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流淌吧,故乡的小河 > 第二章 恰同学少年时三

第二章 恰同学少年时三

    课间十分钟,有极少数同学跑出去上厕所了,多数同学还在忙着包书,整理课本等,新同学之间也开始慢慢有了交谈。

    上课铃响的时候,大家都准备好了数学书,端正地坐着。

    只见一个穿着有点旧的,蓝色中山装的中年男老师走了进来。他戴着一副像老花镜边框的眼镜,脸色白晰但脸庞很消瘦,两边颧骨高高的冒着,像得过大病一样的,但精神却是相当的好,大约40岁左右。

    他在讲台站定,环视了一下眼前这批学生,声音清脆而严肃的开始了:“上课!”

    柯俊文簌地快速站起来喊道:“起立!”

    全班同学齐刷刷的站了起来。

    “同学们好!”

    “老-师-好-!”

    “请坐!”

    大家又齐刷刷地坐了下来,望着他。

    这一固化标准的上课问好流程,多年来没有任何人感到乏味过,每个人都从内心里面喜欢这不到一分钟的仪式感。

    老师等大家都坐好,说:“同学们,我叫张万林,是你们的数学老师。”

    他顿了顿:“请大家翻开书,我们来开始学习第一章:有理数。”他在黑板上有力地写下了这几个字,字体规范而清晰,粉笔在黑板上发出“咔咔咔”的声音,清脆响亮。

    “第一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讲:有理数的有关概念。有理数指整数可以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张万林老师没有多少废话就开始了传道授业,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

    4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大家都收获颇丰,心思慢慢被带进了知识的海洋中。下课铃一响,广播就响起了“运动员进行曲”,学校里面顿时人声鼎沸起来,楼上高年级的同学咚咚地往楼下跑,欢声笑语互相打闹。初一新生要规矩一些,虽然也是前呼后拥有说有笑的,但没有过多的随意打闹。大家快速地跑到操场站好,有些尿急的先赶紧跑到厕所解决好问题,再疯跑着跑到自己的位置站定,准备开始做广播体操。

    随着熟悉的“第七套广播体操”的音乐响起,喇叭中传来标准清晰的声音:“现在开始做,第七套广播体操。第一组:伸展运动,预备---起!”

    然后随着音乐就是非常有韵律的喊操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广播员那声音像装了弹簧一样跳动着蹦了出来,大家随着节奏认真地做了起来。

    初一新生很多不会,只有少部分人会做,多数人照着样子在那儿手舞足蹈地乱挥一气,有的干脆傻站着。柯俊文还好在小学学过,他一招一势非常认真的做着。他有一个一贯的好思想,觉得认真做操真能锻炼身体,并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更何况他现在是班长了,凡事都要认真带头。

    第二节课的课间时间要长一些,大家开始有时间摆谈了,有的则趴在二楼栏杆边谈笑边向校园张望,欣赏新校园的风景。

    柯俊文擦好黑板,拍了拍手上的白灰,坐在座位上拿出了英语课本。同桌柳毅和同班另一个矮个子有点痞子气的男生,在外面走廊有说有笑。姜弢把自己凳子往柯俊文这儿挪了一下,说:“哎,班长,你家是哪儿的呀!”

    “哦,我古楼的。”

    “古楼呀,晓得了。我家就在学校旁边,后面教师家属楼。”

    柯俊文再次仔仔细细地边打量着姜弢边说:“你爸爸是老师吗?”

