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西游际 > 110入乡却不喜欢随俗的猴子

110入乡却不喜欢随俗的猴子

    人啊,最怕的就是吹牛,何况这唐长老还是在再次遇上老虎,有了和刘伯钦的比较之后,这样做出的判断。这要是说了就准,那就是在三藏法师心里种下了可靠的种子;但这要是说了却不准,吹多高,那就要摔多狠,玄奘和尚心里一定会留下这一席话带来的阴影。

    莫说这就是只虎,双叉岭刘伯钦以猎人之力,也能拿下,哪怕是古往今来,生撕虎豹的英雄,那也是很多的。可这说到了龙,你孙猴子又见过几条呢?不就是四海龙王对你客客气气么。可四海龙王实际上也就是主事降雨的其中之一的小官儿啊。

    更别说什么法天象地的小道,又不能增加实力;变化多端的小术,稍有修行就会的掩样儿;以至于神通什么的,别说孙猴子只有筋斗云这半个,那五行山的手段至今为止,泼猴也没服过气,更不说能知道什么原理,了解人家的层次。

    当然,无知者的狂妄,多是天生,毕竟觉得我既然不知道的,那你也未必懂。那孙猴子裁了虎皮裙,吹了吹金箍棒,一路龙门阵过去,路也就好走了,走着走着也就到了一家庄院。却不料,这怕得孙猴子恶人恶相的老人家,却正正是个认得孙猴子的。

    孙猴子又怎么认得他呢?想那监牢看押甚紧,也没个人去探望他。唯有这老者小时候,曾经山里打柴,这才认得。好在这老者眼清目明,记性还不错,那猴子方得洗了洗五百多年未曾洗过的身子。

    那老者与这旧相识一阵畅聊,却哪里知道孙猴子的德行。别说是妖,反复无常之辈谁会去看他;哪怕是这家伙天上一路相识的神仙,又有谁会去看呢?天上称兄道弟,吃喝随他意的人,从来就没有觉得这是个可以相交的人,地上见过几次的妖怪甚至兄弟们,哪个又会以他坐牢为荣。

    这等不说,却知道了小老儿姓陈,论起年岁这陈姓老者一百三十岁了,却道:“是有,是有。我曾记得祖公公说,此山乃从天降下,就压了一个神猴。只到如今,你才脱体。我那小时见你,是你头上有草,脸上有泥,还不怕你。如今脸上无了泥,头上无了草,却象瘦了些,腰间又苫了一块大虎皮,与鬼怪能差多少?”

    确实啊,脸本来就不好看,所以强调自己是“美猴王”,再作恶多端,不正是鬼怪么。好道是人家客气,斋饭招待,针线伺候,洗了澡,喂了马,次日早走。

    这一去,却是遇到了山贼六人,正是那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六个名号,不就是色、声、香、味、法、触这六尘么!六尘,也就是眼耳鼻舌意触六欲,也称六境、六贼、六根。

    对,就是六根清净的六根,只不过从眼耳鼻舌意触的神经官能来讲叫六根,神经官能接触的事物来说,就是六尘,而神经官能对于事物的辨别能力,那就是六识了。也就是说,对于外界的东西无欲无求了,六根就清净了。

    此来的六贼,正可谓是世间烦恼的根源所化,而关键的却是,这六贼是谁的六根,清净还是不清净呢?且看他师徒俩正走多时,忽见路旁唿哨一声,闯出六个人来,各执长枪短剑,利刃强弓,大咤一声道:“那和尚,那里走!赶早留下马匹,放下行李,饶你性命过去!”

    这话很明显了,找的就是唐和尚,至于孙猴子,十个人看,十个人也都不觉得这丫是个和尚。

    也就是说,这六贼其实正是唐和尚的。和尚不都要六根清净么?何况人家是金蝉子转世,十世修行的好人,六根哪里会不清净呢?

    这话其实也对,当你不需要欲望的时候,自然就清净了;但是当你需要了呢?你不需要钱的时候,那钞票就是张纸片儿;但是当你需要的时候呢,多少张纸片儿都不够。现在这唐和尚的六贼到了,那只能证明唐和尚起了六欲。

    奇也,三藏法师的修行倒退了么?其实不是,恰恰相反,这证明了陈玄奘的修行更深了。

    任何修行,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金蝉子是如来的二徒弟,其实一直在山间修行,这样的人,他是没有经过看山是山的阶段的。也就是说,打小就修行的人,他的三观和一般人不正常。

    这很好理解,打小完成义务教育的人和打小不读书的人,所能看到的东西就不一样。

    而金蝉子投胎,九世修行,其实就是为了完成以前没有完成的过程,再谈更进一步的发展。而这第十世,三藏法师经历大起大落,完整的经过了人生的前两个阶段,这再一次“入世”修行,把心思给放在了西去取经上,正是再次生起了欲望。

    也就是说,唐和尚其实正处于往第三阶段走的方向,只不过刚起步,就遇到了此前从来未曾遇到过的困难。

    这六根清净,是斩一次难道就没了,这一次的六根可没那么容易斩掉。正如这六贼,若是没有孙猴子在场,那这三藏法师岂非困难重重,寸步难行。那么孙猴子能斩掉唐僧的六欲么?

    六贼劫道,孙猴子戏之要分其钱财,那凡人的一阵乱打,怎么可能伤的仙人的一根毫毛。于是那孙猴伸手去耳朵里拔出一根绣花针儿,迎风一幌,却是一条铁棒,足有碗来粗细,拿在手中道:“不要走!也让老孙打一棍儿试试手!”唬得这六个贼四散逃走,被他拽开步,团团赶上,一个个尽皆打死。

    层次相差太大,数量已然难以弥补。六贼虽然不怕这活雷公,却也没有在这泼猴手底下活下去的手段。六贼虽除,可这六根清净不清净,是别人说了能算的么?

    不能!那猴子剥了衣服,夺了盘缠,却笑吟吟走将来道:“师父请行,那贼已被老孙剿了。”

    孙猴子却不同,虽然是修行者,但是这家伙失了上辈子的根基,全然凭本能做事,人生的境界还停留在看山是山的水平,只顾得眼前。哪里想得到,那唐和尚生命虽然短暂,见识着实不低,目光也长远,但是这六欲方起,那习惯性的世外高人一般的作态,已是融入了生活。

    于是这唐长老直接骂了开来。道理自然远高于孙猴子,你这非官非判,能捉却非要杀,可不仅仅是防卫过当。但是孙猴子是什么德行,记吃不记打,浑然是个动物。这本能作怪,又哪里受的了没有预防措施的唐僧说教。

    那才脱困没半天,却连做样儿都再懒得做,直接跑去了九霄云外,回东而去。

    唐僧做错了么?他只是基于做人的准则要求,遵纪守法,不过分迷信武力,没有妄图把人间法律抓再自己手了。孙猴子做错了么?他只是基于做猴子的要求,以怨报怨,贪恋于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乃是世间动物的真理。

    也许都没有错,只不过所站的角度不同,正如牛魔王和蛟魔王一般……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