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高塔时代 > 第三十三章 人生目标

第三十三章 人生目标

    青色防盗门上贴着大红的对联和倒着的福字,左侧墙壁上满是“通下水道”“开锁”的小广告,小广告下面是一口小石缸,里面塞满了杂物,它在秋末时才会正式启用——用来腌酸菜,腌出来的酸菜味道非常正,和农村大石缸里腌出来的酸菜味道几乎差不多。

    可惜后来搬家,觉得太沉,给扔了,换成用塑料桶腌酸菜,那味道就不对了,赵文武一家人吃一次就要吐槽一次。

    门内隐隐传来电视机的声音,爷爷奶奶年纪大,耳朵都有些不好使,所以看电视的时候,声音会开的很大。

    赵文武站在防盗门前,内心迫切想要看一看家人的样貌,却又升起一阵恐慌,动作间犹犹豫豫。

    他浑身上下翻找了好久的钥匙,可就是找不到。

    半晌之后,赵文武才想起,在爷爷奶奶还在世的时候,他回家从来不需要钥匙,只需要敲门就行。

    因为家里永远有人在等着他。

    最终,赵文武抬起手,重重敲了敲防盗门。

    “谁呀?”

    声音洪亮,底气充裕,一听便知道说话的人有副好身体。

    赵文武想起十年后奶奶倒在急救室病床上插着呼吸机的模样,眼底不禁湿润,哽咽道:“奶,是我!”

    房门打开,门后站着一个个头不高,右眼有些斜视的老太太,看见赵文武,脸上刹那间没有一处不是在笑。

    “大孙子回来喽~怎么有点瘦了,是不是别地方的饭吃不习惯啊!”

    奶奶拉着赵文武的手,上下打量着,像是看一块稀世的珍宝。

    “没,吃得挺好。就三天时间,怎么可能瘦,奶你看错了。”

    “咋可能,我看着就是瘦了。孩儿他妈,你看看。”

    奶奶回头叫赵文武的母亲来看。

    赵文武的母亲哭笑不得:“妈,文武哪瘦了啊!不还是原来的样子。”

    “唉!你这眼神也不好使啊。”

    奶奶扒下赵文武的书包,说道:“大孙子,去洗个手,奶这就给你热乎饭啊!哎呦,这包里装石头了啊,这么沉。”

    赵文武急忙接过书包,放在一边,他把装备银两什么的,都放在书包里了,可是沉呗!

    说话间,赵文武的父亲一言不发,已经进了厨房,打着了火,热上了油。

    妈妈说道:“你爸就等你回来呢,这两天一会儿念叨就你一下,想你想的整宿整宿睡不着觉。。”

    说着说着,妈妈的眼泪就下来了。

    “你别搁那乱说啊!谁成宿成宿睡不着觉了,赶紧过来做饭,把青菜洗了。”爸爸伸头喊道。

    妈妈轻笑道:“你看你爸,回来也不和你打声招呼。文武,我和你说啊,你爸看一会电视,想你想的就嘿呀哈呀的直叹气……”

    “——铛铛铛!”

    厨房突然响起大勺和锅底的碰撞声,试图掩盖说话的声音。

    妈妈又是一笑,悄声道:“这是害羞了,不让我说。”

    赵文武抱了下母亲,望着厨房里忙乎的身影,看着父亲那一头乌黑浓密的头发,想到十年后它会秃一半,白一半,心酸道:“妈,你先去帮我爸吧!也不用整什么东西,我就回来待三个小时。”

    “怎么?晚上不在家住啊?”

    “嗯!有培训。”

    妈妈很是不满,嘟囔道:“这怎么当了兵,家还不让回了。”

    赵文武只是笑,推着母亲进了厨房。

    范观有说过,很多家长不太了解什么叫做特殊人才征召,理不顺职业者和高塔的关系,只以为是要打仗了,把儿孙征召进部队里了,是去当兵了。

    某方面来说,确实理解的没错,职业者确实是去打仗。

    对于从小信息闭塞的长辈们来说,突然来了一群未知的人类之敌,确实很难理解。

    揽着奶奶回屋,迎面正碰上爷爷。

    老人家还是那套穿了几十年没换的米白色短袖衬衫,有些褪了色的灰色长裤,腰间别着钥匙链,满头华发,精气神充足。

    可惜病来如山倒,都以为老人家健康长寿,却在两年后诊断出肠癌,没多久就撒手人间。

    赵文武几乎忘记了爷爷的样子,如今见面,鼻头不禁发酸,眼泪又流了出来。

    爷爷一看,心疼道:“哎呦呦,别哭别哭。部队里的训练苦吧?累到了吧?”

