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箱子里的崇祯 > 第50章 逃跑

第50章 逃跑

    以往跟明军打仗,都是他们主动发动进攻。

    就好像男人追求女人一样,男人总是要主动一些,女人呢,表现的有些矜持。

    可李自成的命令却是让他们收敛一些,让明军来进攻他们。

    李过看着阵型松散的明军,说道:“传令下去,往右翼移动,待会跟明军接触,假装打上一架,然后从右边撤退。记住不能跑的太快,免得明军追不上咱们。”

    诈败的战术就是要引诱敌人追击。

    如果打的太猛,敌人反倒先跑了。

    跑的太快,敌人根本追不上。

    所以既要打,又不能真打,既要跑,又不能像真的溃败那样逃,否则逃着逃着就真成了溃败,引起连锁反应就糟糕了。

    毕竟军队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人,人具有不可控性。

    好在李过手下的这一千多弟兄都是老营的精锐,如臂使指。

    对面。

    大明的军队终于全部过了河。

    为了运送火炮,还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浮桥。

    火器已经成为明代战争中的常规武器,如果不是条件不允许,赵靖忠还想把车营也拉过来。

    “前排刀盾,后排长枪,护卫神机营!”

    赵靖忠大声叫喊。

    明军各部的副千户、百户、小旗纷纷吵嚷着。

    不是不想用点鼓、点旗,而是这群临时招募的泥腿子还没学会啊!

    为什么古代士兵都喜欢选良家子,一个是听话,二是良家子多少识点儿字,学东西比文盲快许多,执行力也要强不少。

    有句话怎么说的,文化越高,战斗力越强。

    这一特点在后世那支红色军队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看不懂旗语,听不懂鼓点,只能靠人肉喇叭了。

    “举盾,前进!”

    向前,向前,向前,向着闯贼的军队前进!

    在各级军官的严格监督下,这支大明军队开始进攻。

    “所有人,不许跑,跟着前面人的脚步!”

    赵靖忠发现,军队走了不到一百步,就有人掉队了,还有被自己人踩着脚后跟绊倒的。

    一个倒霉鬼被身后同伴拿的长枪捅了屁股。。。。。。

    “这些牛马到底是从哪儿招来的?”

    赵靖忠没办法,只得让手下人更加大声的呵斥,稍有不顺,就拖出来一顿鞭子。

    远处。

    李过和他手下的老营兵都看傻了。

    军师呆呆的问道:“将军,这还怎么打?恐怕还没打对方就自乱阵脚了。”

    李过同样头疼。

    这TMD,我还没用力,你就倒下了?

    这不行啊!

    这要是没完成任务,回去以后叔叔还不活劈了我?

    眼看明军距离自己只剩下不到50步的距离,他甚至都看到对方前排的明军鼻子上的青春痘了。

    “传令下去,有序撤退!”

    李过毫不怀疑,只要两边军队一接触,不管真打还是假打,明军一定会崩溃。

    赵靖忠本来已经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手心里全是汗。

    从他的视角看过去,闯军的真容严整,简直称得上无懈可击。

    他不敢想象,万一闯军发动了进攻,自己这方会迎来怎样的大败,到时候回了京城,他这颗脑袋肯定是保不住了。

    崇祯皇帝还有一帮文武大臣,全都在城头上看着他呢!

    “跑啊!”

    “跑!”

    李过的命令下达,带头开始了逃跑。

    因为早就通知到了每一个人,李过的这支老营兵逃跑的非常,呃,非常整齐,就跟后世学生跑操一样。

    就差有人喊“一二一”了。

    “贼军跑了,快追!”

    明军这边本来还提心吊胆的,毕竟是一群没上过战场的泥腿子,能拿着武器走上来不掉队已经称得上精英了。

    许多走在前面的刀盾兵已经做好了见血的准备。

    谁知道双方还没接触,闯贼的军队就开始仓皇逃窜。

    明军一下子就呆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贼寇跑了,追啊!”

    “杀一个贼寇,赏饼干十斤!”

    “杀贼寇小头目,赏饼干百斤!”

    “杀贼寇将军者,赏饼干千斤!”

    “活捉李自成,赏饼万斤封万户侯!”

    封万户侯什么的,大家没听清,可是赏饼这事,却让许多人激动了。

    他们当兵为什么呀?

    不就是为了一口吃的吗?

    现在城里的粮食已经飙升到三两银子一石了,好在有天神的饼干救命,粮食价格到了二两银子一石。

    就算是饼干,现在也得一两银子一百斤。

    能抢到饼干的,到底是少数。

    就算你抢到了,五城兵马司的人也会让你乖乖交出来,理由是崇祯皇帝要统一调配。

    普通泥腿子一听杀一个贼寇就有十斤饼干,眼睛里都开始冒绿光了!

    “冲啊,杀贼拿饼干!”

    “前面的饼干们不要跑,到爷的怀里来!”

    “我要饼干!”

    贫穷和饥饿为这群泥腿子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他们眼中,对方四散奔逃的闯军已经变成了会动的粮食。

    李过转头一看,就看见明军的前锋,神情疯狂,择人欲噬。

    “嘿嘿,跑快点,再快点!”

    。。。。。

    京城。

    城墙上。

    崇祯皇帝正用一个单筒“千里眼”看的起劲。

    以前他都是在金銮殿上听大臣们汇报,哪里哪里斩杀贼寇几十人,哪里哪里取得了大胜。

    像现在这样,身历其境,用自己的眼睛看一场战斗,是前所未有的。

    就好像一个听有声书的,忽然有一天看上了3D大片,那种视觉冲击感无与伦比。

    “闯贼不堪一击,一触即溃,看来你治兵的确有一套,早知如此,让你去领兵剿匪了。”

    望远镜这东西虽然稀罕,却也不是没有。

    只不过是舶来品,价格昂贵。

    崇祯皇帝使用的这杆,是崇祯七年,日耳曼传教士汤若望来的时候,献给崇祯的。

    历史上的明朝后期虽然闭关锁国,可跟后面的带清不同。

    天主教徒徐光启就多次跟濠镜澳的葡萄牙人购买红衣大炮,仅在天启年间,购买了26门红衣大炮。

    此时京城城墙上的红衣大炮,就是徐光启买的。

    原本是有19门的,只可惜年久失修,保养不当,只剩下了12门。

    其余的红衣大炮,则运送到了辽东等地。

    历史上袁崇焕炮击努尔哈赤,使用的就是徐光启购买的红衣大炮。

    宁远之战以后,朝廷更是掀起了大炮热。

    崇祯初年,甚至还雇佣了葡萄牙人作为火炮教师,专门教授大明的炮手们大炮。

    后来孔有德叛变,带着大明最精锐的炮手们投降带清。

    许多葡萄牙人不愿投降,奋战至死。

    此消彼长,带清的火炮发展迅速,并且组建了汉军火器营,乌真超哈。

    乌真超哈在满语里的意思就是“重兵”。

    不过这些跟眼前的一切并无关联。

    崇祯皇帝的夸奖,让李建泰通体舒畅,跟三伏天吃了冰块一样。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