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箱子里的崇祯 > 第85章 王永吉

第85章 王永吉

    与此同时。

    山海关。

    名垂青史的满清第二巴图鲁吴三桂同学站在雄关的城楼上,在他背后,是大明的壮丽山河。

    当然了,在他面前的,也是大明的河山。

    吴三桂身高八尺,容貌甚伟,标准的帅哥,完美的继承了老吴的优秀基因。

    他现在手握4万雄兵,还有名震寰宇的关宁铁骑。

    “月先啊,不能再犹豫了,你父亲已经被李自成给关起来了,生死未卜,高一功、李过率领六万大军,直扑山海关。”

    王永吉是蓟辽总督,“山海关三十万军民的生死,全在你一念之间。虽然本官在此地时间不长,可也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李闯是逆贼,难不成你还打算投贼?”

    吴三桂心乱如麻。

    他不是上帝,更没有开全图挂,他所能判断的只能依赖于有限的消息和自己三十六年的人生经验。

    “我实在下不了决心,一旦引狼入室,我就成了千古罪人啊!”

    王永吉指着城下一眼望不到头的窝棚,心忧如焚,“月先,你看看,这些宁远的老百姓,跋山涉水,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已经是弹尽粮绝。

    你再如此婆婆妈妈,这些人的命都会葬送掉。

    我王永吉是蓟辽总督,可也是人,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三十万人就这么白白死掉!

    鞑子都是狼子野心,这我知道,可我管不了那么多,李自成是什么人你比我更清楚,他们就是土匪、流寇!

    如果让他们裹挟了这三十万人,你觉得还能活下来多少人?

    恐怕你的关宁铁骑全都拼光了,也阻挡不了李自成一步!”

    窝棚里的百姓都是从宁远逃难过来的。

    崇祯十七年三月初六,崇祯下旨,放弃宁远,退守山海关。

    三十多万百姓拖家带口,跋山涉水,一路上不知道死掉了多少人,才赶到了山海关。

    吴三桂和王永吉带着三十多万军民困守在这里,每天光是粮食消耗就是一笔天文数字,每天都有百姓饿死。

    但吴三桂没有办法。

    他只能向崇祯皇帝要钱要粮。

    可惜崇祯皇帝自顾不暇,老家水晶都被人给爆了。

    吴三桂考虑过投降李自成,反正大家都是汉人,皇帝轮流坐,今年到你家。

    但李自成一番骚造作,不但没有释放他老爹吴襄,反而派兵来攻打。

    这就让吴三桂骑虎难下了。

    不,应该说是逼良为娼。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吴三桂看不上李自成。

    想他吴三桂世代军门,搁民国,那就是妥妥的东北王啊!

    你李自成什么身份?

    泥腿子出身的农民军,要是搁以前,吴三桂都不带正眼看他。

    其实搁现在,吴三桂也看不起李自成。

    李自成虽然号称佣兵百万,可真正带兵的吴三桂知道,这里面有多少水分。

    如果李自成真的有百万可战之兵,吴三桂立刻带兵投降,连一秒都不带犹豫的。

    甚至鞑子多尔衮他们也不会犹豫。

    可事实上,这百万大军里面能有十万可用之兵就不错了!

    吴三桂心里未必不会想。

    你李自成能当皇上,我吴三桂难道比你差?

    哪个男人不想当皇帝,品尝至高权力的滋味?

    这也是吴三桂一直咬牙坚持的原因。

    他要跟李自成硬碰硬的打一架!

    如果输了,那就投降,如果赢了,那就兵锋南向,定鼎中原。

    吴三桂咬了咬牙,说道:“你我深受朝廷大恩,况且皇上只是不见了,又不是驾崩,咱们还是要忠君报国,以全忠义之名!”

    王永吉一跺脚,“月先,你可不能糊涂啊!李自成窃据京城,皇上哪还有活命的道理?”

    他忽然压低了声音道:“眼下借兵南下,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只要能把李自成赶出京城,月先你就占据了大义,到时候以监国之名荡平贼寇,北拒鞑虏。。。。。。啧啧,未必不能开创一番基业。”

    好嘛!

    两个人想到一块儿去了!

    “修之,你这话说到我心坎儿里了!”

    吴三桂握住了王永吉的手,深情款款:“这三十万人是我们的根,人在关在,不过我暂时不打算向鞑子借兵。

    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鞑子都是狼子野心,一旦被他们尝到甜头,再想把他们赶出去,那可就难了!”

    王永吉点头道:“月先所言甚是,是我考虑不周。不过咱们可以请鞑子兵在九江口待命。

    若能打败闯逆,就让鞑子哪来的回哪去。若是见势不妙,也可有个照应。

    毕竟请鞑子不会死,但是落在李自成手里,咱哥俩可没有什么好下场。”

    吴三桂深以为然。

    这也是为什么攘外必先安内。

    自己跟李自成可谓是不死不休了。

    山海关乃军事重地,京师的咽喉,如果换做他是李自成,肯定也要第一时间拿下山海关。

    “修之,你觉得该派谁去鞑子那儿走一趟?”

    吴三桂问道。

    王永吉沉吟道:“此事非祖泽溥不可!”

    祖泽溥是祖大寿的长子,现任辽东左都督,顶替了他父亲祖大寿的职位。

    祖大寿是吴三桂的舅舅,祖泽溥是吴三桂的老表。

    祖大寿在锦州之战中被围,无奈降清,但是他的儿子却依旧在大明做官。

    崇祯皇帝还不敢有微词。

    辽东将门已经把辽东经营的铁板一块,奇货可居,崇祯皇帝和鞑子都想拉拢。

    不过吴三桂很聪明,他知道只要自己还在辽东,手上有兵,两边都会把自己当成香饽饽。

    可千算万算,他也没想到李自成真的攻破了京城。

    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六日。

    高一功、李过、刘芳亮十万大军抵达永平。

    永平府城始建于秦朝。

    洪武四年,指挥使费愚往东筑城拓宽,设永平卫。

    永平城周有九里,城高三丈,城墙宽二丈,有东西南北四个大门。

    东门又叫通辽门,顾名思义。

    南门面朝大海,又叫观海门。

    西门是京城望向,又叫望京门。

    北门叫镇平门。

    城墙上设有四个角楼,四十个敌楼、五十六个警铺。

    敌楼又称谯楼,供士兵瞭望传令、存放军械物资,平时士兵巡逻休息的处所。

    警铺是城墙上向外凸出的部分,底部挑空,可倒金汁、射箭,只有极少数的城池才配备。

    永平府城是山海关内第一险要城池。

    站在永平府通辽门城头上,就能看见天下第一关。

    两城相距不过二十余里,半日脚程可到,守望相助,互为犄角。

    永平府守将张鼎见高一功等人势大,连忙打开望京门,迎接王师入城。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