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太湖顿悟,时代圣人 > 第七十章 把张鹤龄骗一顿

第七十章 把张鹤龄骗一顿

    “舅舅……”朱厚照艰难地举起一只手,有气无力地与张鹤龄握手:“我已经处理好了,把这件事交给我全权处理。”

    “如果我不能给你一个满意的解释,我会被责罚一个月,然后在床上躺着。”

    朱厚照何尝不知道张鹤龄在想什么,生怕弘治陛下恼羞成怒,会对自己下手。

    朱厚照都被揍得这么惨了,难道他这个亲戚还能有自己的儿子重要?

    “多谢太子殿下,多谢太子殿下相救。”张鹤龄听到朱厚照的回答,心中一喜,双手合十,躬身行礼。

    “从现在开始,你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没有了生命危险,自己还能做什么?

    张鹤龄根本不理会朱厚照所说的让他来解决这件事,满是泪光的眼中,却闪过一丝喜悦。

    “舅舅客气了。”朱厚照微微一笑,看着张鹤龄脸上的笑容,就知道他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

    他心中冷笑一声,嘴上却是道:“你和娘亲是兄妹,只是不想娘亲难过,才会帮你的。”

    张鹤龄颔首:“我知道了。”

    “殿下,您要不要到我的房间里休息一下,我这就让人给您准备一碗滋补的汤。”

    “不是什么大事。”朱厚照摇了摇头:“都是些皮肉之伤,就是失血过多,有些虚弱。”

    “有姜太虚为我疗伤,休养数日便可恢复如初。”

    说到这里,朱厚照停顿了一下,换了个话题:“不过,舅舅您的处境却有些不妙。”

    “这一次,我和父皇对着干,甚至受了重伤,才将这件事给解决了,但是,你觉得父皇会放过你么?”

    “你可知晓,那名为马文升的户部侍郎,曾以请辞为条件,上书请父皇严惩,杀鸡儆猴!”

    “父皇的奏折堆积如山,你一定要小心。”

    张鹤龄闻言,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慌乱,“诬陷,都是诬陷,我一无所知,请太子殿下信任我。”

    “我不会做任何对我大明朝不利的事情。”

    朱厚照不在的时候,张鹤龄并没有闲着,他一直在思考着对策。

    矢口否认,这是最好的办法。

    “我相信你。”朱厚照面色阴沉,带着几分怒意对张鹤龄说道:“可是你觉得我父皇是个昏君?”

    “这世上,能逃过父皇眼睛的事情本就不多,一旦父皇下了命令,那么,舅舅你的所作所为,很快就会落到父皇的眼里,你说是不是?”

    “这,这可如何是好?”张鹤龄心中又是一阵惶恐。

    他忘了,弘治帝君并不是一个又老又聋又瞎的老人,他还是一国之君。

    一旦弘治陛下动真格的了,自己可就藏不了了。

    “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补救。”

    朱厚照趴在地上,想了想,又道:“趁着父皇还记得你是母亲的亲哥哥,你一定要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这样,你就不会再被父皇和朝臣们瞧不起了。”

    朱厚照见那条鱼咬了自己的饵,便撒下了一张渔网!

    “什么对大明有利?”张鹤龄喃喃自语,一脸茫然:“殿下,什么是为了大明好,属下不懂。”

    “舅舅,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朱厚照有些失望的看了张鹤龄一眼,迟疑道:“我有一个办法,可以让父皇对你另眼相看,而且还可以让你多赚些银子。”

    “但是,这件事情,我只能告诉你一次,如果你放弃了,那我就没办法了。”

    张鹤龄心中一动,急切的说道:“殿下,有何吩咐?”

    “这件事情,就是将侯府里的九成银子,交给西山煤局,让大明的所有百姓能够熬过这个冬天。”朱厚照认真地说道。

    “你让我用九成的钱财,资助这些穷苦百姓?”张鹤龄下意识就想要推辞。

    “不,我不能这么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商量,但是要我拿出全部身家,来拯救那些卑微的平民,我是绝对不会做的,那是一笔亏本的生意。”

    张鹤龄对银钱的看重,远超常人,宁可一命呜呼,也不愿意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赔进去。

    厚照怒骂一声:“本宫说了,不是捐款,你听不懂么?”

    “你懂不懂投资?”

    张鹤龄摇了摇脑袋,一脸茫然。

    朱厚照道:“我们两个联手,你在西山煤局投点银子,我会保证你每个月都有固定的收入。”

    “难道你真的认为,我在西山上,辛辛苦苦的开采煤炭,挥霍掉国库里的钱财,就是为了让天下苍生能熬过这个冬天?!”

    “你这么认为,大错特错!”

    “此乃其一!”

    “另一个原因,就是我要将这些煤销往邻国,让他们也能用陶土炉子取暖。”

    “我大明的泥窑,我的木炭,之所以这么便宜,就是因为我父皇有一颗慈悲之心,不忍心看着他们受苦。”

    “但如果我们把这些东西运到附近的国家,价格就不一样了,一公斤的煤,一公斤的价格,或许还会更高。”

    “那西山上有多少的煤啊,那可是一个大城市啊,要是全部卖出去,那可是一笔巨款啊!”

    “看在你是我舅舅的份上,我只是想帮你一把,也不能告诉别人。”

    “西山上到处都是煤炭,大明境内也有不少煤炭,你要是不答应,那就算了。”

    “我可不想再挨一顿皮肉之苦,舅舅,你可要自求多福,既然你不相信我,那我就不帮你了。”

    说到这里,朱厚照愤恨的喊了一声:“把我带到西山去休养。”

    一步一步,步步紧逼。

    朱厚照借着西山煤矿的股份,拉拢张鹤龄,让他赶紧下定决心。

    他哪有那么多闲工夫和张鹤龄在此周旋。

    他口口声声说平民是贱人,却不知道张鹤龄自己的祖先何尝不是贱人?

    就像朱厚照,朱家的老祖宗朱元璋,曾经是个出家人,后来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加入了叛军。

    最终登上皇位,建立了如今的大明王朝。

    朱厚照越发觉得张鹤龄可恶,人最可怕就是没有自知之明。

    “殿下,不要离开。”张鹤龄连忙大喊,一把抢过彪卒营士兵抬起来的担架。

    “有话好说。”

    见张鹤龄一副讨好的样子,朱厚照故作恼怒的转过身去,“舅舅,不要阻止我,我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你不相信我,让我很伤心。”

    “殿下,属下知错了,好不好?”张鹤龄一脸的痛苦,但更加确定朱厚照没有骗他。

    那副依依不舍的模样,已经说明了一切。

    换做是张鹤龄,他也不会兴高采烈的找人帮忙,他一个人偷偷的赚更多的钱,岂不是更好?

    特别是听着朱厚照描绘的那些前景,他似乎已经看见了银子堆积成山,乃至金山。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