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西游际 > 116离心离德

116离心离德

    如此,那唐三藏却拖着后腿道:“若要去请菩萨,几时才得回来?我贫僧饥寒怎忍!”

    这是什么,这就是拆台啊。当时那唐僧失马,正在伤怀,那孙猴子就曾哏哏的吆喝,难以息怒。既然你给我脸色,那我凭什么让你好过呢!

    这才出大唐的取经团队,方遇上困难,还完不成第一项任务,立马就面临着人心离散,若是一个处理不好,霎时间怕就是分崩离析之局。

    这也难怪,那如来的大乘佛教,从上至下,不都是只考虑自己,难以顾及他人的么。唐和尚倒也罢了,以人的身份,怎么去顾及仙的能力呢;但是那孙猴子,明明有仙人的能力,却偏偏傲性负气,那个顾得你为人的上限。

    问题是,现在怎么办呢?

    要不怎么会有下基层这样的说法呢,正是因为处于第一线,才知道这事件的实际情况。正处于这种僵持之下,眼看团建就要搞不成,说不了,只听得暗空中有金头揭谛叫道:“大圣,你不须动身,小神去请菩萨来也。”

    这才是救人危难及时雨,普度众生请观音。那孙猴子乃是大喜,刹那间简直是急不可耐,连忙道声:“有累,有累!快行,快行!”这台阶来得如此爽利,那猴子却连个感谢都没有。

    说实话,这也就是那猴子囧得一比,大话吹破了天,却收不回来,第一次出任务,就把自己嘴上的本事和身上的本事给暴露了个干净。好在那五方揭谛,本就是佛门献给天庭差使的人,完全可以说是天庭的编制,还领着佛门的工资。

    这样儿的人,两头跑着,公事私事处着,对于人心有着一定的把控,,金头揭谛才能在这一团乱麻当中抽丝剥茧,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一线员工和一线领导闹矛盾,最好的方法就是找领导。

    那金头揭谛一阵风去,如此这般对观音一讲,瞬间这当领导的就已然明白了事情的原委。这怎么说那观音不乐意把差事给那孙猴子呢,要是能找到个听话的,懂事儿的,那这紧箍不也省下了么。

    话虽如此,但是事情却已然到了这一步,那观音还不得不来。其实若单单是为了之鹰愁涧的玉龙,以这家伙的身份和实力,观音完全就不需要亲来,只要派那木叉或者是某个代表来走上这一趟,那玉龙立马归服。可惜那只是表面问题,内部矛盾不压一压,这团队怕是难以上路。

    眼见观音到了,却见那孙猴子急纵云跳到空中,对她大叫道:“你这个七佛之师,慈悲的教主!你怎么生方法儿害我!”这正是无理也要仗势吼三分,份属那孙猴子的小聪明,想要把这事儿给自个儿化一化。

    做错事的人,怎样才能把这事儿给圆过去,减小自己的责任呢?不外乎推诿扯皮找话说。

    那猴精也是这样,仿如人样,首先就是顾左右而言他,说起那紧箍来。这事儿在人类社会何其常见,特别是处于领导地位的人,找错误,首先找的就是下属的错误,论功劳,立马就是自己的勤劳辛劳疲劳白劳。

    可那孙猴子乃是个一线员工,观音怎么可能在自知谁有错的情况下,论述一线领导的责任呢。

    乃笑道:“你这猴子!你不遵教令,不受正果,若不如此拘系你,你又诳上欺天,知甚好歹!再似从前撞出祸来,有谁收管?须是得这个魔头,你才肯入我瑜伽之门路哩!”

    对于孙猴子这样儿的人,一味的妥协是断然不行的,得是一味的威胁,才能降得住他。那唐和尚本事不济,自然只得妥协,但是观音才懒得惯着谁,反正我捏着你头上的魔头。

    这事儿那猴精确实没有办法,只得道:“这桩事,作做是我的魔头罢。”却又立马转移攻击方向道:“你怎么又把那有罪的孽龙,送在此处成精,教他吃了我师父的马匹?此又是纵放歹人为恶,太不善也!”正是要得理不饶人,至于占不占理,歪理也是理。

    观音才不管你这滚刀肉,按照自己的计划开始收服那小白龙,随口跟那孙猴子解释解释。不管是亲奏玉帝,还是那傲闰龙王玉龙三太子,都明里暗里展示着人家的底蕴和手段。可惜的是,你这不用“力”的手段,孙猴子那憨货愣是看不懂。

    却说那小龙上岸化形,礼拜观音,见了那孙猴子,却道:“菩萨,这是我的对头。我昨日腹中饥馁,果然吃了他的马匹。他倚着有些力量,将我斗得力怯而回,又骂得我闭门不敢出来,他更不曾提着一个取经的字样。”

    要不说这玉龙和那孙猴子乃是基情满满的一对儿呢,连这推诿扯皮的事情,都做得是一模一样,先不先恶人先告状,免得糟了自己一身殃。

    论到这无理愣是弄成有理,那猴精也不遑多让,双方见面,立马就吵吵起来。这个道:“你又不曾问我姓甚名谁,我怎么就说?”那个说:“我不曾问你是那里来的泼魔?你嚷道:‘管甚么那里不那里,只还我马来!’何曾说出半个唐字!”

    但是,那观音却在这个事情上拉了偏架,道:“那猴头,专倚自强,那肯称赞别人?今番前去,还有归顺的哩,若问时,先提起取经的字来,却也不用劳心,自然拱伏。”那猴子心里其实不爽得紧,却又难以开腔,这玉龙,莫非和观音大有关系不曾。

    他哪里知道,这玉龙乃是玉帝开了恩,加速取经时间的必要一环。观音懂得,必须要卖这么个面子,也心下了然,须得让这玉龙少说话。如此,以龙三太子之尊,也就不得不成为了唐僧的脚力,赎起了忤逆的罪来。

    那观音摘了龙珠,点化了龙马,正要回去,孙猴子却回过了味儿,对于那观音拉偏架忒是不爽,使起了小性子来。道:“我不去了!我不去了!西方路这等崎岖,保这个凡僧,几时得到?似这等多磨多折,老孙的性命也难全,如何成得甚么功果!我不去了!我不去了!”

    对于这分明是撒泼的无奈,那观音也不好一味的大棒,好歹也是如来钦点的人口。只得给了三根救命毫毛,以作贿赂。而那猴精得了好处,也不敢得寸进尺,只得做罢。

    但是,那孙猴子就是个贪小便宜的小人,哪里知道人家技术手段的高超。径直会了唐僧,说起事情原委,那三藏还大惊道:“菩萨何在?待我去拜谢他。”可谓礼多人不怪。

    可这孙猴子却道:“菩萨此时已到南海,不耐烦矣。”却是自己不耐烦,完全不懂得感恩。

    孙猴子固然是短视,缺乏见识,完全不知道那三根救命毫毛到了自己身上,那就是真毫毛。要知道此乃真术,论起来正是把三个杨柳叶儿化作了三根猴毛,好比是起了化学反应,从一个物品完全变成了另一个物品。

    说实话,但凡那孙猴子研究研究如来的五指化五行山,就该了解到人家的实力。但是说到底那猴子是真猴子,既没有化形,也没有学得太多人事,哪里懂得这些,转头就把这事儿给忘记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