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夫卫听敬上

    人已经走出去很远,只有桌案上喝剩的半盏茶还升腾着氤氲的雾气。

    薛温呆愣了很久,那人的淡淡的笑容仿佛还在眼前,他放下手,摇了摇头,刚想走,随即又想起什么,转身喝完了那盏菊花茶,这才下了楼。

    方才楼下的一片狼藉现如今早已经剩一片残局,几个小二正在收拾着。

    薛温抓住了一个店小二,拿出钱袋子,道,“这些毁坏的东西多少钱,我可以赔偿。”

    小二看了他一眼,笑道,“没事,已经有人付过钱了。”

    薛温皱了皱眉,又道,“那间花间集的茶饮费?”

    “也已经有人付过了?”

    小二点点头,随即又转过身,欢快地收拾着残局,显然方才那个人给的赔偿很多,足够让小二展露笑颜,开开心心地收拾。

    薛温回头,刚想问方才那间花间集是哪位夫人,脑海之中却忽然想起她说‘不必细究姓名’,他失笑,转过身,离开了青莲酒楼。

    ——

    王银钏到了卫府之后,连翘便跑过来,道,“小姐,方才卫大人送了书信来。”

    送完信,连翘忍不住偷偷笑。

    王银钏接过,只见那书信上书“与卿卿书”。

    王银钏还没打开,便见到连翘偷笑的模样。

    她用信轻轻拍了一下小丫头的头,“别笑,大人识字不多你又不是不知道。”

    连翘摸着被拍的地方,讨饶道,“夫人饶命。”

    连翘自八岁时便陪在她身边,从相府到卫府,跟在她身边多年,前世她见卫听谋反失败,便给了些银子叫她走,只是连翘忠心耿耿,后来即便暂时离府,在后来她沦为乞丐的时候,还来偷偷接济她。

    只是最后所托非人,被丈夫家暴致死。

    这会儿的连翘,还是跟在她身边,喜欢偷笑,有些贪嘴,灵动活泼的小丫鬟。

    王银钏捏起那信,到了房中,才打开。

    信上道,“爱妻卿卿,今日安否,可思吾否?见字如晤。今时一身冗事,胸怀烦闷之际,思卿卿之心愈烈,不知爱妻身在何处,满心忧伤。吾今日读《诗》,读至‘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文,只觉欢喜,应似你我伉俪。愿卿卿心似吾心,不离不弃。夫卫听敬上,顺颂时祺,秋绥冬禧。”

    洋洋洒洒,狗屁不通,总结一句:我想你了。

    王银钏执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字,随后从笼子里放开一只通体白色的鸽子,将信卷好,放入鸽子脚边的小筒之中,随后,鸽子振翅而飞,朝着天空飞去。

    晚上归家之时,卫风哭嚎着嗓子,如同杀猪一般的声音从卫府门前一直到了用膳房。

    王银钏正在看卫府的账本,看得专注,却也无法抵挡住卫风的魔音灌耳。

    她抬起头,无波无澜地看了一眼卫风。

    卫风剩下的哭嚎顿时封在了喉咙之中,“嫂,嫂子。”

    王银钏把知道这两兄弟一回来,自己这账本便看不下去了,索性便放在一边,道,“怎么了?哭什么。”

    “在军营受委屈了,又想撂担子不干了?”

    卫风瘫倒在椅子上,“兄长今日吃了火药,看见我操练不够好,便摁着我练,我要告状!”

    “驳回。”卫听踏进房门,正义凛然道,“你身子太虚,就该多练。”

    卫风哇得一声嚎得更响。

    卫听训斥,“食不言,寝不语。不吃就滚出去扎马步。”

    卫风选择了乖乖吃饭。

    王银钏笑着给他夹了一块红焖肘子,“多吃些补补。”

    卫听看向王银钏。

    王银钏夹了一块凉拌猪耳,“你也补补。”

    卫听笑逐颜开。

    吃过饭之后,王银钏道,“你今日查出什么了?”

    卫听道,“军营之中,鱼龙混杂,与许多看我不惯的人,听说卫风是我带来的,且没说明什么身份,也只是放进了新兵之中,便挑唆他,让他去驯服什么红鬃烈马,卫风自小没学过马,被吓得哭声不止,直到后来我身边的人去看,才把他解救下来。”

    王银钏道,“查清楚有哪些人了吗?顺着继续查,若非是背后有人,绝对不敢这样针对一个副将。”

    卫听道,“我吩咐下去了。”

    王银钏觉得有些好笑,道,“有柱国将军为倚仗,还有人敢针对你,卫听,你这乘龙快婿做得实在是不行啊。”

    卫听道,“确实不行,需要娘子庇佑。”

    王银钏笑了起来。

    翌日,相府。

    王银钏今日来得早一些,因得王夫人生病,大姐王金钏昨日便宿在了相府,没有回苏府,王银钏去的时候,不仅王金钏在,王允也在一旁。

    “爹,娘,大姐。”王银钏一一打过招呼,道,“娘的病如何了?”

    王允道,“不过是一场小小风寒,昨日服了一帖药,已经好了大半,哪值得这般兴师动众,你姐一个人就够了。”

    王银钏让连翘放下篮子,“母亲生病,女儿来照顾是应该的。”

    “这是南阳梨,生津止渴,润燥清热,昨日我来的时候,听到母亲嗓子不舒服,今日正好带了过来,最适合母亲吃了。”

    王允见状,道,“你母亲正说口干,正好叫小厨房给她炖一些梨水。”

    有小厮立刻拿过篮子,出去送小厨房了。

    王夫人还卧在病榻之上,见到二女儿,不免想起昨日那些话,心中升起一些愧疚,便主动道,“卫听去军营了?”

    王银钏坐在椅子上,道,“一早就去了,天天在家赋闲,不思进取,再不去军营,连个正经营生都没有。”

    一边的王允道,“怎么听说他把他弟弟也送过去了?”

    王夫人沉吟道,“卫听的弟弟,那个叫卫风的?”

    王银钏点点头,“他那个弟弟,从前在长安专司纨绔一职,都说长嫂如母,我看不下去,便叫卫听一同带过去,也好过在家中整日招猫逗狗的,荒废时日。”

    “也要劳烦爹多看这些,那孩子虽然以前名声不好,却是个聪明肯吃苦的,好好培养,以后定然也能成器。”

    王允点点头,“好。”

    说了会儿话,小厨房端来了熬好的秋梨水,这时,外边有个小厮却忽然来报,“老爷,行台尚书令赵大人求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