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初恋也是初恋 > 第二章 父亲

第二章 父亲

    长大以后和父亲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很少,每次回家总是那么短暂。也厌倦了每天朝九晚五的生活,想回到儿时,投入父亲的怀抱。

    父亲姓徐名虎,名字响亮,内坚外柔。

    他老人家虽然个子不高,却处处护我周全,想想这将近三十年,他真的很伟大。父亲在大山里生活了五十多年,也成了大山里少有的守山人。

    童年在我记忆里是不美满的,经常吃不饱穿不暖,幼儿园时期每次背上书包去上学,我的腰总是热乎乎的,父亲总会在我的书包里放一根烤地瓜,小时候觉得父亲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家里的玩具都是他做的工艺品。

    父亲有个拿手的手艺,做糖人。每年冬天,父亲都会做冰糖葫芦送给大山里的孩子们吃,父亲说大山里的人们很穷,有的人辛苦了一辈子也没能走出去。

    出身于农村,从爷爷的爷爷那时候开始,我们靠种茶谋生。离家五公里有座大山,山的背面有个清澈的泉眼,那里的水很甜,母亲爱喝茶,尤其是泉眼泡制的茶水。或许是爱,父亲会在每日清晨翻越五公里的大山,取一壶泉水,为母亲泡一壶热茶,或许是习惯,母亲去世后,父亲还是会翻越那座五公里的大山,用泉水泡茶。

    家人有时候会为了一点小事争吵,却愿意用生命去维护对方。家人,就算遭遇不幸,也会在一起,扶持着走下去,这就是家的意义。

    母亲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好脾气,父亲常说,年轻时母亲爱絮叨,后来有了我们,母亲很喜欢齐雪婷,只不过没能看到我和齐雪婷结婚。

    母亲也是这个村子里的,从小和父亲一起长大。因为父亲的体贴和关心,嫁给了父亲。母亲没有名字,因此跟父亲姓徐。母亲对父亲的爱意,是一句温暖的语言,是一件件细碎的小事嘱咐,是一顿可口的饭菜,是一抹温柔期盼的眼神,是每年冬天送上的一件手织毛衣。

    母亲喜欢花,尤其是萱草,萱草花有着忘记忧愁的寓意,又叫忘忧草;有着感恩母亲的花语;有着温馨美满的含义。农村老家住的是茅草房,院子里好多萱草花,是母亲种下的橙黄色。每年初夏院子里洋溢着萱草的温暖。

    可是,好景不长。

    零六年我十五岁,母亲被诊断为宫颈癌晚期,最多只有一年的时间了,仿佛世界末日来临,家中弥漫着悲伤的气氛。当时还不懂得什么叫死亡,只知道母亲可能要离开我了,只会一直哭一直哭。母亲经常安慰我,说在她走后,要经常照顾你的父亲,没有我,你们也要好好生活。母亲住院的那些天父亲总是把我拉出去:“你妈正睡着呢。”“爸爸,你怎么不找张床睡啊?”“哦,没什么,我怕你妈半夜不舒服,不肯叫醒我,就把她的手握着了。”

    当时的医疗条件不是很先进,母亲希望把钱留在以后的生活上,所以我们在医院住了一个月就回来了。

    父亲经常半夜偷偷哭,母亲说她很疼。母亲告诉父亲说自己喜欢自由,希望父亲可以把自己的骨灰撒在老槐树下。

    十六岁那年,老天无情地夺走了母亲的生命。母亲走后父亲就像变了一个人,很少与人沟通。

    我依稀记得母亲去世的那天中午,母亲的最后一口气是和父亲的悄悄话。母亲用力的给了父亲最后一个吻便离开了。父亲没有哭,只是瘫坐了很久。父亲对母亲的爱我们能感觉到,他老人家没有因为母亲的离开而放弃生活。只是母亲刚离开的那几天,父亲经常拿着壶茶,一个人坐在老槐树下发呆。

    后来父亲对我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让我变成了别人眼中的孩子,我没有反对父亲口中的“对我好”,也知道父亲把对母亲的爱托付在我的身上了,父亲的期盼也夺走了我青春的叛逆和对齐雪婷的想念。我没有因为齐雪婷的离开而堕落,相反她的离开我更能很好的去拼搏了。我问父亲为什么没有阻止我和齐雪婷的早恋。父亲说,以后你会明白的。

    后来如期而至的高考,得偿所愿的保送,似乎一切都和父亲预想的一样美好,但是我和父亲却渐行渐远。高考那年,父亲刚好40岁,由于对母亲的思念,变得白发苍苍。

    ……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父母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孩子们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你想到父母时,你的内心就会充满力量,会感受到温暖,从而拥有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感谢他们不是超人,却为我们变成了万能,愿我们都懂得感恩。”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