    “是的是的,就是三楼90级4班的班主任曾老师。”

    曾老师?!他姓姜为什么父亲姓曾呢?柯俊文觉得有点奇怪,但没有多问,说:“哦,我们宿舍有个体尖哥儿,他就是90级4班的。”

    “你说肖胜利呀,我认得到他。他体育厉害得很哟,短跑凶得很。”姜弢滔滔不绝地说着。

    一会就上课了,走进来一个衣着得体的女老师,个子不高戴着眼镜,约莫30岁左右。她人长得很漂亮,但给人却一种神情冷峻的表情。

    一番问候之后,她开始了英语教学。柯俊文和同学们又认识了另外一位张老师。“英语张老师”,他在心里默想着。

    1988年所有人都是初中才开始学习英语,所以都是先从“ABCD”最基础的英语字母开始。

    第四节课是思想政治,老师是柯俊文都觉得英俊潇洒的刘凯老师。在柯俊文眼里,政治刘老师简直就是他的偶像,知识丰富人又长得帅气周正。他常常在心里想,自己要是能成为张老师这样的就好了。

    只见刘老师一身完美的灰色西装,走路笔直有范,皮鞋也是锃亮发光,头发梳得相当有型。应该说,他是多少小女生心中的白马王子型,春梦的对像啊!

    “同学们,做为你们的思想政治课老师,我其实担子和你们班主任祝老师一样重。在未来的三年,我将教会大家学习做一个优秀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刘老师一开口就是浑厚的嗓音,这声音如何比喻呢,并不响亮,但听起来像一面厚实的墙一样浑厚浓重。

    “请大家翻开书,首先,我们来学习,什么是公民!”

    柯俊文打开思想政治的第一页:前言。课本的第一句话就是:“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

    “首先,我们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开始学习。大家请看括号里面的小字: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80年9月1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令第八号公布1980年9月10日起施行。所以请问大家,我国的国籍法是什么时候施行的?”

    “1980年9月10日!”柯俊文和其他几个同学应声附和着。

    “对,大家记住了,这个是必考点。”刘老师又重复了一遍。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取得、丧失和恢复,都适用本法。”刘老师拿着书本,顺着通道边慢慢的走着边抑扬顿挫的念着,深厚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同学们认真的盯着书本,一行行往下学习,并在心里跟着默读。

    一会,十八条就念完了,刘老师站在讲台上,非常帅气的一手扶着讲台,一边说:“大家都很认真,这很好。大家关上书,接下来我来提个问题。”

    同学们都合上了书,有的人还趁机赶紧瞄了几下才合上。

    “父母无国籍或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他具有中国国籍吗?请回答具有还是不具有?”他环视了一下教室,有几个人举起了手,柯俊文也举起了手。刘老师指着第三排中间连排最左边靠通道,一个戴眼镜的男生说:“那位同学,请问你叫啥子名字,请你来回答!”

    一个斯文有才气的男生站了起来,他扶了扶眼镜:“老师好,我叫赵鹏。”他声音不算大的回答。

    “好,赵鹏同学,请问具有还是不具有?”

    “具有!”赵鹏肯定地回答。

    “嗯,不错,回答正确。那这样,我再问你一个问题,曾有过中国国籍的外国人,具有正当理由,可以申请恢复中国国籍;被批准恢复中国国籍的,还可以再保留外国国籍。请问,这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错误的。正确的应当是:不得再保留外国国籍。”赵鹏信心满满地回答。

    “嗯,不错不错。”刘老师面对全班同学说:“大家要学习赵鹏一样的学习精神和回答问题的方法,他不光回答了对与不对,还补充了正确的答案,说明他是认真在学习和记忆的。”

    大家也认同地看了看赵鹏,刘老师并没有让他坐下,指着他继续说:“今天,我就指定赵鹏同学为思想政治课的科代表,大家欢迎!”教室响起了掌声,赵鹏是91级1班第一个科代表。

    刘老师继续循序善诱的讲解课文,本来应是枯燥无味的一门学科,但在他的引导下,形象生动的讲学方法硬是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记忆深刻。所以好的老师,总有他独到的教学秘籍。

    满满一堂课下来,大家听得非常认真,下课该吃中午饭了还意犹未尽。

    事后刘凯老师跟班主任祝元明老师讲起为什么选赵鹏做科代表,因为他边走边念课本的时候发现,赵鹏学习非常认真:“他读书那个样儿就像要钻进书里面了一样,专注得很!”

