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仗剑青天外 > 第一章 神都城中一少年

第一章 神都城中一少年

    “戌时的更鼓响了之后才离开。”

    鱼档旁边的陋巷,堆满杂物的小巷里污水横流。在烂草席破竹筐的缝隙中,一双黝黑的瞳孔正死死地盯着小巷对面挂满红灯笼的高楼。

    确切的说是正从高楼中走出来的,醉醺醺的中年人。

    鱼档已经关门了,伙计将一桶又一桶的脏水倒在了鱼档旁的地上。刺鼻的鱼腥味混合着小巷中充斥着的不知名腐败气息,让周围路过的行人都皱着眉掩着鼻子绕路走。

    这给藏身于陋巷中的萧逸创造了便利,让他不必担心于被人无意中撞破行藏,安安稳稳的在这条陋巷中藏了三天。

    在这三天里,每天的寅时他都会出门,趁着天色未明藏身于这陋巷之中,一呆就是一整天。

    “最早是巳时到,最晚是亥时离开,也就是说基本上都会待上一整天的时间。”

    萧逸在心中默默计算着时间,他还需要等上一阵,等到子时过了之后,四周的烛火都灭尽了他才会离开。

    “子时三更,平安无事”

    打更人的梆子声由远及近的响起,这代表着此时已经进入中夜,绝大部分的人都早早进入了梦乡。

    小巷对面的高楼也进入了一片黑暗之中,高挑在楼外揽客的红灯笼被伙计取下来吹灭,门窗更是纷纷紧闭。

    巡逻的军士从长街上走过,萧逸在心中默默计算着时间。确定短时间内不会遇到交叉换防的金吾卫之后,他麻利的从藏身处翻了出来,活动了一下自己因为一天都没有动过而有些气血不畅的腿脚,趁着夜色的掩护往住处行去。

    “这神都城中实施宵禁也是有好有坏。”

    “好处是便于管理,天一黑就不让人出门,只要还在外面夜不归宿的人抓住了最轻也是个游荡罪。”

    “坏处是只要你胆大心细,避开巡城的军士和值夜的更夫,那整座神都城几乎都对你是不设防的。”

    萧逸一边在月色中沿着长街两侧建筑物投下的阴影疾行,一边百无聊赖的想着。

    “考虑到农耕文明落后的生产力,从管理成本的性价比出发,这无疑是一件利大于弊的制度。”

    “毕竟大户人家不是院墙高筑,就是有值夜守护的家丁。普通人家起码也可以将门窗紧锁,遭遇匪人的可能性还是挺低的。”

    萧逸边走边想,却丝毫没有将自己这个宵禁时分依然在长街上游走的人算进匪人行列的自觉。

    他也确实不是什么匪人,非但不是匪人,萧逸自觉自己还是个义士。

    萧逸家住在神都城中长乐坊,是神都城一百零八坊之一。长乐坊在神都是乐工匠户的聚集地之一,因此萧逸的邻居们往往不是教坊司的乐工,就是工部下辖的将作监这种衙门的匠户。

    这个世界和萧逸记忆中的唐朝差不多,制度差不多,人也差不多。

    乐工匠户是贱籍,大部分人都是被罚入教坊司或者是匠作衙门的罪人之后。

    简单来说就是,没有人权。

    乐工匠户可以正常结婚生子,但是孩子也得当乐工匠户。不能参与科举考试,不能读书,甚至连经商都不行。没有得到有司衙门的允许不得随意离开神都,不然随时有可能被追究成“逃籍”的罪名。

    萧逸虽然生活在长乐坊,但他自己是良籍的身份,祖上甚至还出过担任过凉州长史的大人物。

    如今萧家破败了,只能栖居在长乐坊一间破败的小院之中,那也算是独门独户的有产阶级。

    萧逸家里上无三兄下无四弟,父母早年间相继因病亡故,只留下萧逸一个人生活。

    偏偏他还是个痴傻的性子,一直到十岁都不会讲话,如果不是周围的邻居时长接济,只怕他也没办法顺利长大到十六岁。

    很多人都觉得萧逸是个傻子,就算是那些接济他的好心大爷大娘们也觉得他是个傻子,但其实萧逸并非是真的痴傻。

    他实际上是患有自闭症。

    自闭症又被称作孤独症,很多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往往严重缺乏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同时在某些方面,比如绘画或者音乐上又能表现出优于一般人的天才。

    萧逸的自闭症来自于,他能在梦中游历另外一个世界。他在那个世界看过一些书,这种现象有时候被称作穿越,萧逸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穿越了,但是这份经历是真实不虚的。

    在痴傻的外表背后,他有一个一人独享的梦中绚烂世界。

    在那个世界里既有高耸入云的高楼,也有上天入海的机器怪兽,还有阅读不完的书籍。

    相比于现实世界的枯燥乏味,梦中世界显然更为神奇。

    沉醉于梦中世界的萧逸就这么浑浑噩噩的活了十六年。

    他就这么痴痴傻傻的生活着,一直到突然发现自己无法进入梦中世界为止。

    原本痴傻的少年回归了正常。

    十六岁之后,萧逸突然失去了梦中神游天外的能力,自闭症自然也就好了。

    热心的邻居们感叹于上天的仁慈,让一个痴傻的孩子恢复了正常,但长乐坊却没有因为萧逸而获得额外的好运。

    与萧逸关系最亲近的邻居,乐师周大叔一家陷入了麻烦之中。

    周大叔本名叫作周正,是教坊司弹教授琵琶的乐师。和大多数入籍乐户的乐工不同,周正一家是良籍,他在教坊司中任职无非是刚好有个弹琵琶的手艺,所以混个谋生的差事而已。

    周正无论如何不会想到,偏偏是这份赖以谋生的差事,险些要断送了他一家的性命。

    前阵子教坊司管鼓吹乐手的司业李三福找到了周正,告诉他要将他的女儿周桃娘送去教坊司。

    桃娘是周正的独女,今年也才堪堪十三岁,周正还指望着给她寻一门好人家成亲,怎么可能会将自己的女儿送去教坊司中任乐工呢。

    教坊司的乐工说的好听是乐工,说的难听那就是官妓,除了真的走投无路的人家有卖身教坊司的,只要还能吃的上一口饭的人家都不会把自己的女儿送入火坑。

    见周正不答应,那个司业李三福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了一本老掉牙的户籍册子,非说周正是教坊司在籍的乐工,之前是因为年深日久案牍有些遗失,所以险些让他逃籍在外了。

    都说蛇咬一口,入骨三分。

    教坊司司业虽然只是个不入流的小吏,连官员都算不上,但对上周正这种平头百姓,还真是官字两张口,说什么就是什么。

    而李三福做这一切的初衷,不过是为了报复他求娶周桃娘做妾被周正拒绝的私怨而已。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