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武运 > 第十四章 招安

第十四章 招安

    干你娘的许贵,老子可曾亏待了你?竟然出卖老子?干你娘的陆远山!吃皇粮竟然投靠乱军,我干......”许从文跪在在营帐之中破口大骂道,他刚进了军营就被一群兵丁按倒在地,随即五花大绑押到了陆远山的营帐之内,先开始他还以为是误会,一直高声喊着自己是徐州知府,一直等到进到了营帐里看到坐在桌子后正在玩手指甲的陆远山和站在一旁的许贵立刻明白了一切。

    “省省吧,许大人,你我同僚一场,我可以让你骂。但是等会陈将军到了,他可不喜欢听这些。”陆远山抬起头说了一句,随即又低下头去继续玩自己的指甲。

    “陆远山啊,陆远山,好你个陆远山,我操你妈的!你的军人气节呢?你他妈就甘心去当乱军的一条狗......”

    “够了!”陆远山一拍桌子站了起来,许从文被吓了一跳,当即住了嘴。

    陆远山阴沉着脸狠狠说道:“许大人还指望我陆某忠君报国,可许大人可曾想过这守备营军饷一年到头都是入了谁的手中?你许从文扣下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一又入了层层官员手中!我操你妈的许从文,你自己也是上过战场的,怎能如此行事?咱是北军出来的大老粗,我那兄弟陈彦川就是因为克扣军饷才不得已反了,我陆某人虽然没读过书,但也知道想要手底下为你卖命,钱至少给足吧?如今守备营已经拖欠了几个月的银饷,许大人你还想着他们为你卖命?老子告诉你,就算没有北军,老子也早想砍了你这狗官!他奶奶的,平日里你不是耀武扬威吗?”

    许从文听见陆远山的话先是一愣,随后面色潮红的辩解道:“干你娘的陆远山,你知不知道朝廷的军饷还没到老子手上就少了一半?干你娘老子不克扣一部分拿去打点朝中官员,你信不信徐州城内一分军饷都拿不到!兵部、户部加上运转使,哪一个不是给了银子才办事?老子有什么办法,你若不如此行事早他妈被朝中那些大佬赶下台去了,还留的我坐这徐州知府?”

    “说得好!”一人声音响起,许从文回头望去,只见一个矮胖的人影从大帐外快步走入,身上的盔甲上还带着暗红色的血迹。

    “末将陆远山见过陈将军!幸不辱使命,将这狗官擒住献于陈将军!”陆远山一见来人,急步走出,当即跪下说道。

    “陆将军请起,咱们都是北军出来的兄弟,兄弟我就是见不得那些狗官欺压我们弟兄才无奈举事,如今幸得陆将军相助,必定如虎添翼啊!”陈彦川赶紧上前扶起陆远山,笑吟吟的说道。

    “狗贼!”许从文一口唾沫吐向陈彦川,可惜距离稍远,只是吐到了陈彦川脚边。

    “老子......”陆远山正要发作,陈彦川笑着拦住了陆远山,转头看向跪在地上的许从文,胖脸上浮现出一丝难以捉摸的表情。

    “许大人,听闻你也是军伍出身,刚刚陈某在帐外听得许大人慷概激昂,痛快不已,心中仰慕许大人已久,听闻许大人对这狗朝廷也颇有怨言,为何不加入我们,一起共谋大事!”

    “贼子!老子虽然看不惯朝廷那帮狗官,但更看不惯你们这些为非作歹的狗贼!要老子加入你们,呸!痴心妄想!”

    陈彦川胖脸上挤出一丝阴沉的笑容,开口问道:“许大人高风亮节,忠君报国,我等自然是佩服不已。可不知道许大人只想着自己忠君报国一死了之博得好名声,可这徐州城内的百姓和大人您的家眷,又该如何呢?”

    听闻此话,许从文变了脸色,低下头不再言语,陈彦川盯着许从文看了一会,突然出声问道:“敢问是许大人哪位家仆卖主求荣啊?”

    陆远山指了指站在一旁的许贵,陈彦川挥挥手:“我陈某最看不得卖主求荣之辈,拖下去斩了!”

    话音刚落账外冲进来两个甲士,拖着许贵就往外走去,许贵还没反应过来便被整个人向外拖去,他吓得鼻涕眼泪横流,口中大叫道:“饶命!饶命啊大人......”

