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讨银子

    “是我等不对。”三位大臣,刘健,还有其他几位大臣,也都纷纷道歉,不让弘治发泄。

    “算了。”

    看到这一幕,弘治皇帝无奈的挥了挥手,与其依靠刘健等人,不如依靠。

    他将手中的信件递到戴义面前,吩咐道:“大家都看一看,照儿有一封信,要我小心那些倭寇,还有,让锦衣卫去查一查,那些倭寇有没有出事,有没有失踪。”

    刘健三人心中一凛,急忙拿起戴义递来的那封信,仔细看了起来。

    果然,当他们看完这行字的时候,都是眉头一挑,这位太子殿下果然是个好儿子,怪不得弘治陛下会生气。

    继续看下去,神色一沉。

    谢迁转头看向弘治,道:“皇上,所说的那些关于胡人奴隶的事情,实在是太过诡异了,我觉得所言极是,我们应当让长城上的士兵,严加戒备,以防胡人进攻。”

    “不错。”李东阳也说道:“鞑靼人一直盯着我大明,这次他们和瓦剌人的冲突,其实是一脉相承,说不定还会联合起来,与我大明为敌呢。”

    “你们说的对。”刘健接过信件,将信件交给戴义,然后对弘治陛下说道:“陛下,他们之间的恩怨越来越深,瓦刺族已经分裂了。”

    “又过了数年,易仙吉被人杀死,导致瓦剌岌岌可危,被鞑靼人乘虚而入,从那以后,他们就一直在挑战我们大明的疆域。”

    “如今,我大明遭遇了建国后最寒冷的冬天,与我大明相邻的那些鞑靼人,日子也不好过,他们的冬天也快到了,就像大明一样。”

    “草木皆寒,家畜皆无食物,只怕鞑靼人已经出现了粮食问题,所以,大明才是他们最好的出路。”

    “属下认为,应该让玄府、大同两处驻军,并且吩咐辽东、肃州两处驻军严阵以待。”

    刘健一开始说的还算客气,其实他也不想把话说得这么直白,毕竟朱家最大的禁忌就是“土木要塞之变”,两位皇上都被瓦剌掳走了,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他要是直接说出来,那就是在羞辱弘治。

    “就按三位爱卿说的办。”弘治陛下没有丝毫迟疑,在听到三人的提议后,也是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是。”刘健三位大臣应了一声,但并没有立刻离开,反而深深地看了弘治一眼。

    “怎么回事?”

    弘治皇上立刻明白了他们的意图,恼羞成怒的一拍桌子:“我身上没有多少银子,内库里的银子我也拿不出来,你要的话,就去问太子吧,他的东宫里有很多银子,足够你调动军队了。”

    不就是为了钱吗?

    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

    要将军队调到大同和玄府,不仅要消耗大量的粮食,还要消耗大量的钱财。

    现在,朱厚照已经把国库里的银子都收了起来,他们也不可能再给他们一大笔银子来支付军费了。

    否则,在他们还没有真正动手的时候,就会露出破绽,从而导致渡寒计划的失败,这是所有人都无法承担的责任。

    不过要省下足够的军费,却是必须的。

    若是蒙古兵犯,无粮无兵,那就是任人宰割。

    听到弘治的话,刘健犹豫了一下,问道:“陛下,我觉得向太子要银子,有些过分了。”

    以朱厚照的为人,想要弄到一分银子,都是千难万难,刘健不禁有些疑惑,这是否是弘治陛下有意为之。

    “怎么了?”弘治对刘健有些不满,说道:“都说了要多留意太子,偏偏就是不肯。”

    “你知不知道,那个纨绔子弟一出手就是上万两,你知不知道,为了一面城墙,他要拿出十万两白银来补偿他的王叔?”

    “这要看怎么做,如果他觉得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又或是打动了他的心,他就会出手大方。”

    说罢,弘治一挥手:“行了,都退下,朕今天也有些疲倦了。”

    刘健等人都是不情不愿的躬身,才退了出去,身后就传来弘治的话:“还有,不要让太子发现,这事是我吩咐的,懂了么?”

    此言一出,刘健三人脸色变幻不定,相互看了一眼后,都露出了一丝笑容。

    他们如何看不出来。

    弘治陛下对这三个人找朱厚照的麻烦很是不满。

    如果能弄到更多的银子,那就更好了,但前提是他们能弄到更多的银子。

    既然已经到了这一步,刘健这个当家的,也是越走越快,“你们两个,回去起草一份诏书,派人发到边境,明天我们就可以见殿下了。”

    至于弘治陛下,因为说得有些疲倦,所以并没有前往仁寿殿。

    而是将御林军统领牟彬叫了过来。

    弘治大帝端坐在宝座上,居高临下的俯视着眼前这个看上去像个中年人的男子,也不叫他起来,只是沉声道:“为何不早点通知我,让我知道太子去了西山?”

    “回皇上。”牟斌低头:“我是在殿下抵达西山的时候,才进宫通知陛下的。”

    “可是,我刚到仁寿殿,就遇到了寿宁侯府的张鹤龄,他阻止我进仁寿殿,说我怕惊扰了皇上,对皇上的身体不好。”

    “属下失职,还望殿下责罚。”

    张鹤龄,寿宁侯?

    听到这两个字,弘治皇帝眼中闪过一抹轻蔑,如果不是看在他是皇后娘娘的亲哥哥的份上,弘治根本就不会理会这种纨绔子弟。

    “这一次就算了,下不为例!”弘治陛下叮嘱牟斌道:“切记,不管是什么人,都不要阻止你向我禀报,如果有人执意要阻止,一定要好好教训他一顿。”

    牟斌大松一口气,道:“多谢陛下。”

    虽然弘治看上去很是温和,但唯有牟斌清楚,弘治的心机之深,远非历代帝王所能比拟。

    要不然,大明也不可能中兴了。

    “跟我说说,这次西山之行,到底是怎么回事?”弘治陛下从戴义手里拿着一杯茶说道。

    牟斌终于鼓起勇气,抬起头来,回答道:“陛下,太子和谷大用来到西山,看到两个被囚禁在赌场里的女人,就进去赌博了。”

    “到了后来,要不是刘大夏这位军师赶到,怕是这位赌坊的掌柜,已经把他那十万两银子给骗走了。”

    “后来听说西山上的民窑混乱不堪,民窑主不把矿夫放在眼里,便命人让刘大夏捉拿,今天就当着所有人的面处死了十个,为那些可怜的矿工报仇。”

    “这一举动,也赢得了矿工们的好感,西山的小镇上,所有人都在喊着殿下的名字。

    说得难听点,就会被人指责朱厚照图谋不轨,不管他是不是皇子,一旦被人说成图谋不轨,那就会引起轩然大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