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未来的我竟是历史名人 > 第四十一章 本科生?

第四十一章 本科生?

    晚上的时候,林晓已经将大致模型设计了出来。

    整个的构造图,也已经用软件给画了出来。

    至于里面的功能,林晓打算晚上的时候一一完善。

    “林晓,那个项目咋样,是不是很有意思?”

    食堂里,赵括一边吃着饭,一边对林晓说道。

    “还行吧,确实很有意思。”

    “怎么样,有点眉目了吗?”

    听到这话,林晓点了点头,“还行吧。”

    但是赵括却把林晓的这句话的意思理解成为了没有搞出来,但是碍于面子不好说。

    随即笑了笑,“没事,这个本来就是在这两天给你开拓思路用的。你也不用太陷入进去,过两天还要开展新的项目呢。”

    “我知道了,放心吧赵院,我有分寸。”

    “那就好,那就好。”

    …………

    吃完饭,林晓便马不停蹄的回到了宿舍。

    紧接着,便再次开始设计起来。

    他的思路已经通畅,就差按部就班的将项目给写出来。

    而这也是最忙碌的。

    林晓一遍收集着这个世界上现有的工业,一边进行着自己的这个项目的设计。

    而网络上,关于这个项目的话题,热度就一直没有降下来过。

    尤其是最近这段时间,随着排名上前几名的工作室的项目不断的有新的突破,让热度更加的高了起来。

    现在这个项目的悬赏热度,在整个网站上都是名列前茅的。

    “卢林实验室又有了新的进展,第二代过滤系统,能够将空气中所有的杂质清除,只留下氧气。”

    “他们那个太拉胯了,李光华实验室已经能够将二氧化碳转变成氧气了。”

    “那岂不是定期要往里面添加催化物?”

    “不是催化剂,直接用高强度电流……”

    “要我说,无论怎么解决,最后的机械肺的重量都会很高,反正我是不会移植的。”

    “也没人让你移植,那是给火星上的工人制造的,虽然有隔离服,但是每年还会有不少的工人死在火星上。更何况,安装了人造肺之后,隔离服的氧循环系统就可以直接剔除掉了,这样也算是给火星上的工人减轻重量。”

    “楼上说的对,防护服里面的氧循环系统可是不轻的,要是能够将这个系统剔除掉,安装人工肺,这么一来一回工人的身体总重量也是降低的。”

    “原来是这样。”

    “我看这几个实验室的进度都差不多,你说到时候会选择谁的设计方案。”

    “不管选择谁的,反正在排行榜上的都有奖金,何乐而不为呢?”

    “那倒也是,特么设计一个肺叶也能上榜,我也要设计一个。”

    “拉倒吧你,没有博士学位,你拿命设计啊!”

    “就是就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咱们躺平不好嘛。”

    “对啊,躺就行了,反正晓爷的知识够咱们吃几代人了。”

    “……”

    一直忙碌到了晚上十二点,林晓将一部分给编写完成。

    不过在编写完一部分后,他总感觉哪里不对。

    林晓坐在椅子上,叹着气。

    “我要做的是生物的一部分,而不是真正的机械。”

    紧接着,他又打开了那个网站,开始一一查看起其他实验室的项目。

    机械!

    机械!

    还是机械!

    不管是多么精妙的机械,装在人体内肯定会出问题的。

    就算是短时间内不出问题,那也需要一年更换一次“滤网”,一个月充一次能。

    “这不是我想要的。”

    林晓叹了口气,看向了自己电脑中的杰作。

    他摇了摇头,随即按动鼠标,将那些文件全都删除。

    他做的也是一个机械,本来他还信心满满。

    但是发现自己越做越感觉不对劲,便停了下来。

    当他打开网站看向别人的项目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跟别人的一样也陷入了误区。

    “机械加上生物,机械用来完成外在的,包括吸收气体,储存气体,而生物部分负责转化气体,将二氧化碳变成氧气和有机物……纯粹的生物机体是没有办法做出来的,但是可以用生物手段来辅助。”

    一下子,林晓的思路畅通了。

    他打开了系统。

    生物的知识,林晓并不掌握,掌握的也只是一小点。

    【生物精通,所需声望:2000】

    想都没想,林晓直接兑换了下来。

    “生物……生物!”

    随着林晓的兑换,无尽的生物信息涌入了林晓的脑海之中。

    “一个纯粹的生物肺是制造不了,不过可以用身体干细胞培育一个半纯粹的肺,再进行改造。只不过制造的费用肯定是要高昂了不少。但是对于这个富饶的时代来说,那都不是什么问题。”

    紧接着,林晓开始重新制定计划。

    所谓的生物部分,林晓想要将其改造成能够制造有机物便可以。

    或许可以在那一部分培养上一些细菌。

    但终归,现在的他算是有了一些思路。

    接下来的两天,林晓就一直在自己的宿舍里忙碌。

    在确定了最终的思路后,林晓便一刻不停的计算着。

    两天的时间,几乎没有怎么出屋。

    而成果也是十分的斐然,他完成了将近百分之八十的任务。

    “呼!”

    林晓深吸一口气,现在的他有些憔悴。

    紧接着,他保存了文件,关上了电脑,走进了浴室。

    今天是项目组全体成员见面的时间,他需要去跟赵括还有项目组的其他人一起吃个饭,互相认识一下。

    “等明天工作结束之后,我再来设计这个项目吧。”

    林晓整理好自己,随即便出发。

    虽然项目只剩下百分之二十的进度,但是就是这百分之二十的进度,也需要三四个晚上才能够彻底设计出来。

    只是因为林晓要保证自己的设计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

    晚上,众人相聚在附近最大的酒店

    整个项目组有三四十人。

    林晓所在的区域,是负责信号处理程序的编写。

    他们这个小组,一共有五个人,此时正坐在一起。

    “你们好,我以后会是你们的组长,我叫张佳,在牛顿大学读的博士。”

    一位三十来岁的男人,坐了下来,对小组成员笑道:

    “大家做个自我介绍吧?”

    “我叫李文,是来自自多伦多大学的脑科学博士,爱好……”

    “我是青木大学的博士,我叫……”

    “我是自联邦第一大学的博士……”

    听着众人的介绍,张佳频频点头。

    “我叫张晓,是龙华大学的本科毕业生。”

    但随着林晓话音落下,他的表情不自然了一下。

    其他人也用另一种眼光看向林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