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授业

    三杯清茶奉上。

    秦川毕恭毕敬行礼道:“学生秦川,见过程师。”

    程理端坐椅子,点头微笑,安然受礼。

    在大虞皇朝,师生之间虽无太多规矩,但是拜师礼是相当繁琐的。

    像他这种五境修士,又是师承国子监大祭酒,收学生理应是要昭告天下的,尤其是秦川还是他的关门弟子,地位更是显得不同,应更为郑重一些。

    不过,如今的清泉镇就这条件,想繁琐也繁琐不起来,昭告天下更是扯淡。

    程理本身也是个随和的性子,干脆就免了,日后若是有机会自是再补上。

    虽然……这个机会并不大。

    “在你之前,我共收过两个半弟子,其中那半个便是阳城大公子花都,你们已经见过面了。”程理微笑着说道。

    秦川点头,花都的风流潇洒,他记忆尤甚。

    当然,记得更深的还是他欠着花都六千两银子,还需提早还上。

    “至于另外两个,大弟子叫宁世,性子温和,喜宁静,如今在国子监做博士,教监生们些许浅薄道理,吃的算是公家饭。”

    “二弟子姓顾,名风流,是个不安分的性子,早些年便有志向天下游学,后落脚沧海国,被国主奉为座上宾,开了一座书院,如今是书院院长。”

    秦川睁大了眼睛,他虽知晓程理的身份和地位很高,但是从来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

    现在听他说起自己的弟子,心头不禁震动,程理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厉害。

    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德行、声望,程理收的这三位弟子都可以称的上是相当之高。

    正所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从弟子的身份就可以看得出程理的身份,五境修士,果真名不虚传。

    不过,秦川心底随之泛起疑惑,程先生既是这般人物,又为何会来到清泉镇呢?

    而且一待就是数年,守着这件小屋安安稳稳教书,风雨无阻。

    程理看出了他的疑惑,笑着说道:“此中缘由日后你自会知晓。”

    “学生明白。”秦川答道,程师既然不说,那他自不会问。

    “如今你拜入我门下,那天理本义的诵读万万不可懈怠,早晚两次,一日不可停歇。”程理放下茶杯说道。

    闻言,秦川神色一凛,沉声回答:“请程师放心,学生必不敢忘。”

    天理本义可以说是程理的心血,他毕生的道理都在其中记载,秦川一直都谨遵教诲,早晚诵读。

    如今两人真正的做了师生,程理重新提起,足以见他对天理本义的重视,秦川自不会懈怠。

    “好了,不废话了,是时候该迈入正题了。”程理摆了摆手,笑着说道。“想必你对即将开始的事情更感兴趣。”

    秦川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嘿嘿一笑,没有否认,他的确对国子监的法门有极其浓厚的兴趣。

    只要能够提升实力,那他都会趋之若鹜。

    在下雨之后,更是如此。

    程理的笑容忽然收敛,瘦削的脸颊变得极严肃,投射出的目光散发着大威严。

    在这种目光的注视下,秦川的表情逐渐发生变化,他不自觉的正襟危坐,停止了腰背。

    屋内陷入了沉默,空气的流速仿佛都变慢了三分,只有散发着微弱的光与热的烛火依旧在闪动。

    噼里啪啦的雨点声组成了细密的鼓点,时而响起的惊雷更显得气氛凝重。

    良久。

    程理的嘴唇微微开阖,终于打破了严肃的氛围,他缓缓道: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道便是道路,亦是修行法门,你已经身怀大道,开辟神桥,这自是不用多说。

    故而授业,解惑,便是我能帮助你的。

    先前我曾言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术,每个人走的道都不同,所以悟出的法同样不同。

    当然,哪怕走的是相同的道,受限于种种因素,看到的风景自然也会不同,你可能理解这里?”

    秦川点头,回答道:“程师的意思是,个人经历,眼界,心性等都会对道产生影响吗?

    譬如高个子和矮个子同样走在一条山路上,看到的风景却截然不同。”

    “没错,正是如此,同样是一朵鲜花,善良的人会认为他代表着美好,邪恶的人或许会觉得这是虚伪,是表明的光鲜亮丽,不过是华丽的外衣伪装。

    所以你首先要知道的是,每一个人最后悟出的术都是截然不同的,而且这个阶段只能你自己去走,我帮不了你。”

    程理仔细的解释了一句,略微停顿,然后说道:“只有自己得到的,才是属于自己的。”

    这看似是一句废话,但秦川明白他的意思。

    “我能够教你的,便是如何去悟道,如何在自己的道中找到自己的法,悟出自己的术。

    首先,摒气凝神,抱元守一,内外精神归于一体,五心朝天,呼吸于天地相合。”

    闻言,秦川不敢怠慢,连忙按着程理所言摆好姿势,闭上双眸,放缓自己的呼吸。

    渐渐的,他的呼吸变得极慢,对天地灵气的感知略清晰了一些,似乎真的做到了于天地相合。

    秦川的眼前出现了神桥,他站在神桥之上,不知该如何去做下一步。

    恰在此时,程理的声音忽然传入了他的脑海中,好似洪钟大吕,又好似暮鼓晨钟。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其本身道理,人存于世,生于天地之下,活在道理当中,若是没有道理,就等同于没有约束......”

    这正是天理本义的内容。

    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极强大的力量,灌输进入了他的身体内,以他的身体为媒介,冲向了神桥。

    秦川心头一震,程理的话竟然跟天地灵气有同样的效果,正在开辟他的神桥!

    而且,并非是往前开辟,而是在横向拓宽。

    他惊讶极了。

    难道这就是五境的手段?还是说这是国子监的秘法?亦或者是程师本身的馈赠?

    秦川更倾向于后者。

    而此时,随着神桥的不断拓宽,金色的桥梁上忽然出现了某些细微的变化。

    神桥之上,似乎出现了一股气。

    ……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