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赤色要塞 > 第十章书生之见

第十章书生之见

    “跪,”

    随着这声尖鸭嗓的呼唤,群臣都有序的跪伏在地,夏瑄见状也同诸臣一样有样学样的跪下了,由于官职低微,夏瑄的位置倒也没人注意有何不妥。

    “皇上万岁!”

    嵩呼。

    “皇上万万岁。”

    再嵩呼!

    “皇上万岁万万岁!”

    “诸卿平身。”

    如此壮观的场面让夏瑄有些羡慕,怪不得自古以来大家都对那个至尊位都心存觊觎之心。

    如果不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纪那个美好的时代,夏瑄只怕也忍不住意淫一下。

    见场上的大臣都起身而来,夏瑄也有样学样的站起身来。

    此刻的朱瞻基已经坐在了大殿前的龙椅之上俯瞰着下面的群臣,目之所及皆带有睥睨之意,让人有些不敢直视。

    只怕这就是传说中的帝王之威了,如今也算是见识了。

    朱瞻基俯视一圈后发现没有人抬头,只好开口道:“诸卿今日很是平静啊,往日朕一坐,诸卿便吵的不可开交,今日何为啊?”

    依旧没人答话,只有一人站了出来,此人便是监察御史于谦。

    监察御史于谦有奏:宣府前卫指挥佥事王林,守龙门关不严,守备私令军士出境捕鹿,为寇所伤,寇因入屯堡杀掠人畜。

    朱瞻基听闻眉头紧皱,然后看着下方一脸平静的于谦说道:“可询问明白?”

    于谦答:“鞫讯明白按律当斩!”

    朱瞻基点了点头:“准,督察院做好记录,交于刑部处置。”

    而后于谦退下了,这时内阁杨荣站了出来。

    “臣杨荣有奏。”

    “准!”

    “陛下,户部尚书一职空缺已久,陛下该为户部另择主事之人了。”

    “依卿所言,可有合适人选?”

    “户部左侍郎吴原。”

    “吴原可在?”

    “臣在。”

    “朕记得你是宣德三年入户部,任户部左侍郎。”

    “是!”

    “既如此你在户部满打满算也只有两年之久,可熟悉户部的事务?”

    “禀陛下,还算熟识。”

    “还算熟识,那也就是不怎么熟了,身为户部左侍郎,本该是户部的尚书的左膀右臂,却如此无用,害朕痛失夏卿,如此无用之才怎堪大用。户部尚书之职你就不要想了,诸卿可还有人选?”

    杨荣刚开口进言就被杨士奇给拉住了,朝着他摇了摇头。

    见无人说话朱瞻基自嘲的笑了笑。

    “朕之大明乃泱泱大国,却连一个户部尚书的人选都选之不出,可悲啊,既如此都察院记录:命太子宾客兵部尚书张本,兼掌户部事。”

    “诺!”

    “继续…”

    “臣张本有奏。”

    “准!”

    “今阿鲁台屡犯我辽东边境,抢人略粮,民愤以呈鼎沸之态。”

    兵部尚书张本奏报后,朱瞻基忽然沉声道。

    “阿鲁台真是好胆,朕本打算朕这一朝与民休息,既然如此,朕也该活动下筋骨了。”

    说完激动的站起来身,叉着腰,看来着实气的不轻。

    “陛下不可啊!”

    朱瞻基才说完内阁的杨溥便站了出来接话道。

    朱瞻基没有答话,只是用手招了招,意思让他继续说。

    “陛下,如今互市以开,阿鲁台的部众已然得到基本的满足,切不可妄然发动战争,何不派使臣前去,斥责这蛮徒,如今虽民生渐稳却也当不起此举大力讨伐。”

    杨溥刚说完于谦便站了出来。

    “陛下,臣认为杨大人此言就是黄口小儿之言,书生之见,阿鲁台兀良哈,此等都是狼子野心之辈,派使臣劝和这种狗屁意见,请恕臣不敢苟同,再者当年开互市本就是为了减少摩擦,可这几年兀良哈,阿鲁台轮番挑衅,像是要和平的吗?依臣看这种狼子野心之辈与之讲理终究是下成之举。”

    于谦说完朱瞻基笑了,而一旁的杨溥却是脸色难看,却也不好反驳,拂了拂袖,退回到了队伍之中。

    “卿可有何高见?”

    “陛下,臣认为对付此等族类就应该有样学样,抢人抢钱抢娘们,一定要让他们痛,他们才会反思。”

    “臣附议!”

    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表态的就是兵部尚书张本,可也仅仅只有张本。

    而后朱瞻基巡视一圈,见大家都在观望,毕竟于谦之言有些骇然。甚至于粗鄙不堪。

    “臣附议。”

    夏瑄这时候忽然站了出来,朱瞻基有些意外。

    当夏瑄站出来的时候大家目光都看向了他,见区区一个少年都站了出来,大家都有些羞臊。

    这时锦衣卫指挥使刘恭突然跳出来指责道:“哪里来的黄口小儿,在朝堂上乱沁。”

    说完还不停的给夏瑄使眼色让他退下,可这点小九九怎会瞒过朱瞻基的耳目呢。

    “好了,刘卿退下吧,夏瑄如今是朕亲封的尚宝司丞,哪里来的什么黄口小儿,朕倒是想听听夏瑄之言。”

    “诺!”

    刘恭退下后,依旧不忘给夏瑄使眼色,可夏瑄哪里会听他之言啊,他清了清嗓子说道:“陛下,依臣所言,于大人所言甚是,杨大人所言完全是秀才遇到兵吗!阿鲁台希望开互市,咋们开了,可换来的是什么?劫掠,我们不能让他们把我们的善良当做软弱。”

    夏瑄说到这里看了看周围的反应,发现反响还不错,便继续开口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种道理大家都能脱口而出,可真的能做到吗?大家好好想想如今放任辽东之地不管,是不是会埋下隐患,对我们大明日后的发展是不利的,只要民心向往,有何战不可胜的,要知道我们大明是最硬气的朝代,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好一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年纪轻轻就有如此之见识,诸卿可有何高见?”

    见无人应答,朱瞻基看向了于谦,见状继续道:“那就形成决意,打!诸卿可有好的人选?”

    此刻杨荣站了出来说道:“陛下,既如此何不派于大人,夏大人前去?”

    “杨大人好提议,夏瑄还在丧期,不宜出征,那就于谦去吧,只是于谦乃监察御史,带兵似乎有所不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