    不一会功夫,外面的甲士带着一颗头颅走了进来,陈彦川身手接过那颗头颅,随手扔到了许从文面前,蹲下身子说道:“许大人,只要你答应归降于我,我陈某当即下令不再伤害城中百姓一人,并将许大人家眷归还于大人如何?”

    许从文低着头长叹一口气,直勾勾的看着扔在地上满脸惊恐许贵的头颅。过了好一会才细声说道:“许某.......许某愿降......还望陈将军谨遵诺言......”

    “来人啊,给许大人松绑!然后再去个人传我军令,不得伤害徐州城内百姓,违反者军法处置!”陈彦川站起身子,大手一挥说道,随即往大帐中间位置走去,陆远山一看立马让出位置,自己站在了一旁。

    许从文松绑之后站了起来,低着头闷声闷气的说道:“不知有何事能为大人效劳?”

    陈彦川眼睛眯成一条缝,嘿嘿笑了几声说道:“接下来嘛,就要请许大人帮咱写一封请罪的折子......”

    “谢将军,小人.......末将前去查看了一番,城内应该还在交战,不过估摸着也到了收尾的阶段,四个城门全部都换上了乱军的旗帜......小人不敢靠的太近,还请将军责罚!”张贵说着便要跪下去。

    谢贵赶忙上前一步扶住张贵,开口说道:“张都尉深入敌阵取得重要情报,已经是为我军立下大功,本将自然记得,谈何责怪。”

    张贵低头站在了一旁去,谢温则是面色阴郁的看着徐州城的方向,那里还隐约有一些烟雾未曾散去。心中却升起一种无力感,组织这次乱军奔袭的将领是谁他并不知道,但是从这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此人兵法娴熟且胆子颇大,自己已经日夜兼程赶路,可是没想到还是慢了一步,现如今徐州已入乱军之手,想要再夺回来就难于登天了。

    “传我将令,全军就地驻扎。”

    “将军,不趁着徐州未稳,打上一打?”一人站出来拱手朝着谢温说道。

    谢温一看那人,原来是方二虎,曾经是自己手下的伍长,随着自己高升直符军正将,也将他提升成为了都尉,刚好补上了云中城突围时阵亡的一位都尉的空缺。

    “乱军肯定已经知道我军前来,必定对城门严加防范。我军长途跋涉,人累马乏,现如今强攻成效不大。”谢温开口说道,扫视了一圈下面站着的都尉,继续说道:“诸位将军都下去休息吧,保证好士兵体力!”

    帐内众人纷纷鱼贯而出,谢温皱着眉头突然出声叫住了站在最后的张贵。

    “将军还有何事?”

    谢温看着张贵,低声说道:“张贵,你带上几个身手矫健的兄弟去北边侦查一下济南城情况如何,然后找个人回信于本将。你就在济南城外等着裴督师,若他到了将我们这里情况告知裴督师。”

    “是!将军!”

    谢温看着张贵的背影,揉了揉自己脑袋,喃喃说道:“狗日的乱军,速度还真他娘的快......”

    “乱军上表请罪了?”

    萧江陵诧异的看着面前的徐怀忠,面前的徐怀忠点了点头,脸上满是压抑不住的喜悦神色,靠近了萧江陵说道:“是的,萧首辅,徐州知府许从文的折子八百里加急送到了,本官不敢擅留,直接交给皇宫内,听说圣上高兴的都打了两个茶杯!”

    萧江陵内心鄙夷的看了一眼徐怀忠,此人运筹后备这些方面做的还不错,就是对军事和政治可谓是一窍不通,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糊涂蛋这样的特性,才能在如今烫手无比的兵部尚书位置上坐这么久。

    “徐大人,敢问如今乱军风头无两,为何此时要上表请罪?”

