少稻子,下午争先恐后拿着镰刀上山帮忙,陆家连开口拒绝的机会都没有。

    村人们埋头上山就哼哧哼哧的镰刀飞舞。

    怎么劝都劝不住。

    黄桂英无奈得很,生怕大家中暑,只能招呼了几个闺女,烧了绿豆糖水,一锅一锅的往山上抬去。

    从中午开始一直忙到日头下山。

    四十多户人家,家家户户有壮劳力在家里的都出了工。

    忙到月上中天。

    最后一担谷子挑到晒谷场,上称。

    会计陆好兵算盘敲点,报出一长串数字:

    “两座山头产出,一共是......九万六千零七十三点六斤!!!对,就是九万六千零七十三点六斤!!!”

    顿时,满场的沸腾!

    “不可能!”

    “不可能!”

    “怎么可能有那么多产出?”

    “陆好兵你是不是算错了?”

    “就是啊,陆会计,怎么可能有九万多斤?”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