    而我们发现,赵鹏由于眼睛近视,看书的时候比任何人都要趴得低一些,脑袋像凑近书边了一样,所以那个姿势显得比其他人更用功的样子。大家后来想起这事,也会学赵鹏的样子,低头凑近书开开他的玩笑。不过大家都还是服气他当科代表的,赵鹏每次在这一科上还是考得很不错的,都是前几名。

    中午放学家近点的城头学生就急冲冲回家吃饭去了,家远一点以及住校生,都拿着陶瓷饭盅出校门左拐几米再左拐进巷子,到合阳中学的食堂打饭打菜。大家排着队,依次上前,周军,江伟和柯俊文三个人挨着排着。只见食堂黑板上写着:烧白一元,鱼香肉丝一元,蒸排骨六角,烧肥肠六角,番茄炒蛋五角,藤藤菜二角,土豆丝二角,四季豆二角,白菜二角,绿豆芽一角,豆花二角。

    祝元明拿着个大盆子也到食堂来打菜,他在教师窗口要了两份烧白。91级1班的同学都向他问好,他笑了笑端着热气腾腾的烧白离开了。柯俊文发现,祝老师笑起来两边还各有一颗虎牙一样。

    江伟排在前面,他要了一份肥肠和土豆丝,柯俊文要了一份烧白和绿豆芽,周军也要了一份烧白和四季豆。他们仨离开的时候向排在后面的印洪武和康青春康多钱打了下招呼。回到校园,学生们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吃饭,有的站在篮球场有些坐在宿舍前,双杠那儿站着几个1班的学生在吃饭,有两个女生。

    柯俊文他们也走了过去,和女生有说有笑的聂世金喊了一声班长。柯俊文发现两个女生一个是文娱委员杨骏和另一个女生。江勇、邢力、朱胤和谢志文都在,大家打过招呼。聂世金介绍另一个女生说:“这是我们尖山的尚亚玲。”尚亚铃刚问完大家好,聂世金突然指着她和邢力说道:“班长,这是邢二娃的婆娘!哈哈哈哈!”向亚铃红了脸,向聂世金踢了一脚沙子,嗔道:“打死你,龟儿聂哈儿!”聂世金像猴子一样蹦开了,大家都哄笑了起来,邢力既不反对也不说什么跟着笑着,尚亚铃则嗔怪地也望了邢力一眼。

    除了杨骏是城里的,他们几个都是从尖山公社考上来的,以前就认识,所以大家也熟络。而现在杨骏和尚亚铃是同桌。

    “杨骏同学,你家是哪里的呀?”柯俊文问了一句,刚问完觉得自己有点冒昧,而且是第一次近距离跟城里女生说话,他突然有点略显尴尬。

    “东津沱的,重棉四厂。”杨骏的双眼皮很好看,含笑地盯着柯俊文说。

    柯俊文和大家都“哦”了一下,他也不知道重棉四厂在哪里,杨骏指了指校园南方说:“在那边,离学校有点远。过了涪江一桥过了合一中,然后再过了南屏中学还要坐2、30分钟的车。”

    她详细地说着:“反正有点远!”她说完好像嘟着嘴一样。柯俊文没敢直面看她,偷偷瞄了一眼,原来个子瘦高单薄的杨骏的嘴唇极有特点,天然的嘟唇,应该说是性感,他心里这样默默认为。

    大家吃完饭,各自找洗碗台涮洗饭盅去了。柯俊文洗好后放在宿舍,和江伟一起来到了教室,他们都还没有午睡的习惯,高年级努力一点的学生也陆续上楼进了教室。也有一半的人在宿舍午睡,每个班也有些人趴在课桌上午睡,柯俊文拿起下午要上的《生物》书看了起来。

    进入新世界的柯俊文,就这样争分夺秒地探索着新的知识,不知疲倦。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