    “这......”对于萧江陵的问题徐怀忠愣了一下,不知道如何开口回答。实际上徐州城破之后跟随着这个坏消息来的就还有这封上表请罪的折子,以及一袋珠宝古玩。徐怀忠对打仗虽然不太在行,但是收受贿赂这方面可是门清,他当时也只当是乱军劫掠够了,一心想着招安。乱军请罪折子一到他就活络了心思,徐州失陷的消息传来不知道圣上会发多大的火,如今要是能在自己手上将乱军招安了,那么之前的事情大概率也就会一笔带过,说不定还得给自己一个平乱有功的奖赏。在这样的心态趋势下,他也没有多想,转头就把折子递进了宫中,现如今萧江陵问起来却是突然愣了神。

    “萧大人,那乱军本就是我军中忠君爱国之辈,只不过是前北军统领高杰及督军太监刘世元克扣粮饷,才逼得反叛,如今高杰、刘世元二人已经伏法,且我朝廷大军已在其侧,天威之下,自然是想着早日拨乱反正为好。”徐怀忠身后走出一人缓缓的说道。

    萧江陵抬头一看正是户部尚书于东阳,此人在朝中素来与自己不和,此次乱军因粮饷之事作乱,户部首当其冲,加上平乱军队开支,户部早已捉襟见肘。于东阳自然是巴不得早日平乱才好,说出这番话也不奇怪。

    萧江陵心中叹了一口气,也不与于东阳争辩,他心里清楚和这两人争论这些是没有用的,在这两位的心里,只要朝廷军队一到,散发点王霸之气,乱军就应该纳头就拜。

    “宣首辅萧江陵、兵部尚书徐怀忠、户部尚书于东阳、兵部给事苏长洲进尚书房议事。”

    随着太监郑元山一声话,尚书房外候着的几位大臣由萧江陵领头纷纷向着房内走去,萧江陵还在暗自思索,怎地这几个一二品的大臣议事,为何带着一个小小的五品兵部给事。他有心转过头去看一眼苏长洲,却无奈自己走在第一个,只好作罢。

    进到尚书房内,几人拜见了圣上,武皇倒是脸色中带着久违的兴奋,今早先是徐州失陷的消息传来,气的他差点拔刀砍了那传信的太监,随后又收到了乱军请罪的折子,他看了之后就无比高兴,如今北地形势糜烂,最要命的还是拒北城还在乱军手中,若是能够招安那么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诸位请起,徐怀忠,那折子朕看过了,你有何意见?”

    徐怀忠急忙出列,将刚刚户部尚书于东阳对着萧江陵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给圣上听,听得武皇坐在那里连连点头,兴奋不已。

    萧江陵听着两人奏对心中觉得好笑不已,不过这个时候不是自己站出来去跟圣上对着干的,干脆闭目养神起来。

    当两人已经商量到如何给乱军首领定罪之时,萧江陵已经隐约感觉到有点不对劲了,似乎圣上完全没有考虑过乱军为何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突然请罪这种诡异的举动,想着萧江陵正要出列劝诫一番时,一声高呼打断了他的动作。

    “圣上!万万不可招安,乱军狼子野心,此举为暂时的缓兵之计而已!”

    萧江陵斜眼看去,却是一直跟在徐怀忠身后的年轻人突然跪倒在地说道,萧江陵讶异的看着那年轻人,细细打量起来。

    武皇的脸色一下就阴沉了下来,而徐怀忠则是面色通红,自己这个顶头上司正在和圣上议事,下面的下属却突然跑出来拆台,让他尴尬无比。

    “你是何人?”

    “回圣上,微臣兵部给事苏长洲!”那年轻人抬起头来,萧江陵这才看清楚他的脸,却是一个长相俊朗满脸正气的模样。

    武皇压抑住自己心中的怒火,他当然此刻不能出言呵斥苏长洲,虽然此人只是个小小的五品官员,但是为了展现自己容人的气度,武皇还是很好的管理了自己的脾气,面色不善的开口询问到:“那对于北地战事,你有何看法?”

    “回圣上!北地乱军如今势力正盛,又攻下了徐州,一时间风头无两,此刻请罪,微臣觉得其中有诈!”

    “有诈?”

    “正是!圣上,乱军虽然势大,但是并不占据任何名义,如今虽已攻克真定、徐州二府,但其军中人心不稳,人人担忧若事败如何处之,且我朝廷平乱大军已至。依微臣看来乱军此时请罪正是其首领为了获得喘息时机而做出的举动!”

