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采矿方案

    并不知道张二河心中所想的朱厚照,在训斥了张二河一顿后,就将视线投向了这座民窑的外面,打量着这座民窑的总体布局。

    他不但要把西山的道路铺好,更要把矿山建设得更快。

    这些煤炭,都是用手工挖掘出来的,然后从山洞中搬运出来的。

    这种纯粹的人工开采,速度实在是太快,一天下来,能开采出的矿石也不多。

    这一看。

    朱厚照说道:“谷大用,你让人取一份西山上的图给我。”

    然后又对张二河说道:“张二河,这西山各处的窑口位置,你可知晓?”

    张二河试探着回答道:“大致知晓,殿下。”

    朱厚照点了点头,说道:“等谷大用带着图纸过来,你和他在上面标注一下这些窑口的位置。”

    张二河吓得魂飞魄散,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谷大用,脸色发青,发青。

    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可是,他又能说什么呢?

    “是。”谷大用对张二河的态度毫不在意,微笑着说道。

    他看出来了,张二河对于朱厚照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助力。

    如果能与他交好,那么,将来他登上皇帝宝座的时候,也是一大助力。

    最终,朱厚照又望了一眼那座民窑,叮嘱留守在这里的士兵,不准欺压挖矿的人,便和一些士兵,一起下山了。

    夜幕降临,他要返回小镇,将心中的想法写下来。

    不多时。

    朱厚照换上一件长衫,随便用了点饭,就开始认真工作,用毛笔在画布上一丝不苟的画着。

    为了保护矿工们的性命,他们必须要用一根根粗大的柱子和一根根粗大的木头来支撑。

    要知道,在如今的年代,矿山崩塌,那就是矿工的死期,根本没有任何生还的可能。

    稳固矿山,仅仅只是其中之一。

    而且为了提高开采效率,朱厚照还打算在矿道中铺设两条轨道。

    重新组装一辆简单的卡车。

    以大明现在的科技水平,完全可以制造出一个皮带轮来。

    用牛拉着马,运出的煤,是手工开采的几百倍!

    朱厚照的图纸,已经被他做了一些简单的修改,有些复杂的部件,还得用机床才能制造。

    不知用了多少时间,直到朱厚照觉得的手腕都有些发麻,他这才满意的对着纸张上的墨迹吹了一口气。

    朱厚照一边看着精美的图纸,一边仔细的分析,忍不住赞叹道:“我真是一个人才!”

    朱厚照扭了扭腰肢,朝门口喊了一声:“快,把刘先生这位军师叫过来,有要事要和他商量。”

    谁知,还没等门外的军士回答,刘大夏便先开口道:“太子,小的到了。”朱厚照一怔。

    话音刚落,刘大夏就从门外走了进来。

    不仅是他,谷大用、刘瑾、张二河,也都在!

    “参见皇子殿下。”

    “人都到齐了。”朱厚照微微一笑,挥挥手:“正好。”

    说着,朱厚照从桌子上站了起来,对着三人说道:“三位,请将西山上发生的事情详细说一遍。”

    “殿下。”刘大夏明白朱厚照的用意,便抢先说道:“现在西山上所有的窑洞都被我们控制住了。”

    “但我也斩杀了一些违抗命令的,威慑他们,如今都被囚禁于镇外的兵营之中。”

    “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刘大夏在接到这个消息后,很快就将这个消息传递了出去。

    派了将近五千人,去各地的窑子里转悠。

    而那些在西山称王称霸的地主们,怎么可能甘心将的煤矿交给刘大夏。

    这就造成了一些自以为有些背景的老板,明目张胆的违抗命令,说背后有背景,想要震慑刘大夏,逼迫他退让。

    可谁知道,刘大夏拿着朱厚照当盾牌,二话不说就让人把闹事的给宰了。

    一帮没脑子的蠢货,他们有什么后台,能比得上朱厚照和弘治吗?

    朝廷之中,有些高人并不在乎一点点的得失。

    如果只是刘大夏一个人触碰到他们的利益,说不定那些大臣还会耍一些小手段,让刘大夏吃点苦头。

    “违令者死。”朱厚照满不在乎地道:“刘大师,把本宫刚才的话语,再次传达下去,若是有哪个人,在非常时刻胆敢找我麻烦,我就灭了他满门!”

    “是的,殿下。”刘大夏目光闪烁了一下。

    这是太子殿下对他的支持,也是对刘大夏的保护。

    按照刘大夏的推测,对西山上的那些民间窑洞下手,不过是朱厚照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很可能就是对朝廷里那些权贵的好处下手。

    而他身为兵部尚书,又被贴上了朱厚照的烙印,朝中的文武百官不能对朱厚照下手,自然会迁怒于他。

    一瞬间,不得不说,刘大夏有些心动了。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被朱厚照算计的事情,他到现在都忘不掉。

    “关于下一步,我有想法。”朱厚照问道:“刘大师,你能不能告诉我,这一次来的矿工,大概有几个,他们是怎么想的?”

    刘大夏想了想,说道:“殿下,根据各窑口的士兵统计,一共有一万三多名矿工,这还不算那些从山上运煤炭的搬运工。”

    “当我把殿下的意思转达给他们后,除了那一千多名矿工提出了离开的请求外,其他人都很乐意留下来,愿意为殿下效力。”

    “另外,也不要求他们都有肉食,只要他们每个月都能拿到工钱就行了。”

    说到这里,刘大夏脸色一变,露出一抹哀伤楚楚之色。

    这些矿工,只能用凄惨来形容。

    大明一角,不知有几个人的遭遇,是如此相似。

    朱厚照点头道:“所以,你才会明白,大明并没有那么辉煌,而是有那么多的矿工,在背负着沉重的担子!”

    听到这话,刘大夏三人都低头不语。

    朱厚照见状,又道:“刘大师,剩下的矿工,就按我刚才说的做吧。”

    “不过,月俸也要调整,不能按满月发放,要按每月的时间发放。”

    “每月的俸禄,不能少于原来的两倍,你拿着我府上的令牌,让户部派人来处理这件事。”

    “我不管你想让他们做什么,但是,我有两个要求,第一,你必须要有足够的煤炭。”

    “其次,要调集一万大军。”

    殿下要带着大军离开?

    刘大夏听不懂朱厚照在说什么,不解的说道:“殿下,您要这一万人做什么,除了开采煤炭,还有什么更重要的事情?”

    “当然有。”朱厚照没有否认,点了点头,“我已经决定,从明天开始,我会让这一万人,把这条通道修复好。”

    “将来,西山将会成为大明的一大财源,我们要未雨绸缪。”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