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道医通玄 > 第九章 少年游医

第九章 少年游医

    九州大陆,历史悠久。相传蛮荒时代,妖禽飞舞、走兽横行、群魔肆虐,人族在此夹缝中苟延残喘。自上古时期三皇创世,五帝掌纲,败群魔、驱妖兽,人族才开始扎根、繁衍,并逐步发展壮大。

    后有人王集合上万力士铸九鼎,并将自身精血融于鼎中,深埋于大陆九个方位,按九宫排列,于百万里方圆镇压人族气运,至此,人族繁荣昌盛,距今已有数千年矣。九州者,即中心地带的中州,东部青州、鲁州,南部雷州、离州,西部庚州、云州,北部幽州、芦州。

    云风自横断山脉出发向北,一路披星戴月,食风饮露;行山林、采草药、辨寒热温凉;怀仁心、施妙手、救百姓疾苦。他如此辗转半月有余,行至庚州地界。庚者,五行金也,因其地处九州西部,多山石矿脉,故此得名。

    此间正值阳春三月:清风拂柳,鸟语山林,暖烘花发,遍地芳菲,燕雀纷飞,红尘紫陌,正当赏春时。

    走着走着,遇一村落,此处竹林密布,屋院连绵。参天古树插两旁,小桥流水分两边。杨柳依依,花香馥馥;夕阳映照,鹤鸣松涧;晚霞红晕,牛羊径转;牧童归来,老翁酣唱。真是山水田园莫如此,塞上江南好风光。

    云风穿梭于村落之间,自觉神清气爽,忽然听到不远处有哭泣声音,其声悲悲切切、凄凄惨惨,连忙寻找伤感之人,发现声音是从距此十步外的茅草屋传来。他快步走了过去,轻轻敲门。不一会儿,“吱呀”一声,门开了,迎面出来一位老翁,擦拭眼角泪痕后,询问道:“这位小哥,有什么事吗?”

    “老伯,打扰了。小子四处游行,恰巧路过此地,方才听到屋里有哭泣声,所以前来询问是怎么回事?”云风客气行礼道。

    老翁打量眼前少年,见他眉清目秀,正气凌然,言谈不俗,举止端详,想必不会是坏人,便开口到:“请小哥里边说话。”把云风迎进了屋里。茅屋里面陈设简陋,不过桌椅床铺齐全,床榻上躺着一个八、九岁的孩童,正在迷蒙昏睡,床边有一老妇人看护。

    老翁请云风坐下,倒了杯茶水,缓缓开口道:“不瞒小哥,我这孙儿自从今年开春以后,开始发高烧,浑身滚烫,两眼红肿,大便干结,去请郎中诊治后,非但没有好转,反而病情越来越重,近几日更有些神志昏迷,胡乱言语。可怜这孩子父母早亡,留下我们两位老人照料,如今又命在旦夕,伤心欲绝之下,忍不住痛哭。”

    老翁说着说着眼泪夺眶而出,一旁的老妇人也跟着抽泣。

    “老伯先别着急,我也知道一点医术,能让我给他看看嘛?”云风安慰道。

    “那可多谢小哥了。”老翁感激的说道。

    云风几步走到床前,看这孩童面红目赤,神志不清,摸其手脚,微微有些僵直,再诊脉象,脉细而弦数,明显是春温之病。春温,一般是由冬季感受寒邪,隐伏体内,郁而化热,待春阳发泄之令而发作。便问道:“老伯,你家孙儿去年冬天有没有吃过什么寒凉的食物?”

    “好像没有啊。”

    “哦,对了。去年冬至前后下大雪,他与几个邻家小孩在雪地里打闹,活动久了觉得身热口渴,就每人吃了几口雪解渴。可回来以后也没什么事啊。”老翁想了一会儿说道。

    “那就对了。他得的病叫做春温,原因在于去年冬天感受到了寒气,当时没有马上发作,藏在了身体内,等到来年春天阳气生发的时候开始发作。”云风耐心向两位老人解释道。

    “那我的孙儿还有救吗?”老翁急切的问。

    “老伯请放心,我这里有一些草药,您二老按照我说的进行煎熬,几天之后就会好了。”云风安慰道。

    “多谢小哥。”老翁激动地开口道。

    言罢,云风拿出前些时候采到的草药,(有凉肝熄风的羚羊角、钩藤,有轻清宣透的桑叶、菊花,更有生地黄养阴,白芍药柔肝,茯神安神镇惊,贝母、竹茹化痰通络,另加石膏、知母以大清气热。)并详细告诉他们煎煮方法以及服药方法,二老便开始熬药,喂他们的孙儿吃了。

    云风留在这里观察几日后,孩童渐渐痊愈,一家人对他千恩万谢。这里的情况早就惊动了街坊邻居,纷纷带着自家孩子、妻子、父母前来,让云风帮忙瞧瞧。云风依据中医四诊,一一为他们解决病痛。

    如此又耽搁了几日,云风便打算跟老翁一家告别。

    临行前,老翁再次千恩万谢后,从怀中拿出两本土黄色的旧书籍,双手呈给云风,说道:“小老儿祖上曾出过一名医药圣者,据说行医手段玄妙非常,甚至能令人起死回生。先祖生前留下医书三册,本想传给后代,奈何后世子孙不肖,要么不学无术,要么难以领悟其中精妙,以致于荒废了大好传承。如今历经几百年,传到我这一辈,只剩下这两册残本,还望小哥收下,或许能够与你的医术互相印证。”

    “多谢老伯,大家多保重!”