    萧江陵心中暗暗为苏长洲的话而喝彩,这一切都是十分关键的问题,正如苏长洲所言,乱军如今虽然占尽优势,但是却没有一个好的名义。起初起事是因为克扣军饷,如今连着劫掠数地,其军中士兵大发横财势必会无心作战。说白了就是乱军一直靠着一口怨气在作战,如今有了钱财怨气消了不少,自然战斗力就下降了,在如此关头突然请罪,也是因为乱军内部不稳,想要求一个喘息的时机罢了。

    “那依你所见该如何?”武皇听了这一番话也稍微缓和了脸色,毕竟其中的道理他还是懂得。

    “微臣愿带兵前往,微臣认为招安是可以谈,但是一定要打,一场大胜之后让乱军再无二心,此时谈招安方可!”

    “圣上,万万不可!”苏长洲转头看去,却是户部尚书于东阳跳了出来。

    “圣上,户部如今为了调西军、西北军两军平叛已经是入不敷出,且北地糜烂,济南徐州二地都是富庶之地,明年税收锐减,国库......国库已是再无力支撑......”于东阳的声音越来越小,说到最后简直就没了声音,只敢低着头望向武皇。

    “这......”武皇犹豫的望向跪着的几人,心中举棋不定。

    萧江陵内心一阵冷笑,这几年来武皇痴迷道教,在城中大兴土木,宫内又是过的奢侈无度,平日中还能勉强维持,可是战事一起就整个武朝的财政状况就是岌岌可危,这样下去武朝不破产才是怪事。

    “臣以为,不需耗费粮草,即可调动军队。”苏长洲开口说道。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望向了跪倒在地的年轻人,武皇面上表情捉摸不定,于东阳和徐怀忠则是夸张的张大了嘴,只有萧江陵仿佛想到了什么,暗自叹了一口气。

    “你这小儿信口雌黄......”徐怀忠出口反驳道。

    “徐大人稍安勿躁!”苏长洲出声打断,丝毫不给自己顶头上司面子,随即看向武皇,拱手说道:“圣上,各地王爷的兵马可都还未曾调动......”

    “圣上,此举不可!”苏长洲话音未落,萧江陵赶紧站了出来。“圣上,北地战事未平,若此时削......调动诸位王爷兵马,很有可能会引起时局震荡!”

    其实从心底来说萧江陵十分赞同苏长洲的意见,也觉得苏长洲这一计是两全其美之策,可是他比苏长洲更加了解武皇的性格。若是一个杀伐果断的帝王,那么这个计策万无一失,即可免费获得一支精兵又能削弱各王爷的实力。可是当今圣上优柔寡断,又最是心疼他那些亲戚。若是削藩一个不慎,只会捅出更大的篓子。

    “行了行了,诸位暂且退下。徐爱卿留下。”武皇沉思片刻挥了挥手说道。

    萧江陵不是傻子,看这个情况就明白最后武皇还是选择了直接招安,他内心苦笑一声只得与于东阳苏长洲二人退出了尚书房。

    于东阳出了尚书房也不打招呼,只是朝着萧江陵拱了拱手便自顾自走了。萧江陵倒也不生气,落后了半个身位等到了苏长洲。

    “长洲少年英雄,颇有见地,老夫佩服。”萧江陵对着苏长洲拱手说道。

    那边苏长洲被吓了一跳,他万万没有想到当朝首辅竟然会主动向自己示好,急忙抱拳回礼到:“谢过首辅大人抬爱!”

    萧江陵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出声询问道:“不知长洲与苏望老大人......”

    “正是老太公。”

    “原来如此。”萧江陵回道。这苏望是岭南望族苏家的家主,曾当过兵部尚书,现如今早已告老还乡。眼前这苏长洲原来是苏望之孙,这也就解释的通为何徐怀忠会带着这么一个年轻人进宫面圣,也能理解为何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地了。

    “长洲,当年苏望老大人朝中为官之时曾对我多有照拂,若日后在京中有何事大可以来找我。”

    “如此便谢过首辅大人。”

    萧江陵轻笑着继续说道:“今日长洲当面顶撞徐怀忠徐大人,若是日后在兵部做事不得力,长洲大可来找老夫,除了户部和兵部之外,其余的位置以长洲的学识都大可去得!”

    说完之后萧江陵快步离去,留下在原地神色迷茫的苏长洲。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