    “没有,就是有点想你了。”

    爷爷眉开眼笑,皱巴巴的手抹掉赵文武的眼泪,说道:“不愧是我的好大孙儿,心里惦记着爷爷。在部队里缺钱花不?爷爷给你点。”

    说着从衬衫胸前的口袋里掏出一个布包,拆开后露出里面一块、五块的零钱,还抱怨道:“你奶奶管的严,大票都在她手里呢!等会儿我和她说,给你拿两张大票。”

    “文武我跟你说,部队里虽然强调纪律,但也要注意人情世故,这和学校可不一样。抽烟的时候记得分战友几根,大扫除站岗啥的,能主动就主动,多帮人家搭把手。”

    “可别觉得自己干多了吃亏啊!人心都是肉长的,今天你主动帮了人家,明天人家就能主动帮你,一来一回,感情不久浓郁了么!那有啥好事儿肯定忘不了你。”

    “抽烟?!”

    奶奶的声调瞬间拔高几分,“文武你可不能抽烟啊!那玩意抽起来可难戒,到时候抽的大牙焦黄,不好找老婆啊!”

    爷爷瞪了一眼,不悦道:“你个妇道人家懂什么。抽烟交朋友,喝酒谈生意。初次见面不知道谈什么的时候,一根烟递过去,立刻无话不谈,男人不抽烟哪能行?”

    “不行!不许抽!”奶奶毫不示弱,“你和汉军年轻时候抽的满屋烟气,跟着火了似的,我现在想着就恶心。”

    汉军是赵文武的父。

    赵家共有三个儿子,从大到小分别是赵魏军、赵汉军、赵吴军。

    老大赵魏军早早在滨城落户成家,对父母不闻不问,赵文武清楚记得,后来通知对方来参加二老的葬礼,都找借口不来,不孝子一个。

    老三赵吴军在赵文武很小,还不懂事的时候,从牛车上摔了下来,磕到脑袋,没多久人就没了。

    所以赵家一直是五口人生活在一起。

    “文武,奶奶给你拿钱啊!别听你爷的,净说歪理,烟是啥好玩意啊!”

    赵文武擦擦眼泪,连忙拒绝,在他穿越过来的时候,二老已经过世,现在重新见面,千言万语汇集胸膛,有着说不清的思念。

    阳光打在墙壁上,照着空气里的灰尘起起伏伏,厨房里传来炒菜做饭的声音,爷爷吹胡子瞪眼,奶奶满脸无奈的规劝。

    这似乎是一幅有声的油画。

    赵文武希望时间永远暂停在此刻。

    然而唯有时间最无情,三个小时眨眼而过,赵文武站在门口,一个个抱住自己的至亲之人,挨个嘱咐。

    “妈,你身体不好,别太累。”

    “爸,少和我妈吵架,说话时注意点语气,明明挺好的话,从你嘴里说出来就变了味。”

    “奶啊,没事多带我爷出去溜达溜达,他一天闷在家里,对身体不好。”

    “爷,别总生气,我爸那嘴你又不是不知道,贼臭,别和他一般见识,没事多和我奶下楼溜达溜达,认识认识新朋友。”

    妈妈:“家里你不用担心,出门在外,注意身体。”

    爸爸:“听话啊,人家让你干啥你就干啥。”

    奶奶:“有啥需要就给家里打电话,听说部队的饭不好吃,想吃啥,提前打电话,奶奶给你做,让你爷爷送过去。”

    爷爷:“听上级的话嗷,千万别做违背纪律的事情,别怕吃苦,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有空就给家里打个电话,别让我们惦记。”

    赵文武点点头,走出门,回过身,跪在地上,重重磕了三个响头,然后头也不回走下了楼。

    重活一世,亲人还在。

    没有什么是比这更好的恩赐了。

    赵文武暗下决心——不求大富大贵,只求至亲安乐长在。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