    云风收下老翁所赠医书,还礼后,又与村中众人一一道别,继续他的云游之路。

    黑夜,万籁俱静。一座破庙里,灯火摇曳。云风盘腿而坐,手里拿着破旧发黄的书籍仔细阅读,耐心品味。这正是临行前老翁送给他的那两本医书,其中一本是《黄帝内经灵枢卷》,主要讲述经络、脏腑、四时、五邪、寒热以及九针治法。

    这当中尤以九针治法最为玄妙,详细记载了九种不同形状的针具的特点、作用及行针治疗时的注意事项等等。另外一本名为《针灸治疗歌诀》,以诗歌的方式记载了针刺的不同手法以及人体三百六十多个穴位的治疗作用。

    云风一边阅读,一边催动地皇诀之中的庚金镇山诀,一道手指粗细的金色真气悬浮于手掌之内,锋利肃杀,光彩夺目;再引动赤火炎阳诀,一缕缕赤红色的灼热气息自丹田、循经脉、至手掌,汇聚成一团小火球,如同一个小火炉一般熔炼着那道金色真气。

    狂暴的火与肃杀的金刚一相遇,便相互交战,片刻之后,‘轰’的一声,金火俱灭。云风微微叹息,失败了。这是一种五行相克的法门。

    自习得地皇诀以来,云风对五行真气的相生、相合之理早已经融会贯通。五行相生者,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依次循环,生生不息,还可借助大地、自然之力,一旦运用得当,法力无穷无尽。

    但它的弊端在于防御自保有余,攻击力不足,如果遇到强大敌人,或面临危险境地,很难及时脱身,而法力的无穷只是相对而言,毕竟天地都有穷尽的时候,何况是人呢?

    所谓五行相克,指的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克,是指互相排斥,相互克制,制约。如果两种相克的属性直接相遇,会出现相互抵制、排斥,相互抵消,更有甚者会因为力量过于狂暴而出现爆炸、毁灭性的能量。所以说,五行相生,则万物繁荣;五行相克,则归于寂灭。

    当然,事无绝对。比如,树木扎根于土壤,才能够更好地生长,是运用木克土的原理;高筑堤坝,防止洪水泛滥,是土克水的原理;取水灭火灾,是水克火;熔炼矿石成金铁,是火克金;伐木砍柴,是金克木。世间的生克制化本来就没有完全固定的模式。

    云风现在要做的正是一种五行相克的试验,以火炼金,形成气针,再以自身为载体,进行实验,参悟这两篇针经上的精妙。

    再来,又失败。失败!失败!.......连番的失败并没有让云风退却,反而慢慢找到了规律。

    他再一次凝练出一道金色真气,然后催动火之真气缓缓行至手掌,形成火炉形状,慢慢靠近金色真气,而后催动‘火炉’喷火,刚开始是小火,金火相互接触,相持不下,随着源源不断的火之真气输入,小火炉越来越大,火势也越来越旺,渐渐地,金色真气开始越变越细,也越来越凝练,逐渐变成一枚绣花针模样,彻底成型。

    反复熔炼,真气化形,气针终于形成了。

    接下来,云风用右手食指、中指拿捏气针,朝左手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刺入。气针晶莹剔透,流光溢彩,有形而无质,轻如鸿毛,刚一触碰到皮肤,就顺势而入,无比顺畅,没有丝毫痛感。针入半寸,酸、麻、痛、胀感接连而生,云风放松身心,细细体会针感。

    一刻钟后,他调整针向,略带倾斜,沿合谷穴向手腕方向斜刺,针感再次增强,并沿着手阳明经脉缓缓向上,直至它的起点——鼻翼旁的迎**,自觉整条经脉贯通无阻,越发顺畅。

    又一刻钟,气针能量散尽,针感慢慢消失。云风若有所思后,如法炮制,炼气针、刺穴位,不断尝试、实践、感悟,体会每一条经脉、每一个穴位的针感、运行、特性,再对照之前所学,印证不同穴位的疗效,以及几个穴位之间的属性和临症治疗时的配合问题。

    几日后,周身十四条经脉、三百六十多个穴位,被云风一一尝试完毕,他的针刺的特点以及临床疗效都有了极为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唉,可惜啊。还要继续努力才行。”云风微微嬉笑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